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9日凌晨,阴雾蒙蒙,寒气逼人。驻守在朔江南山的越军,凭借着重峦叠嶂形成的天险和多层次的工事,组成严密的火网,封锁着通往高平的咽喉要道。

解放军第四十一军一二二师三六五团二营五连接到上级命令:迅速拔掉敌人固守的要点——朔江南山592高地。

“同志们,现在是祖国人民用到我们这把老虎钳的时候了,我们一定要虎口拔牙,为大部队攻占朔江创造条件!”

指导员郑桂球简短有力的动员,让战士们心中升腾起来的火焰燃烧得更加炽烈了。

最矮的老战斗英雄(他身高只有一米五八)(1)

“上!”连长伍让来一声令下,战士们如箭离弦,飞射而出。全连指战员趟过河流,穿过丛林,冲上了592高地东侧山腿。

“轰!”“轰轰!”几十颗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敌人被炸得狼嚎鬼叫。

战士们在爆炸的浓烟中攻占了第一线堑壕,接着迅速向顶端的三个火力点实行迂回包抄。

这时,盘踞在山顶的越军凭借坚固的工事,一面用各种武器向五连猛扫,一面又用高射机关枪向我沿着公路进攻朔江的坦克和步兵区猛烈射击。

五班爆破手、23岁的湖南常德籍战士何学高见此情景,眼睛冒出火光,牙齿咬得略咯响。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消灭敌人这个火力点!”

最矮的老战斗英雄(他身高只有一米五八)(2)

随后,何学高抱着炸药包,背著爆破筒,向敌人正在疯狂扫射的重机枪阵地冲了过去。

子弹如雨点一般,扑扑地打在何学高身前身后,但他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猛向上冲。

突然,敌人的一颗子弹打中了何学高的左手背,鲜血直流。

班长徐炎荣看见了,焦急地说:“小何,快下来包扎!”

何学高满不在乎地大声说道:“不碍事!”又要继续往前冲。

战士周朝彬硬是把何学高拉了下来,按倒在竹丛旁,给他包扎伤口……

最矮的老战斗英雄(他身高只有一米五八)(3)

这时候,敌人的重机枪仍在疯狂地向朔江公路扫射。

何学高的心里像开了锅的油在翻腾,他抬头看了看朔江公路,突击队员们被敌人凶猛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他横下一条心:一定要把敌人的火力点炸掉!

何学高隐蔽地迅速冲上去,突然出现在敌人的面前,准备拉响爆破筒,炸掉敌人的机枪。

两名敌机枪手吃了一惊,马上扔下重机枪,恶狠狠地扑了过来,把何学高紧紧抱住。

最矮的老战斗英雄(他身高只有一米五八)(4)

一级战斗英雄、一等功臣何学高

身高只有一米五八高、又瘦又小的何学高,在敌人面前却毫无惧色。他充分利用自己速度快、反应敏捷的特点,机智灵活地与这两个敌人周旋。

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何学高渐渐落入下风。一个敌人骑在他的腰部,另一个敌人卡着他的脖子,把他全身压在地上。

好在此时敌人手中也没有武器,其中一人就用系紧在何学高身上的爆破筒撞击他的脑袋,把何学高砸得眼冒金星、头部剧痛。

在这生死关头,何学高瞅准机会,使尽全力从腰间掏出一颗手榴弹,迅速拉开了导火索!

两名敌兵被吓得目瞪口呆,“哎哟”一声,拼命抢夺,妄图把何学高手里的手榴弹扔掉。

最矮的老战斗英雄(他身高只有一米五八)(5)

何学高哪肯松手,导火索吱吱在冒烟,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弹片夹着两个越军的血肉朝四处飞溅……

何学高独自一人与两名越军机枪手拼死搏斗,让这挺重机枪无从发挥威力,五连突击队趁此机会,一举冲上了592高地,随后将守敌全歼。

可以说,何学高为这次战斗的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前来打扫战场时,看到这里的场面:一名敌兵被劈开了天灵盖,另一名敌人被削掉了半边脸。在这两名被炸死的敌兵中间,有一条血迹沿着山坡伸延……

就在手榴弹爆炸的瞬间,何学高的整个右手掌完全被炸掉,左手食指也被炸断了,他完全成了一个血人。

最矮的老战斗英雄(他身高只有一米五八)(6)

鲜血染红了他的衣服,洒满了他的头、脸、鼻、眼和腿……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何学高并没有死,他在枪弹的飞鸣和战友们喊杀的冲锋声中,竟然重新站了起来,准备继续战斗。

但因失血过多,他只向前走了几步,就昏倒过去了。直到战友们醒来,经紧急救治后,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消息传到指挥部,团长激动地连声称赞说:“英雄!英雄!这名身高只有一米五八的战士,却是战场上的巨人,他就是‘活着的杨根思’!”

1979年9月17日,中(央)军委给何学高荣记一等功,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并颁发“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