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城市水环境达标(环境空气质量连续四年保持全省最优)(1)

丁从容摄

6月2日,记者从南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南通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高达322天,优良比率88.2%,已经连续四年保持江苏全省第一,比2020年上升0.5个百分点。全市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054件、同比增加71.74%,处罚金额1.03亿元、同比上升44.25%,执法质效主要指标均居江苏全省第一方阵,其中处罚案件数居全国地级市第六位。

据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炜介绍,2021年,全市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值为30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1.8%;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CO)平均浓度分别为6微克/立方米、26微克/立方米、45微克/立方米、1.0毫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33.3%、3.7%、2.2%和9.1%;臭氧平均浓度为156微克/立方米,升幅为5.4%。全市酸雨发生率为1.7%,较2020年下降1.0个百分点。

16个国考断面的水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断面为14个,占比87.5%,同比增加12.5个百分点、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一;55个省考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断面52个,占比94.5%、排名全省第三。 主要入江、入海河流控制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长江干流南通段姚港、团结闸、小李港均符合地表水Ⅱ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长江干流水质保持稳定。 24个省级土壤风险监控点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均低于相应风险筛选值。全市生物丰度指数为30.32,植被覆盖指数为74.47,水网密度指数为80.92,土地胁迫指数为6.43,污染负荷指数为0.61,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5.34,处于良好状态。

记者了解到,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和公众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描绘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画卷,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近年来,南通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空气质量连续四年保持全省最优,国考断面水质改善幅度江苏全省第一。崇川区、通州区还分别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2022年南通市环境质量主要目标是:PM2.5平均浓度降至2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7.7%;地表水国考、省考以上断面优Ⅲ比例分别达到93.8%、94.5%;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3%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南通城市水环境达标(环境空气质量连续四年保持全省最优)(2)

丁从容摄

南通市副市长王凯表示,一年多来,南通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对照群众期盼仍有一定差距。比如,臭氧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汛期水质容易出现波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有短板。

他强调,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突破之年。我们将继续坚持源头治理与集中攻坚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举、能力建设与制度创新并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同时他表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希望全社会携起手来,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努力绘就“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生动画卷,让绿色成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丁从容)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 3 —

来源:中国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