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诗的正确方法(给孩子的大语文启蒙)(1)

说起大语文启蒙,大家都感觉这个范围太广了,是识字、读绘本、还是背古诗开始?其实,这些都只是属于大语文启蒙的一条路径而已,而且他们是相互链接并不是分裂的,所以从哪开始并不重要,而是适合孩子的路径则可以。

如果孩子识字敏感起早,从识字开始,了解中国文字的背后的故事,再链接到绘本、古诗;如果从小就在古诗吟诵中起步,背起古诗来头头是道,那就完全可以从古诗开始,让孩子了解古诗背后的故事,并认读古诗里面的字词,也不妨是一条优质路径。

但今天很想分享下另一条大语文启蒙的路径——从童诗开始。当然,这是我在给孩子启蒙时,找寻到的一条适合自家孩子的路径,可供大家参考。

至于给孩子的大语文启蒙,我为什么选择从读童诗开始?原因有二。因为孩子的英语启蒙很早,平时大多都是英语磨耳朵,相对来说她更喜欢听英语儿歌,英语故事,而不是古诗吟诵;其次,孩子对中文识字不敏感,即使绘本亲子阅读每天坚持,孩子关注也是画面。双重原因下,孩子的英语阅读可以读到牛9,但中文阅读识字量却不到500,这也让导致孩子大语文启蒙一直卡在识字量上,没办法很好地阅读拓展。

孩子学诗的正确方法(给孩子的大语文启蒙)(2)

后来有位老师朋友给出建议,让孩子尝试每天坚持指读童诗看看。首先童诗易懂,不如古诗要解释;其次,字数少,孩子没有太多心理负担;而且,童诗有童趣也有韵律,可以提高孩子对中文的兴趣。听从建议后,我们就开始实践,没想到读童诗是真“香”,短短的时间,无论是对中文阅读的兴趣,还是识字量都是大增,最没想到的是从童诗入手后,孩子对中文的感知力超强迸发出来,生活中甚至都开始运用很多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对比等等,语言更是变得丰富、有条理。

当我对孩子的进步正处于震惊时,后来看到《学语文从童诗开始》(子鱼著),才知原来这些都是有理论支撑的——原来从童诗开始学语文,也是一条很好的启蒙路径。

孩子学诗的正确方法(给孩子的大语文启蒙)(3)

读诗是美学教育的手段之一

《学语文从童诗开始》是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阅读推广人,先后获得的过信宜幼儿文学奖、九歌文学奖、海洋文学奖、“好书大家读”好书推荐奖等奖项。可以说,他是一个对幼儿、对文学、对阅读、对书籍都非常了解的专业人士。对于他提出的“学语文从童诗”开始,他用整本书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从读童诗开始学习语文,子鱼老师提出的第一个观点则是:读诗是美学教育的手段之一。屈万里认为的诗教育有三点重要的功能:用诗涵养性情,以为修身之用;用诗通达事务,以为从政之用;用诗联系辞令,以为应对之用。“温柔敦厚”已成为传统诗教育的一个方向。

按李元洛《诗美学》的理论,诗具有很多“美”:主题美、思想美、感情美、意向美、意境美、想象美、时空美、含蓄美、阳刚美、阴柔美、通感美、语言美、自然美等等。

回到童诗来说,优秀的童诗最大的优点也是——美:童诗有“有意向之美、语言之美、氤氲之美、童心之美、哲思之美等。

孩子学诗的正确方法(给孩子的大语文启蒙)(4)

来看看日本著名的作家金子美玲的《云》:

我想变成/一朵云/又松又软 /飘在蓝天里/ 从这头到那头/ 看够了风景/ 晚上就跟月亮捉迷藏

玩腻了/ 就变成雨/ 跟雷公/结个伴 /一起跳到/ 人家的池塘里去

作者是这样评价这首诗的:温柔抒情的语言带出云的顽皮,看够风景就要跟月亮捉迷藏,还要跟雷公结伴跳到人家的池塘,拟人句画作诗歌的语言,让“云”的意象不断生成,云在这首里象征顽皮,于是诗的意境出现了且充满动感。轻声朗读《云》,心中会感觉到云的自由自由在真好,淡雅的童趣被不断释放。

这是与古诗不同的“美”,但同样有着动人的情意,鲜明的意向,如画一般美妙的意境。当孩子沁润在童诗里,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孩子学诗的正确方法(给孩子的大语文启蒙)(5)

儿童与童诗最为匹配

除了美,不得不说,儿童与童诗的匹配度最高,其简短易懂,而且充满童心,而童心拥有诗需要的诗心,每个儿童又都是天生的诗人。

童心是纯真的,童诗歌具有纯粹的诗心,在童诗中能够窥见孩子的心与事。林文宝先生强调:举凡儿童的天性、思想、生活、成长、心理、希望和忧愁等情绪,皆可从诗中看到,如此才使得诗更亲切更有趣。

童诗教会了孩子什么呢?童诗诗人丁云指出:能让孩子换一种视角看自然,换一种心态看生活,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提升他们的感受力。读诗的孩子爱观察爱思考,读诗的孩子就是爱自然爱生活的人。小小的孩子,当他们进入语言的空间之后,就用童诗为他们建立与世界的联接,与语言沟通的途径。童心是纯真的,当我们借由童诗教育让儿童有机会看见自己的心智活动,喜怒哀惧爱恶等情绪才会有具体的流露。

诗充满温情,触发童心,童心是诗心。除此之外,童诗的“短”,无疑也是一种优势。对于刚开始识字的儿童或刚入学的学生来说,读童诗可以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和害怕心理,当他们从自主阅读第一首童诗时,他们就跨出了阅读的一大步,他们能从中获得自主阅读的喜悦,和阅读童诗中获得情感体验,这对他们是全新的体验,是鼓励更是一种有效的推动。

孩子学诗的正确方法(给孩子的大语文启蒙)(6)

从赏析开始进入阅读策略

坚持读童诗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大,理解力的日益提升,如果能够有效引导,你还能发现孩子会不自觉地将童诗里学习的语言运用到生活里去,看到月亮会想到童诗里对月亮的形容“初一一根线”,看到花朵,会想起说“喇叭花真好笑,没事就吹喇叭”。

比如这样一首童诗:

小蘑菇 (樊发稼)

小蘑菇,

你真傻!

太阳

—— 没晒,

大雨

——没下,

你老撑着小伞——

干啥?

这样一首小诗,如果带着孩子赏析阅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不同的童诗引导也会有区别):

1、诵读诗歌,准确读准每个字,感受语气。

2、体会文本结构。提出问题,再回答。很多文章包括诗歌都在解答一个问题。

3、提出问题时,尝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联想提问,学习抓住事物特点。

4、再回到文本,小蘑菇和小伞是怎么的关联,学习思考这是写作手法的那一种?之前有哪 些童诗中也使用过?

5、再次感受文本,寻找有特点的事物进行仿写。如:牵牛花、金鱼、银杏叶等等。

也就是说,领着孩子赏析童诗时,可以这样融入了阅读策略的引导。当然,阅读的方法很多元,在引导孩子阅读童诗时候,可以纯粹地阅读一首好的童诗,全身心去体验情感;也可以借由童诗进入阅读策略,在赏析过程引导孩子。

孩子学诗的正确方法(给孩子的大语文启蒙)(7)

因为,童诗属于儿童文学体裁,具有文学、美学的价值,赏析童诗也就是引导阅读的过程。赏析是依据作品的表象、内涵,并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经验和艺术、文学、美学等观点进行欣赏和分析。

在感受和分析时,先让儿童自由运用感官,对整首诗作主观的感悟,自我发觉诗中的情趣;然后再以咨询的方式,逐步分析作品的内容。要提醒的是,尽量不要过度地分析或解说,这样会干扰或影响儿童的感受和思考。其次,学习感受文本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比拟、夸张、烘托、对比、反复、对答、直述、绘声、疑问等十法。

还可以更进一步,学习仿写。我们可以试着引导孩子在赏析后,对它加以分析,说它哪个地方写得好,怎么好,并依照自己的想法,套用赏析的观点写出来。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孩子的语文学习会发现质的飞跃——这也是我们的亲身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