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文学部落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组织读书写作交流会,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布置文学角,创立班刊,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丰富学生人生体验,提高学生审美品位。

教学重难点

按要求完成活动。

教法学法

讨论法、探究法、合作法。

课前准备

课前可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最感兴趣或最熟悉的散文、诗歌、戏剧、小说篇目,然后再确定欣赏内容。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个小组,各自简单介绍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大概说说心中对文学及文学作品的点滴认识。

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教案(七年级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优秀教案)(1)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字是交流的工具。文学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而我们接触的往往是网络、游戏、电影、电视等“快餐食品”,时间久了,我们的欣赏水平就降低了,审美品位庸俗了,文学才是真正润泽我们心灵的营养品。今天我们将组建属于自己的文学部落,来分享文学带给我们的诗意与美。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活动一 读书写作交流会

(一)活动指导

1.各个文学兴趣小组不定期开展读书和写作的交流活动。每次活动可以设立不同的主题,例如:大家同读一本书,做读书交流;每人为大家介绍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分享自己最新的一篇文学创作,并请同学互评;等等。

2.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要发挥各小组的特点。如诗歌组用赛诗会的方式来组织写作交流,戏剧组用改编课本剧的方法来进行读书交流等。各小组还可邀请老师作为特约指导,举办一些相关专题的文学讲座。注意用拍照、录像、录音等形式记录小组的活动情况,以便展示成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3.全班定期举办文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交流会,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活动成果展示给其他组的同学,品评鉴赏,议论交流,激发同学们对各类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活动要求

在正式场合发言,要准备充分,满怀自信,克服胆怯心理。

讲话时,声音要洪亮,发音要清晰。尽量说普通话,有地方口音的同学,平时可以多听广播,多看电视,多和发音标准的人进行交流。

要注意用语规范,不用或少用方言土语,避免使用生造词语。

(三)学生展示交流

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教案(七年级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优秀教案)(2)

活动二 布置文学角

(一)活动指导

1.选择教室中的一角作为文学角,设立一个文学小书架和一块文学展示墙。小书架由各文学兴趣小组负责推荐、提供书籍,需有同学专门负责书籍借还,保管好图书。小书架的书籍要定期更换。以便同学们能够读到更丰富的图书。小书架上方的墙壁设计成一块文学展示墙,其内容和形式可灵活多样,例如由某一文学小组设计一期该小组的主题墙报,或是展示各小组活动的阶段性成果,还可以展示班级优秀作文等。

2.文学角的设计要简洁、美观、大方,展示墙与书架要相协调,充分体现文学角的特色,使其成为教室中的一个小亮点,为教室增添一份雅致,给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学生展示交流

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教案(七年级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优秀教案)(3)

活动三 创立班刊

(一)活动指导

1.全班推选出四五名同学组成班刊编辑部,由编辑部向全班同学征集班刊的名称,确定班刊形式、栏目设置等。编辑部整理、归纳同学们的建议,拟出一份班刊策划书、确定班刊的整体框架。

2.班刊编辑部根据具体需要设立图画组、设计组、文字组、宣传组、综合组等编辑小组,全班同学自愿报名参加其一。编辑部按策划书分配任务,各小组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3.各文学兴趣小组负责提供班刊的素材,主要由小组的活动成果组成,如小组活动报道、原创文学作品、读书感想、活动心得体会等。

(二)活动要求

首先要给班刊取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刊名要文雅,富有文学气质。如《芳草地》《百草园》《绿芽》等。

精心设计班刊的各个板块。在收录各兴趣小组的原创作品之外,不妨增加一个“班级新闻”栏目,定期发布班级重要新闻;还可以设计类似“美图欣赏”“笑话幽默”之类的休闲板块,增加班刊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班刊要体现出班级特色,内容积极向上,成为凝聚班级精神、推动班级进步的重要纽带。

班刊可以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也可以拉来赞助,以印刷品的形式呈现,还可以利用软件,做成电子杂志的形式。

(三)学生展示交流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完成《名师测控》本节练习。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教学反思

古今中外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使我们自由自在地在广阔的世界里遨游,让我们感受到文学的巨大魅力。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文学的洗礼,受益匪浅。

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教案(七年级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优秀教案)(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