对于“鼻祖”这个词语,我们都不陌生,说简单点也就是在某方面有建树的第一人的意思,一般常被用来指代某种学说的创始人,某种发明的发明者,某种流派或者技艺开宗立派的人,都可称为鼻祖。在辈分上远祖之父也可称为鼻祖,因为辈份是这样排的:鼻祖-远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耳孙,就是这么循环排下去的。

古人如何形容人(形容第一人常用)(1)

古人如何形容人(形容第一人常用)(2)

既然"自"字做了人称代词了,那么要写"鼻子"的"鼻"时,又该用哪个字呢?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两字通用的,就像现在的一字多义一样,比如“光”这个字,既有光亮、光线的意思,也有用尽、一无所有的意思,自己和鼻子都用“自”这个字,显然很不方便,于是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又另造了一个“鼻”形声字代指“鼻子”,就是把“自”加在声符"畀"上,就出现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不同的分工,不容易混淆了。

为什么自和鼻开始时一个意思呢?这是由于人们说到自己的时候常指着鼻子,所以开始的时候把两者混成了一个字,后来根据这个意思延伸,如果从自己开始,那么自己就是第一了,于是又可以引申为动词"始",我们知道还有“始祖”这个词,它的意思和“鼻祖”基本一样,《说文》里也有"今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长子的意思)",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发生”、"最初"或"开始"的意思,由此引申开去,最早的祖先、创始的祖师,第一个做某事的人就都称"鼻祖"了。如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鼻祖,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孔子是民间办学的鼻祖,黄帝是中华民族的鼻祖,罗贯中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蔡伦是造纸术的鼻祖,毕昇是活字印刷术的鼻祖等。

古人如何形容人(形容第一人常用)(3)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和人的孕育有关,因为比《说文解字》还要早一百多年的《扬子方言》有不同的记载,其中对“鼻祖”的解释为“凡人怀胎,鼻先受形,故称始祖为鼻祖”。

古人如何形容人(形容第一人常用)(4)

个人认为前一种说法更可信一些,但不管哪种说法,鼻祖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开宗立派第一人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