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与她公公贾珍的事,算是作者没有隐藏住的一个秘密。脂砚斋在批语里很直白地写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而作者最初设计的她的死法也是在天香楼上吊自尽,并非得病而死。不论古代还是现代,秦可卿和贾珍的事都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按理说,秦可卿出了这样的事,应该是被家族所不容的,作者也会羞于提及她。但是恰恰相反,作者将她摆在了神一样的位置,让她成了预言一切的先知。

红楼梦曹雪芹安排秦可卿的意义(秦可卿无视妇德)(1)

秦可卿在仙界里,是警幻仙谷的妹妹,她引领贾宝玉看了每个女孩的命运,并且贾宝玉还和她有云雨之事,可见作者打心眼里不排斥她,并且还对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而在凡间,秦可卿是贾母认为的,重孙媳妇里第一个得意之人,尤氏说她打着灯笼都难找。合族人丁并家下诸人评价她:

那长一辈的,想她素日孝顺,平辈的,想她平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她素日的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她素日怜贫惜贱、爱老慈幼之恩。

可见秦可卿在任何一个人眼中都是一个完人,怎么想,她都不会和这样的丑事扯上关系。作者对秦可卿虽然着墨不多,但是秦可卿每次出场都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她还给王熙凤托梦,告诉她贾家以后会衰败,并且还告诉王熙凤怎样才能永葆昌盛。作者对这个出轨的女子丝毫没有嫌弃,反而将她摆在神的位置,对她有一种敬仰,为何会这样?

红楼梦曹雪芹安排秦可卿的意义(秦可卿无视妇德)(2)

从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说的话就可以看出来,秦可卿对贾家的实际情况很了解,她知道家里的男子不争气,也知道家里外强中干,即便有元春的加封,也是瞬间的繁华,转瞬即逝。她苦口婆心跟王熙凤说这些未雨绸缪的措施,也可以看出来,她对这个家很有感情,走的时候都放不下家里的情况。

在秦可卿死后不久,元春就加封为贤德妃,还被特批回家省亲,而秦可卿也早就知道会发生这些事。她不仅早就知道元春会晋升,还对元春加封的事看得很轻,说那只是流星的光芒,瞬间即逝。而对于她的死,她说她是没命享受这些福气,对生命似乎有诸多遗憾。

红楼梦曹雪芹安排秦可卿的意义(秦可卿无视妇德)(3)

很多人说是秦可卿的死换来了贾元春的升,不管秦可卿究竟是何种身份,有一点明确的是,在她死后,贾家迎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盛况,贾家的地位和荣誉都到了最高的顶峰。这些是否可以看作是秦可卿的死换来的?毕竟她和贾珍有丑闻,最后所有人都平安无事,并且迎来了一场盛况,而只有她死了。张太医在给秦可卿看病的时候说:

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

可见秦可卿的聪明才智不在贾家任何一个人之下,她能料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也能看清混乱的局面。然而她对这个家的感情又格外深,她肯在天香楼上吊自尽或许就是牺牲自己保全家族的无奈之举。她和贾珍的事,不管她是自愿的还是被逼的,在家族利益面前,她选择了牺牲小我,保全大我。

红楼梦曹雪芹安排秦可卿的意义(秦可卿无视妇德)(4)

贾家肯为她如此奢靡的置办葬礼,除了因为她的神秘身份之外,是否也是对她的死在作补偿?作者几经删减,或许就是纠结要不要将她唯一的污点暴露出来。批语里说: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不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故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可见秦可卿的这个污点,不仅作者纠结,脂砚斋也有恻隐之心。秦可卿的这个丑事可以说是天大的一件丑事,作者不忍爆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秦可卿的功大于过。而这个功劳可能大到保全了整个家族的荣耀,秦可卿相当于家族的一个恩人。对于这样的一个“恩人”,作者既从心里敬佩她,认为她的素质配得上先知和女神的身份,也纠结这部写实的故事到底要不要任何事都这样写实。

红楼梦曹雪芹安排秦可卿的意义(秦可卿无视妇德)(5)

所以秦可卿的这个丑事,作者一开始可能就是要如实写的,只是秦可卿实在是太优秀,又对家族如此有功,像个救世主一样,将家族推向了一个最繁盛的顶峰。因此作者打心眼里敬佩她,在自己的书里也将她摆到神一样的位置,而对于秦可卿的这个污点,作者就动了恻隐之心,最终也狠心删去,保全了秦可卿仙子一般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