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还是天子,但已名存实亡,也即其实际的地位,如同东汉末年的汉献帝一样了。在此背景下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战国赵国名将名臣(赵国第一位君主)(1)

其中,就赵国来说,其正式成为诸侯国,自然是始于三家分晋这一历史事件。在三家分晋后,赵烈侯成为赵国第一位君主。在赵国历史上,赵烈侯的名气可能不如赵孝成王、赵武灵王、赵惠文王等君主,但是,赵烈侯对于赵国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对于赵烈侯来说,在位期间瓜分晋国,任用良臣,奠定了赵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地位。

战国赵国名将名臣(赵国第一位君主)(2)

首先,赵烈侯(?—公元前400年),嬴姓,赵氏,名籍,赵献子(后追封为赵献侯)之子,战国时期晋国赵氏封君、赵国开国君主,公元前408年―公元前400年在位。公元前408年,赵烈侯即位。彼时,三家分晋还没有正式完成,也即不管是赵国,还是魏国、韩国,都还没有得到周王室的册封。而在三晋忙着瓜分晋国疆域的时候,中山国派出大军,趁势对赵国腹地发动了进攻。对此,赵烈侯不得不向魏文侯求救,魏文侯同意出兵支援赵氏,一致对外,但是要赵烈侯割让智地(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北、蒲州古城东南、临猗县南部一带)作为回报。赵烈侯欣然同意。

战国赵国名将名臣(赵国第一位君主)(3)

赵烈侯二年(公元前407年),经过几年的消磨,魏文侯认为消灭中山国的时机成熟,便向赵烈侯借道。值得注意的是,面对魏文侯的这一请求,赵国的朝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不应该借道给魏国,也有人认为可以借道给魏国。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赵烈侯从解决中山国这一心腹大患的角度出发,同意借道给魏国。于是,魏文侯派出大军通过赵国去攻打中山国。数年时间后,魏将乐羊、太子魏击直接灭亡中山国,占据了中山国的疆域。

彼时,因为三晋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和睦,所以,赵烈侯显然更愿意魏国占据中山国的疆域,而不是让中山国继续袭扰赵国。赵烈侯六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魏、韩、赵三国的诸侯地位,魏、韩、赵三国正式成为诸侯国,并且彻底瓜分了晋国的疆域。与此同时,赵烈侯追尊其父赵献子为赵献侯。因此,如同魏文侯是魏国第一位君主一样,赵烈侯也成为赵国第一位君主。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三晋的开国之君中,魏文侯的光芒实在太耀眼了。对于魏文侯来说,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富国强兵,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

战国赵国名将名臣(赵国第一位君主)(4)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比不上雄才大略的魏文侯,但是,赵烈侯也不是平庸的君主。其在位期间任用良臣,同样巩固了赵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地位。赵烈侯在位期间,任用公仲连为相国。彼时,番吾君从赵国的代地来,对相国公仲连说:“您确实喜好善德,但却不知实行的手段。现在您作赵国国相,至今已有四年,可曾引荐贤士吗?”公仲连说:“没有。”番吾君说:“荀欣、徐越等都是可引荐的贤士。”公仲连于是引荐以上几人。

对于公仲连举荐的三位贤臣,都得到了赵烈侯这位君主的任用,也即赵烈侯这位君主大胆用人,不拘一格。在公仲连推荐以上几位人才的第二天,荀欣侍候赵烈侯,拿选拔精干举荐贤良、任命官吏使用能人等语言劝导他。再过两天,徐越侍候时,用节财省用、考察衡量臣下的品德功绩劝导他。对此,在笔者看来,他们进劝的道理无不充分允当,这让赵烈侯很高兴,也即赵烈侯和这些贤臣之间,无疑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在此基础上,赵烈侯对以上几位人才加官进爵,还赐给公仲连两套衣服,以此表示对他举荐良臣的肯定。

战国赵国名将名臣(赵国第一位君主)(5)

在战国时期,人才,特别是良臣的任用,直接影响到各个诸侯国的兴衰。比如战国初期崛起的魏国,就离不开李悝、吴起等文臣武将的任用,再比如战国中期,齐国的崛起则离不开邹忌、田忌、孙膑等人才的辅佐。从这一点来看,赵烈侯可以称之为比较贤明的君主。只是因为赵国一开始的底子比较薄弱,没能像魏国一样迅速崛起,这导致赵烈侯自然在名气上比不上魏文侯了。

最后,赵烈侯九年(公元前400年),赵烈侯去世,因其子太子赵章年幼,故由其弟赵武公(亦称赵武侯)继位。在战国七雄中,赵国在选择继承人上,往往没有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比如赵武灵王的儿子中,就是年幼的赵惠文王最终继承了王位。而就赵烈侯来说,因为他去世的时候,太子还比较年幼,加上三家分晋刚刚完成不久,不仅要和魏国、韩国做好疆域的划分工作,还需要面对秦国、齐国、楚国、燕国等大国的威胁,这让赵烈侯不能直接让太子继承王位,而是将王位交给了自己的弟弟。

战国赵国名将名臣(赵国第一位君主)(6)

此外,赵武公十三年(公元前387年),赵武公去世,赵国拥立赵章继位,是为赵敬侯。在赵烈侯去世后,赵国在战国初期是比较低调的,也即没能参与诸侯争霸,这不仅是因为赵国的整体实力还不是非常强大,也是因为三晋之中,魏国已经占据了类似于盟主的地位。不过,这一情况在赵武灵王即位后彻底发生了改变,伴随着赵武灵王推出的胡服骑射,赵国得以打造了一支精锐之师。在此基础上,赵国不仅消灭了成功复国的中山国,还吞并了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的地盘,凡此种种,都让赵国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乃至于具备了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实力。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