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讲 治疗中的阻抗

一、曾氏语录

一个人他要求治疗的动机越强烈,在治疗师面前表现的越想被治疗好,就表示他潜意识里面不太愿意让自己好。

你不可以把来访证太快地治好,因为你太快的消除了他的症状,他会仇恨你。

二、阻抗

精神处理的是三个东西,第一个是移情,第二个是反移情,第三个是阻抗。

阻抗是对治疗的反抗。

你想给我做治疗,我不让你给我做治疗,我不会好好的态度诚实的让你给我治疗。

精神分析是一门关于潜意识的学问。

一个人要求治疗的动机越强烈,在治疗师面前越表现的想治疗好,这表示在潜意识层面他不太愿意让自己好。

迟到是阻抗,如果每次都提前一个小时到医院,每次都告诉治疗师我等了你一个小时,也是阻抗,因为在不该跟他有治疗关系的时候,进入了跟他的关系,这表示你进入到了治疗师跟别的来访者的关系中间,甚至进入到饿了跟治疗师的关系的领域里面,这显然是在发展双重关系,也不利于清晰的分析。

非常准时的进入治疗室,是最严重的阻抗。就像两个人在公园约会,约的是晚上六点,男的每次都迟到,所以女孩会生气。如果男的每次下午四点就到了约会场所,男的还跟女的说又在这等了你2个小时,女的还没下班的时候就会心神不定。

最生气的是她可能早几分钟晚几分钟到那个地方,但是男的风雨无阻都是六点到那个地方。女孩对男孩的印象就会是你不是在跟我约会,好像搞的跟资本家打工,不愿意占一点便宜,也不愿意吃一点亏。机械的行为,没有带任何的情感色彩。

阻抗是潜意识层面的,作为来访者能够觉察到的是非常非常希望这个毛病被治好,但是潜意识会作出让这个毛病不好的事情出来。

你如果想这些问题被治好,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两个变成纯粹的治疗关系,也就是说公事公办的关系。

如果手受伤了,痛了会自动缩回去。

1、一种是超我阻抗。

在ego上的自我,自我之上的自我,对等物相当于社会规则,道德规则,法律等,是控制一个人在社会当中的言行的。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如果有些不可以做的事情你做了的话,你自己会惩罚自己,产生道德上的内疚感。

当你一直处在某种疾病所导致的苦难的状态的时候,如果一夜之间这个病被治好了,你没有那些痛苦了,可能会觉得有那么些不好意思,就是我怎么可以如此舒服。

我知道你从来没有无耻到会让自己舒服的活着。

上一代是在物质和精神都非常匮乏的情况下生活了几十年的时间,现在想孝顺他们让他们享受需要花很多钱的娱乐活动,他们会拒绝,因为他们会觉得有道德上的内疚感,这是典型的超我的阻抗。

你不可以把来访者太快的治好,因为你太快地消除了他的症状,他会仇恨你。考虑了超我的阻抗,原因就是你如果太快地让他从痛苦中间出来,他的那种愉悦和舒服的感觉在象征层面相当于:他满足了被禁忌的性的欲望,会产生内疚的感觉,内疚就是自我的攻击。

然后这种内疚的感觉弄的他非常不舒服的时候,他又会使用一种逆转的防御机制,把朝向自己的攻击转向攻击你,让你不舒服。所以过快的把病人治好,真的不是一件好的事情,这是所谓的超我的阻抗。

2、第二个是本我的阻抗。

当一个人的力比多已经在某一个河床上面流淌了十几年之后,你再想改变这个力比多河流的流向,力比多跟本能的意思差不多,相当于在一个人他习惯了某种愉快和过瘾的方式的时候,你想改变他的行为实在是太难了。

像简单的抽烟喝酒的习惯都不有可能轻易的改变,更何况涉及到人格基础的一些与愉快或者是与习惯有关系不可以轻易的改变是一件非常好理解的事情。

同性恋不再是一个问题,是一个像左撇子一样的很正常的状态。一个人他的本我阻抗实在是过于强烈。

3、第三个阻抗是原发性获益。

在我面临某一种冲突的时候,我如果立即采取某种防御机制,就会让我获得宁静,所以我误认为这种防御本身是好的。比如突然有想抢银行的冲动,后来想不抢了,这个会让我误认为我压抑我的攻击的冲动是一种好的,可以避免法律的惩罚,但是如果我的攻击是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比如说赚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有更高的荣誉和成就这些方面被压抑的话,就会导致我现实功能的障碍。

但是有很多人会觉得我如果不取得更多的成功的话,我就可以没有危险,这样就会让这些人一直使自己处在社会地位比较低的层面。

与性有关系的冲动,当一个人有性的欲望让他非常焦躁不安的时候,他想到某个教派的说法,说欲望是邪恶的,女人也不过是臭皮囊,将要变成骷髅,或者脓血的一种存在,这样性欲就会被暂时性的压抑下去了,这样会让他感觉到教派宣传的这些东西好像就是真理,会让他获得立即的好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相信一些在本质上会毁坏自己生命的学派的原因。对付攻击与性有关的东西,绝对不是压抑,而是让他们向外和象征化。把他们在社会和道德许可的情况下进行释放。

4、继发性获益。

所有的疾病都会带来好处。

肚子痛可以不去上学。

10岁神经症的小孩,一家三口做家庭治疗。出问题之前之后,爸爸妈妈对你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9岁生病之前爸爸妈妈一直吵架,自从我生了病之后爸爸妈妈就没有吵架。夫妻之间的安定团结是需要孩子以生病为代价的。

继发性获益,让我们在迅速的治好病人方面有所节制。不能够太快把病人治好。

还有一些人用自己的疾病来调配人际关系,这个在中老年的人群中间非常的常见。他们可能会让自己生各种各样的疾病,然后来调动周围的亲人或者是朋友,这也是一种疾病的好处。

5、移情。

在来访者以他和他父母亲打交道的模式来和我们打交道的时候,实际上在避免对父母的对抗,或者说在避免疾病的好转。

三十多岁的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女性,厂长,有情绪问题,社会对我要求这么高,真想找一个强大的男人的肩膀靠一靠。我是她幻想的一个强大的肩膀。反移情的感觉是我也许配不上她对我这样的期待。

我对她说有没有可能在你心里面发生了这样变化,你把自己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强大的,另外一个是弱小的,你把强大的那个部分投射到了你想象的一个男人的肩膀的上面,或者是投射到我作为你的治疗师的肩膀上面,然后你自己就变得越来越弱小。

往前继续幻想一下,如果你真的靠上一个男人的肩膀,也许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你会觉得你的确获得了依靠,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你可能会觉得这个男人的肩膀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强大。

从肌肉角度来说,男人的肩膀比女人的肩膀强大,但是这个跟内心的强大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实际上女人从内心的角度来说也可以跟男人一样的强大。但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在催眠跟女人说你们的内心也不如男人强大。有很多女人的内心比很多很多的男人要强大。

理想化的移情。我把另外一个人看成我理想中的父母,然后把对理想父母的智慧和强大的愿望投射到这个人身上,最后结果是理想化破灭之后就会失望,因为没有任何人配得上你的投射,然后就是攻击,攻击的意思就是你怎么可以这样,你怎么可以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强大。

然后就面临另外一个程度的或者说换角色的理想化的过程。理想化,然后理想化失望,然后攻击。这是一个普通理解上的顺序,但是精神分析理解从来都是相反的。动力学的理解是,你本来就想攻击这个人,但是你不好意思直接攻击,所以你先把他想的完美无缺,理想化,然后你潜意识知道你这个投射会失望。所以,你把他理想化本身,就是为了对这个人实施攻击。

作为咨询师在这种情况下的反移情,被病人置于一个我本来不是这样子,但是你要求我这样的状况下。如果遇到病人对治疗师的理想化的情况下,治疗师及早的解释和干预非常的重要。在你觉察到病人把你想象的过于完美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如果我表现的没有你期望的这么优秀,你不会对我失望,可以把他潜意识里隐藏的做好准备的对治疗师的攻击意识化,让他以后对治疗师实施的攻击就不会那么猛烈,就不会制造治疗关系的破裂。

这些阻抗是一起出现的,没有哪一种阻抗只起到这五种阻抗中的一种作用,经常是一种阻抗的表现形式它包含了五种阻抗,在面临如此严重的阻抗的时候,治疗的进程会非常艰难。

阻抗是问题本身。

三、总结

超我阻抗-害怕变得更好之后的惩罚。

本我阻抗-力比多的惯性,粘滞性和惰性。

原发性获益-采取某种防御机制之后所获得的短暂的内心平衡。

继发性获益-所有的疾病都会带来显示好处。

移情-过去在现在的重现。

曾奇峰精神分析30讲学习笔记(曾奇峰精神分析初级教程50讲)(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