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训诂(六十)

【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训诂】

1,读点:治,莅,伤

治,战国时期文字,上篇已介绍;莅,战国时期文字,先秦韩非子和老子均使用;伤,春秋已有,战国晚期秦所创小篆字后,其余六国文字,出处无可考证。

2,难点:烹

在帛本乙为“亨”。若为烹字,实为西汉时期文字,刘向最先使用,汉晋炼丹术也开始用“烹”字,至宋代才收录为汉字。所以老子等先秦诸子,出现“烹”为传抄之误。亨,西汉后转化出“享”和“烹”。先秦用鼎鬲甗釜,厨艺有脍、炙、蒸、煮,没有现今理解的油炸烹饪法。

3,治大国若亨小鲜。亨,祭祀进献。治理大国,如同祭祀时进献小鱼一样容易。先秦祭祀以鼎簋制度用太牢少牢,祭品有严格要求,而只拿出一条小鱼,就简单多了。

如翻译,煎炸小鱼怕翻动,错谬。

4,本篇讲治国以道立,以德经营,老子讥讽圣人如鬼,但在道面前鬼神和圣人都无法伤害人。所以,韩非子立即反击称,民只有不犯法,则在上位者不伤人,内不惧鬼神。今人皆顺韩非子意思,把圣人翻译成侯王,即所谓“上”。

老子第十章详解(老子训诂六十)(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