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白银都出过哪些历史名人(历史名人录甘肃省白银市有哪些历史名人)(1)

白银市,是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中部,黄河上游。上古至秦代境内先后为羌戎、月氏族、匈奴所居。汉开通丝绸之路后,成为丝路的要塞。明朝洪武年间,官方曾在此设立办矿机构“白银厂”,白银缘此而得名。白银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又因铜矿储量和开采在全国地位显著,有“铜城”之名。历史上出过许多名人,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有哪些名人吧,欢迎各位朋友补充,让我们铭记那些在历史上作出贡献的人。

甘肃白银都出过哪些历史名人(历史名人录甘肃省白银市有哪些历史名人)(2)

张济(?—196年),凉州武威郡袓厉县(今甘肃省靖远县)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

初为董卓部将,骁勇善战。董卓被杀后,联合李傕攻破长安,出任羽林中郎将。初平三年(192年),升任镇东将军,册封平阳侯,屯兵于弘农。张济提议天子往东迁,天子亦欲回洛阳,令众人护送,汉献帝以张济为骠骑将军,开府如三公,张济因与杨奉、董承不合,再度与郭汜、李傕联合欲劫回天子,大败杨定等,但天子成功逃出,为张杨迎接。建安元年(196年),张济自关中引兵入荆州界,至南阳,面对军队缺粮,还进攻穰城,攻穰城(在今河南省邓州市),中流矢而死。死后部队由侄儿张绣接管。

甘肃白银都出过哪些历史名人(历史名人录甘肃省白银市有哪些历史名人)(3)

张绣(?—207年),凉州武威郡袓厉县(今甘肃省靖远县)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

185年韩遂与边章在西凉起兵造反,袓厉县长刘隽与麹胜作战被杀。当时张绣为县吏,寻找机会杀了麹胜,为刘隽报仇,郡内的百姓都认为他很讲道义,此后跟随季父张济为董卓效力,建立军功,迁为建忠将军,封宣威侯。董卓死后,张济于197年因为进攻荆州牧刘表镇守的南阳,中流矢战死,不过张绣却得到刘表的接纳,接管了张济的军队,占据宛城,与刘表联合。此后,曹操率军攻打宛城,张绣举众投降。由于曹操好色,染指于张绣的婶母,将张济之妻纳为妾室,张绣恨之。曹操听闻张绣心怀不满,也密谋诛除张绣。张绣有一勇将胡车儿,曹操爱其骁健,于是赏赐金钱给胡车儿,张绣怀疑这是曹操收买叛徒的手段,遂决定先下手为强,袭击曹操军并击杀曹操长子曹昂、侄曹安民与大将典韦,将曹操暂时驱逐出宛城地区,并于此后与曹操持续对抗。不久袁绍与曹操战于官渡,袁绍派人到张绣处,要与张绣结盟,张绣的谋士贾诩严词反对,以三计建议张绣降曹,并将女儿嫁与曹操之子曹均以结为亲家。200年官渡之战后,曹操封赏部下,张绣力战有功,任破羌将军。此后他跟随曹操在南皮击败袁谭,再授予食邑凡2000户,当时因天下户口减耗,诸将未有满千户者,而张绣的封户算是特别多的。

《三国志》记载,207年张绣随曹操出征乌丸,在行军至柳城途中病死,谥定侯。不过裴注引《魏略》则记载了另一说法,张绣被曹丕责备以前杀死了哥哥曹昂的事,认为曹家并未忘记昔日恩怨,心不自安,于是自杀。

在很多后代评书评话中,张绣的形象与《三国志》甚至《三国演义》都有很大的差别。他被称为“北地枪王”、“宛城侯”,成为枪法名将,不过最终在长坂坡死在同样使长枪的赵云手下。

参考文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魏略》

甘肃白银都出过哪些历史名人(历史名人录甘肃省白银市有哪些历史名人)(4)

郭虾蟆(1192年—1236年),又名郭斌、郭蛤蟆,会州(今中国甘肃会宁)人,金朝名将。

郭虾蟆出生于射手家庭,金宣宗时,他与兄长郭禄善射,在大都应募从军。兴定初年,郭禄大因军功卓著,被遥授同知平凉府兼会州刺史,赐姓颜盏,镇守会州,虾蟆随兄在军中,后屡立战功,得到金哀宗的重用。金亡后三年,郭虾蟆仍旧困守孤城,战到了最后一刻,自焚而死,时年45岁。郭虾蟆是金国最后一座城池的守卫者。当地人感念郭虾蟆尽忠,为他立祠祭奠,今日靖远城隍庙故址即是该祠旧址,庙中城隍便是郭虾蟆,其事迹逐渐被当地人民神化,会州城遗址也因此被称为“郭虾蟆城”。

参考文献:《金史‧卷124‧忠义四》

甘肃白银都出过哪些历史名人(历史名人录甘肃省白银市有哪些历史名人)(5)

栗在庭(1538年—1598年),字应凤,号瑞轩,陕西巩昌府会宁县(今甘肃会宁)人,明朝政治人物。

陕西乡试第四十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三甲第三名进士。栗在庭初入仕途时,便进入内阁任中书舍人,这五年的时间让他得以观察政治风云,并磨练了他的政治才华。张居正晋为内阁首辅之后,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提拔栗在庭任吏、户二部给事中。历任山东佥事、湖广左参议、山东右参政,官至河南布政使;栗在庭为治理黄河殚精竭虑,身体逐渐透支,后以病乞休归,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栗在庭逝世,享年五十七岁。

栗在庭在职时,廉洁自律,体察民情,修黄河石堤,复查积案,减刑疏弊,清匪安民,有清明之颂。

甘肃白银都出过哪些历史名人(历史名人录甘肃省白银市有哪些历史名人)(6)

赵率教(1569年—1629年),字希龙,号明善,陕西省靖虏卫(今白银市靖远县)人,明朝将领。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中武进士,历任总兵、左都督、平辽将军。任甘州(今甘肃张掖)都司,为袁崇焕爱将。宁远之战后,赵率教赴锦州经营关宁锦防线北段,并在宁锦之战中坚守锦州,击退后金的进攻,受到朝廷嘉奖。崇祯二年(1629年)率兵增援大安口,到达三屯营时,总兵朱国彦竟紧闭城门,率教无奈,纵马向西,十一月三日至遵化,十一月初四日,在遵化(今属河北)与后金贝勒阿济格的大军激战,被左翼四旗及蒙古兵包围歼灭,率教中流矢坠马,力战殉国,全军覆灭。崇祯皇帝朱由检追赠他为太子太师。

《明史·赵率教传》评价说:“率教为将廉勇,待士有恩,勤身奉公,劳而不懈。”有《复辽私议》、《平辽奏稿》、《挥尘兵法》、《投戈随笔》等著作。

甘肃白银都出过哪些历史名人(历史名人录甘肃省白银市有哪些历史名人)(7)

王进宝(1626年—1685年),字显吾,甘肃靖远人,清朝名将,河西四汉将之一。

王进宝早年隶属甘肃总兵张勇麾下,随张勇转战湖广、云贵,升任经略右标中营游击。康熙二年(1663年),王进宝改任甘肃提标左营游击,后由参将、副将,累升至西宁总兵。三藩之乱时,王进宝在陕甘屡破叛军,被授为陕西提督、奋威将军、一等男爵。后夺取汉中、保宁,留镇四川,因病返回固原。建昌失陷后,再次到保宁督军,进封三等子爵。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王进宝病逝,追赠太子太保,谥号忠勇。

参考文献:《清史稿》 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四十二 王进宝传

甘肃白银都出过哪些历史名人(历史名人录甘肃省白银市有哪些历史名人)(8)

范振绪(1872年—1960年),字禹勤,号南皋,晚年号东雪老人、太和山民,书画家。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壬寅补行庚子恩正并科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癸卯科进士,初授工部主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留学日本,入法政大学学习法律,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归国,任河南济源县知县,任内主修《济源县志》。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二年(1913年)当选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1915年袁世凯称帝,范振绪不想参与称帝活动,乃去南京。1916年任河南孟县知事,任职三年届满后回到北京,在荣宝斋创作书画为生。1921年获绥远都统马福祥聘为记室,后曾任萨拉齐县知事。1929年马福祥出任青岛市市长,范振绪随其前往并任秘书,帮马福祥著《观澜亭记》并刻碑树立在青岛海边。1934年范振绪回到兰州,任甘肃省政府顾问兼禁烟委员会委员。1936年应西北马步青的邀请担任教师,迁居武威。1940年当选甘肃省临时参议会副议长。1941年和张大千共赴敦煌研究壁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范振绪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后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并当选甘肃省人大代表,1960年8月21日逝世于兰州。

范振绪擅长行书、草书,兼工楷书、隶书、魏碑诸体,用笔娴静流畅、刚柔相济,蕴正气于温雅之中;绘画方面,范振绪长于山水,偶作侠客、佛像,格调高迈,用笔圆润含蓄,深得文人山水画精髓,书画艺术造诣精深,独树一帜,推动了甘肃书画艺术事业发展,一生作品2万余幅,书法对联、中堂、条屏不计其数。他是甘肃文化界百年来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知名的书画艺术大家,在近代甘肃书画艺术发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声誉,有诗书画“全把式”之美誉。其生平事迹编入《中国画家大辞典》《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等典籍。

甘肃白银都出过哪些历史名人(历史名人录甘肃省白银市有哪些历史名人)(9)

万宝成(1873年—1943年),字玉田,甘肃省会宁县人,清朝政治人物。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三甲第146名进士,获选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律,他是甘肃首批5名留学生之一,留学期间,同陕甘留学生联合创办《关陇》杂志。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回国,担任户部主事。民国初期,担任山西定襄县知事,在任期间,鼓励农桑,兴办教育,深得民心。离任时,当地民众赠“万民伞”称颂怀念。民国二年(1913年)当选为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民国2年(1913年)当选为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民国十五年(1926年)后,无意仕途,闲居北京,以收藏鉴赏书画古玩自娱。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病逝北平寓所,葬北平阜城门外。

万宝成酷爱收藏古玩字画,他寓京期间,经常在琉璃厂、荣宝斋等处游走,与书画家、收藏家广为交际,冯玉祥入驻北平,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这期间致使许多书画古玩流入市井,他通过各种渠道广为收藏,有金廷标的《苏门学士雅集图》、方琮的《夏云多奇峰图》、余省的《春景图》等。

甘肃白银都出过哪些历史名人(历史名人录甘肃省白银市有哪些历史名人)(10)

苏景三(1888年—1968年),字逸兴,甘肃省白银市人,教育家。

生于王岘镇雒家滩村苏家湾,父辈曾一度以筛金为业,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望族大户,富甲一方,富庶的家庭为他后来的社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苏景三幼年就读于乡间私塾,十四岁时,负笈入靖远敷文书院攻读,后游学西安,以《论出师表》文,荣膺榜首,入西北大学学习。民国元年(1912年)公派赴日留学生之一,于日弘文书院进修四年卒业后,考入日本明治大学钻研法律,民国8年(1919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于翌年二月回国归里,留日期间多次受到孙中山、黄兴等人的接见,与孙、黄二人交谊深厚。“五四“运动之后,多次于日本上街游行,强烈抗议日本帝国方义的侵略行径,与国内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遥相呼应,回国后曾受命任职甘肃省长公署参事一职,后离职归隐,在甘肃靖远一带促进了当地教育和农业灌溉发展。

自民国10年(1921年)起,苏景三研读中医药书籍,自学成医,医术高明,在靖远以及附近县城颇负盛名。晚年行医,常手到病愈,1968年逝世。

甘肃白银都出过哪些历史名人(历史名人录甘肃省白银市有哪些历史名人)(11)

苏振甲(1900年—1970年),字鼎三,甘肃省靖远县糜滩乡(今糜滩镇)人。

1918年考入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系就读。1925年受北伐战争影响投军入伍,加入中国国民党,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结业后由武汉中央党部农民部(部长邓演达)派遣回甘肃开展农民运动。1930年经朱铭心推荐,苏振甲赴山西太原,在阎锡山司令总部政治训练部任训练科科长。1931年回到甘肃,先在甘肃学院任教,后任甘肃省第一中学训育主任兼甘肃省党务整理委员会宣传科长,并代理该会书记长。1934年回靖远任教育局局长,创办靖远简易师范学校。1936年返兰州,供职于甘肃省教育厅,任甘肃学院事务主任。1942年至1947年,创办靖远中学(今靖远县第一中学),担任校长并兼任靖远县参议会议长。1947年4月当选国民党甘肃党部监察委员及甘肃省第一区立法委员。1948年赴南京出席立法院会议。1949年返回靖远中学任教。1970年在武都病逝。

苏振甲创办靖远中学,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为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堪称靖远教育奠基人,一生所著教学论文颇丰,由其子女整理精选,编辑成《苏振甲教育论文集》出版发行。

甘肃白银都出过哪些历史名人(历史名人录甘肃省白银市有哪些历史名人)(12)

李树正(1914年5月23日—1991年),字清源,甘肃白银人,国民党陆军中将,著名国民党爱国将领。

曾就读于蒋家湾“六德书院”,1930年从军,先后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七期参谋班,陆军国防大学参谋系,后到国防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多年。1940年2月任顾祝同战区司令部上校作战参谋处处长,1941年1月拒绝参与策划制造皖南事变,而触怒顾祝同,而被免职。同年和叶芳娜结婚。1942年2月调滇缅远征军第1路第5军,远征缅甸,与日军交战。1944年回国在湘西柳州战役中曾重创日军,曾参加桂柳会战、湘西会战、鄂西会战。1945年日本投降时,随徐永昌等以盟军中华民国代表身份前往东京湾参加密苏里舰接受日本投降典礼。

1948年9月22日授陆军少将衔,1949年2月21日晋升陆军中将,1949年12月随国民党政府去了台湾。在台湾期间,历任陆军总部参谋长,台湾“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国防部”研究院军事组首席讲座,并任《三军联合月刊》社总编辑。1971年以陆军中将军衔退伍,1991年病故台湾,时年77岁。

甘肃白银都出过哪些历史名人(历史名人录甘肃省白银市有哪些历史名人)(13)

郭富山(1915年10月—1987年4月9日),甘肃会宁人,红嘴山上的新愚公。

新中国成立初期,郭富山曾任农业合作社主任、副乡长。1952年任南坡川村农会主席,后任西坪乡乡长、大房吴村干部,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甘肃省五届人大代表。 1982年,甘肃省政府授予其劳动模范,1984年政协会宁县委成立时,任一届委员会委员,1987年4月9日,因患胃癌逝世,遗体安葬在红嘴山。

1964年,为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时年49岁的会宁农民郭富山开始在红嘴山上植树造林。他用自己的心血和骨气,把根插在了红嘴山上,23年间他用勤劳的双手种植成活3.84万棵树木,移动土方4.2万立方米,造林125亩,使昔日“遇雨滑如油,逢旱渴死牛”的红嘴山变成了“花果山”,创造出干旱山区植树造林的奇迹,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赞扬,被誉为“红嘴山上新愚公”。

甘肃白银都出过哪些历史名人(历史名人录甘肃省白银市有哪些历史名人)(14)

白银市人文地图

⭐️历史名人录整理标准,以本篇为例,本地籍贯古今历史人物,在本地或在外地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有积极重大的影响,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事迹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等。

⭐️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欢迎网友们补充、建言献策~

丨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