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当“绿叶”到成为“红花”,从“戏补丁”起步到成为主角,四十多年的厚积薄发、玉汝于成,豫剧名家魏俊英,用自己的精湛表演、独特唱腔和情感把握,赢得了观众的认可,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戏曲演员,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艳阳天。

豫剧名家魏俊英个人最新(豫剧名家魏俊英)(1)

魏俊英,1964年出生,许昌禹州人。因家乡禹州有着浓厚的戏曲文化氛围,小时候,魏俊英与小伙伴们常常团聚在简陋的戏台前看戏,耳濡目染中对戏曲有了一种格外的偏好。1974年,10岁的魏俊英考入河南戏曲学校。戏曲基本功是伴随戏剧人一辈子的事。在一次回忆中,魏俊英坦言,在戏校学习期间,因想将来留在郑州,自己在练功时格外刻苦,常常一个人在排练厅默默地练习。

豫剧名家魏俊英个人最新(豫剧名家魏俊英)(2)

1979年,因功底扎实,从戏校毕业后,魏俊英得以进入河南省豫剧一团,这为她以后的成长、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舞台。但对于一个刚进入剧团的年轻人来说,初开始,魏俊英也只是跑跑龙套,干些杂活,但有心的魏俊英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白天看演员表演时揣摩人物,晚上夜深人静时仍旧像在戏校学习时一样坚持练功,渐渐地弥补了自己声音上的缺陷。

豫剧名家魏俊英个人最新(豫剧名家魏俊英)(3)

从进入剧团,魏俊英给人的印象是踏实勤奋,为人低调,有大局观念。根据演出需要,团领导让自己演什么戏,自己就演什么戏,从不挑肥拣瘦,从不斤斤计较。但无论在戏中饰演大角色,还是小角色,魏俊英都十分投入,正是这样的投入,每次表演她也能将配角也拿捏得十分到位,与饰演主角演员相比毫不逊色,被人们称为“金补丁”。

豫剧名家魏俊英个人最新(豫剧名家魏俊英)(4)

1999年,省豫剧一团决定改编传统戏《清风亭》,因找不到饰演贺氏的人选,团里想到了魏俊英是响当当的“金补丁”,就推荐魏俊英饰演,魏俊英二话不说就接过了这个角色。要知道,这是她第一次饰演老旦。为了将这个角色演好,魏俊英查资料了解该剧的背景,并特别留心老人走路的姿态、说话的语气。首演时,团里的初开始对她有质疑声的人,不得不向她伸出大拇指。

魏俊英凭借扎实的功底,尽管多次甘当绿叶,但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捧得了国家级、省级戏曲大赛奖项。如1997年,在古装戏《五世请缨》中饰演配角穆桂英,获首届中国豫剧节表演一等奖。2000年、2002年、2004年,在古装戏《清明上河图》、古装戏《金沙滩》、现代戏《红菊》中饰演配角,连续三年获得全省戏曲大赛表演一等奖等。《郑州晚报》在一次报道中,称赞魏俊英“花不知名分外红”,可以说恰如其分。

豫剧名家魏俊英个人最新(豫剧名家魏俊英)(5)

魏俊英嗓音透亮,善于以情感人,渐渐地,戏曲编剧主动与魏俊英合作,从此,魏俊英开始了从配角向主角嬗变的华丽转身。

2007年,戏曲编剧石磊特邀请魏俊英饰演他改编的古装戏《三娘教子》。拿到剧本后,魏俊英认真阅读剧本,对三娘这一角色仔细揣摩,用心、用情寻找如何能更好地表达出三娘这一人物的内心状态。由于自己以前多是饰演刀马旦、花旦,第一次尝试青衣行当,为了将王春娥这一人物表达得更为形象到位,她还对着镜子反复地练。在表演过程中,她又借鉴陈派祥符调声腔特点。由于精心的打磨,这场由魏俊英主演的《三娘教子》一经演出,由于契合中华民族弘扬孝德这一主题,引起社会好评如潮。这是魏俊英主动转向青衣行当的第一次尝试,也是饰演主角较为成功的一出拿手戏。

豫剧名家魏俊英个人最新(豫剧名家魏俊英)(6)

近些年,魏俊英饰演的剧目有《杏花寨》《大别山的女儿》《南水迢迢》等。2020年12月,河南豫剧院、河南豫剧院一团举办了魏俊英“俊彦英姿”专场晚会艺术研讨座谈会,对魏俊英从艺40年经历予以回顾与总结,与会人员对魏俊英的为人和艺术给予高度评价。

文戏武戏兼容并收,唱念做打样样在行,各种行当游刃有余。做绿叶配得好,当红花开得艳。虽然成为了豫剧名家名角,但魏俊英那谦逊低调的为人风格,仍旧未改,这就是魏俊英这位豫剧名家身上独特的个人魅力。

豫剧名家魏俊英个人最新(豫剧名家魏俊英)(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