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相关介绍(给坑害孔子的人-020-太公分猪肉)(1)

《论语》原【第10篇乡党第23章】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杨伯峻译文】朋友的赠品,即使是车马,不是祭肉,不拜。

【钱穆译文】朋友有馈送,除了祭肉,虽是车马贵物,先生受赠都不拜。

【李泽厚译文】朋友送礼物,即使是车马,如果不是祭肉,不行拜礼。

【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

【游梦僧直译】朋友的馈赠,即使是车马,(如果)不是祭肉,(受之)不拜。

【游梦僧意译】朋友的馈赠,即使是车马,(如果)不是祭肉,(受之)不拜。

【详解】《论语》此章,众大师之解读,皆无问题。本文重点讲一讲那块神秘的祭肉。

很明显,《论语》此章,照样是无主语状态,单就这一点来看,就知道它不可能是独立成章句的。它依然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下文。是为论述“子罕言利”服务的。

馈:馈赠;赠送。

虽: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

祭肉:古代祭祀时供奉之肉。

为什么朋友送车或马,都不行跪拜之礼,为什么“区区”祭肉,反而行如此大礼呢?其中有故事。

南宋·朱熹·《论语集注》:祭肉则拜者,敬其祖考,同于己亲也。

北宋·邢昺·《论语注疏》:言其祭肉则拜之,尊神惠也。

至此,可能很多读者,还不知道这块祭肉的份量。咱引用《左传》的记载就知道了。

春秋·左丘明·《左传·齐桓公下拜受胙》: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同一件事,《史记》也有记载,但则重点转到了管仲的应对能力上——领导让你免得礼,自己别当真,就真免了。一句话“礼多人不怪,油多不坏菜”!

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三十五年夏,会诸侯于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赐桓公文武胙、 彤弓矢、大路,命无拜。桓公欲许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赐。

胙:祭祀用的肉,也就是祭肉。

文武胙:这块祭肉可不简单,是周天子用去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的祭肉。

详细解读,本僧就不写了。有兴趣的自己在网上找一下就有。堂堂周天王赐与诸侯一块祭肉,春秋一霸之齐桓公竟受宠若惊,可想而知这其中的份量了。

胙,按照周礼,是天子祭祀社稷宗庙的物品,事后只能赐予宗室,也就是和天子同姓的诸侯。所以,赐予非周王室同姓的齐桓公,那真可谓“皇恩浩荡”了。此之谓“分胙”。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祭肉意义也非比寻常。祭肉等物是表示先人对后代族人的关怀,得到祭肉的人后人,会受到先人的庇祐。

太公分胙,通俗地说就是“太公分(猪)肉”。注,祭肉,不一定是猪肉,还有牛和羊。

对“胙”,这里也略作介绍:古代祭祀所用的牺牲(牲畜),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此类牺牲称为牢。春秋·老子·《道德经》: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有太牢、少牢之分,太牢的规格高于少牢。太牢,有牛、羊、豕;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祭祀者或祭祀对象不同,则规格不同: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福:会意兼形声字。从河南殷圩出土的甲骨文来看,“福”是双手虔诚地捧着酒坛(酉)敬神(示)的形象,是用“手”、“酒”、“示”三个部分组合成的会意字,原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备(万事顺遂)的意思。

孔子的故事相关介绍(给坑害孔子的人-020-太公分猪肉)(2)

从上列甲骨文字形来看,它的左半部的上面是个“酉”字,是个盛酒的容器,实际上就是个“酒”字的初文。左下半部分是两只“手”(又),表示双手捧着一个酒樽;它的右半部分是个“示”字,代表祖先的神主;整个字的意思是会意双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献,求得神主保佑。《说文解字》在解释“福”字的意义时说“祐也”,“祐”就是赐福、保佑的意思。《易·晋卦》:“受兹介福”

古代祭祀是为求得上帝或神祖的保佑,如《左传·庄公十年》里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意思是说:小的诚心没有达到诚信动人的地步,那么神是不会保佑他的。祭祀后要把祭品(酒、肉)分别送人叫“致福”、“归福”。

祭肉有先人赐福之意,朋友以之馈送,足见其义,是以圣人不敢轻受,而必拜而受之,以示敬其祖考也。

孔子“敬其祖考”,即为“敬己祖考以及人之祖考”,所体现的是“孝”,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见《论语》【01学而篇02】),故最终体现的,是孔子的“仁”!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此之谓“见得思义”也。

孔子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仁必先于利”。仁义所至,利来不拒,利损不较。

敬请继续关注《游梦僧解论之<给坑害孔子的人>》系列文章。同时,欢迎在后面打赏支持,谢谢

【第10篇乡党第23章原文】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游梦僧直译】朋友的馈赠,即使是车马,(如果)不是祭肉,(受之)不拜。

【游梦僧意译】朋友的馈赠,即使是车马,(如果)不是祭肉,(受之)不拜。

版权所有,请尊重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