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热干面

篝火原创,转载请征得同意

在熬夜看完了微软 E3 2021 发布会之后的第二天早上,还在补觉的我被快递的电话吵醒,签收了这台预订的国行 Xbox Series X。

很幸运上个月国行 Xbox Series X 开启预订的时候在网上抢到了一台,3899 元的官方价格,虽然没有赶上国行发售日 6 月 10 日这天第一时间收到包裹,但看在没有被加价的份儿上也就罢了,要知道我之前这台海外版的 Xbox Series X 为了拿到首发,比官价多付出了近千元的代价。

是的,这台国行已经是我购入的第二台 Xbox Series X。

超喜欢这台主机的外形

自从我有了自己的小客厅之后,我特别在意游戏主机放在电视机旁边的姿态。Xbox ONE X 可以纵置的设计我就很中意:修长、锐利、棱角分明,就像一台家用主机应该有的样子,默默地站在电视机旁边,干自己该干的事情,绝不乱抢风头。

所以这次 Xbox Series X(以下简称 XSX)的造型一出来我就特别心水,看上去似乎单调的外形,这背后一定是多方面权衡和优化的结果。与同门师弟 Xbox Series S(以下简称 XSS)继续沿用上一代设计语言不同,XSX 采用了一种类似于传统 PC 机箱造型但外形非常简约的设计,正面看上去整个机体非常整洁,有一种稳重感。

除开性能和体积的因素外,XSX 这次散热也采用了以往游戏主机都不曾采用过的顶部出风设计,这是一种能极大提高散热效率的方式:从底部将空气吸入,将热量从顶部排出,这也符合「热空气向上走」的基本物理原理。而且无论是主机纵置还是横置,这一条风道都会完整穿过所有会发热的部件,而达到极好的流通效果。

xsx适合买吗(为了真香的XGP我又买了一台国行)(1)

这个很隐蔽但是又很抓眼的小设计,给人一种很调皮的感觉

最亮眼的是 XSX 的顶部散热孔,这 144 个大小一致的散热孔整整齐齐的排列在机器顶部,并有一个轻微的内凹缓坡,再加上黑色和绿色的双层设计,这样造成的视觉效果是,当你从一定角度去观察这一排散热孔时,会有一种机器顶部有隐约的绿色天花板的感觉,但走近之后又会「穿过」这层绿色而透过圆孔看到下方的风扇,这种视觉上的落差有一种非常微妙的艺术感。

我曾担心这些散热孔全在顶部会造成灰尘直接落入机器内部,但我用了几天后发现,在 XSX 主机待机状态下,内部这个巨大的散热风扇会保持一定的转速,一方面是讲待机的热量缓缓排出,另一方面也避免灰尘会掉落,可以说是一种巧妙的设计了。

这样内敛而简约的设计,可以说是一种令人百看不厌的工业美学。

性能既重要又不重要

我向来都觉得,游戏主机虽然是一台硬件,但它的硬件性能反而是最不需要去关注的。不像 PC 那些五花八门的配置,任何一个组件都可能对整机性能造成影响,游戏主机作为一个封闭式的系统,硬件上对玩家来说几乎没有可选择的余地(XSX 和 XSS 在性能上倒是的确有些许不同)。而且因为摩尔定律依然还在生效的原因,同代次世代主机的硬件性能差距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选择什么平台的重点理由并不在机能本身上。

xsx适合买吗(为了真香的XGP我又买了一台国行)(2)

XSX 的 CPU 可以跳过内存直接访问存储设备,包括这块售价昂贵的专用外接扩展卡,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整体读取写入效率

这一代 XSX 的硬件进化中,除了运算性能的增强(比如高达 12T 级别的浮点运算能力)还有图形处理能力的突破(一跃跟上了当前主流 PC 显卡最新的 DX12 接口和光追效果)之外,更让我看中的是全面采用了拥有者极大数据吞吐量的 SSD 也就是固态硬盘作为基础存储设备,并且在系统架构上针对数据传输总线做了全新的优化设计,第一次让游戏主机的数据吞吐性能超过了普通 PC,成为当之无愧的游戏专用硬件。

自从游戏主机开始采用光盘作为数据媒介开始,读盘这件事就像噩梦一样缠绕在玩家的心头。即便是到了上一代主机,光盘基本只作为储存媒介,游戏数据都是安装到硬盘上来进行读取后,很多大型游戏的读取速度依然不那么令人满意。而 XSX 全面拥抱了 SSD 固态硬盘,并在系统 I/O 总线上做了针对性的优化,打通了 CPU 到 SSD 之间的直通通道,访问数据更加快捷,不仅是读盘,连游戏运行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相信之前大家就看过很多组游戏读取速度的对比,相比较当前的 PC、上个世代的 Xbox ONE、以及当下的 XSX,在运行并没有针对性优化的老游戏上(例如《GTAV》、《荒野大镖客:救赎 2》等),XSX 的读盘速度远超前两者,甚至在有些高端 PC 本身就是搭配的 SSD 硬盘情况下,读盘效率依然明显胜出,彰显出次世代级别性能的威力。

而除了读盘快之外,XSX 这次还加入一个独门秘籍 Quick Resume,这个从技术角度怎么实现的还不好说,但效果就是当你从 A 游戏退出进入 B 游戏玩了一会儿又想回去玩 A 游戏时,能以极快的速度回到你刚才从 A 游戏退出的那个点继续游戏,直接跳过了冗长的重新进入游戏和读盘时间,这一刻让人感觉仿佛启动了时间宝石。这个机能和上面的 CPU 到 SSD 之间的直通通道一样,属于系统级别的功能,不需要游戏做任何针对性优化,从硬件层面就直接给你支持了。

所以硬件性能不需要你多操心,而这样一些性能提升却让人非常省心。

软实力才是硬道理

坦白说单纯看主机销量,微软在最近两个世代中并不占什么优势,这个具体原因就不在这里分析了。正是因为如此,微软才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因为如果还继续按照传统的模式和竞争对手对抗下去,可能自己会先被耗死。于是微软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可能会改变整个主机游戏行业的、极为大胆和激进的一个决定:Xbox Game Pass。

xsx适合买吗(为了真香的XGP我又买了一台国行)(3)

微软为 XGP 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软硬件生态,Xbox 玩家是真不愁游戏玩

XGP 解释起来很简单,它就是一个订阅制的游戏服务。以往玩游戏好比去电影院看电影,看一场就买一张票,现在这个 XGP 就好比在线视频网站的会员,只要固定的月费,库里的电影随便看,每个月还会更新片源。这种玩法简直颠覆了所有玩家的三观,让整个行业都直呼「违好家伙」。

要知道如今一款像模像样的游戏,开发成本不都得成百上千万美元,对于售价仅有 60 美元的行规来说,每个开发商都盼着游戏能大卖才能收回成本,只有赚了钱才能继续开发下一款作品。但 XGP 却打破了这个固有模式,微软用自己的资金实力托起了整个行业循环,一方面拉低了玩家玩游戏的门槛,另一方面给开发商吃了颗定心丸,大家在 XGP 这条船上一起快乐地荡起了双桨。

XGP 库里现在已经有数百款游戏可供游玩,这个数字已经足够让一般玩家玩上好几年。别以为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微软不仅将自己第一方的大作如《光环:士官长合集》《战争机器 5》《极限竞速:地平线 4》等放入库中,还引进了包括《侠盗猎车手 V》《荒野大镖客:救赎 2》《辐射 4》这类一线 3A 作品。微软还承诺未来第一方的游戏都会在发售当天加入 XGP,而同时还在不断收购工作室来扩充游戏阵容,这样的 XGP 游戏库说是一桌游戏满汉全席绝不夸张。

Xbox 港服在线商城现在有「10 港币体验三个月 XGP 会员」的活动,有了这三个月的体验,你一定会觉得 XGP 是真的香。

一点关于国行的感悟

对于很多人关心的那个问题……对,就是那个问题……其实不必说太多,我都推荐你买 XSX 就一定要买 XGP 了,说明国行机器也能享受完整的游戏服务,并且官方售后一点也不会因此打折扣,买起来用起来玩起来都能放心。

xsx适合买吗(为了真香的XGP我又买了一台国行)(4)

国行主机要成为真正的家庭娱乐游戏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现在一台机器放家里,一台机器放公司宿舍,平时工作日休息时也能随时玩到,周末回家里也不耽误游戏进度。唯一的遗憾就是周围玩主机游戏的朋友还是有点少,我的同事们大多都是看我玩个新鲜,平时也就最多玩玩手游。

我倒不是说什么一定要支持国行主机,玩家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自己理性选择最重要。但我是真心希望国行市场能越来越好,任何一个市场要发展得好,就一定要正规化起来。这个过程一定会很漫长,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主机游戏的好需要时间,上个世代没赶上好时候,这个世代才刚开始,实在不行还有下个世代可以期待。

一定要把主机游戏进行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