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是秋季“润躁 、补肺、养阴”最典型食物,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螃蟹怎么吃寒气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螃蟹怎么吃寒气小(螃蟹属寒不能多吃)

螃蟹怎么吃寒气小

螃蟹是秋季“润躁 、补肺、养阴”最典型食物。

螃蟹也是金秋里格外诱人的味觉担当。

在《舌尖上的中国》原导演陈晓卿新作品《风味人间》中,一道由蟹壳和蟹黄熬制的秃黄油,将小编的口水制造机能推到了高潮。试问谁能拒绝蟹黄的咸香软糯呢?

但蟹味道虽好,却属于寒性食物,多吃伤及脾胃。烹饪时宜添加姜丝、紫苏等配置食蟹时的调料。而紫苏辛温,有理气宽中的功效,能解鱼蟹毒,有一种特殊的香气,既可入药,又可食疗。所以用姜丝、紫苏等配置蒸螃蟹使用最合适不过。

紫苏,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在我国已有2000年的种植历史。现在主要分布在印度、缅甸、日本、朝鲜、韩国等,在我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省都有野生种和人工栽培。

​紫苏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

相传紫苏的原名叫做“紫舒”,这名字的由来还与名医华佗有关。

一天,华佗师徒在街边的酒家喝酒,旁边的桌上几个少年在吃螃蟹,华佗提醒他们螃蟹性寒,要少吃。少年们不以为然,还觉得华佗多事。才过不一会儿,几位少年接连腹痛难忍,满地打滚。华佗就出门找了几片紫色的叶子让他们服下,腹痛的症状很快就得到了缓解。

治好少年们的那几片紫色的叶子就是紫苏。至于紫苏为什么能祛寒凉、解毒,据说是名医华佗观察到河里的水獭的行为有些古怪,像是吃鱼吃多了难受,水獭缓慢爬上岸边,吃了些紫苏叶,很快就又活泼了起来。

鱼、蟹都是寒凉之物,正是温补的紫苏缓解了症状。华佗想着,紫色的并且能让人舒服,以后就叫它“紫舒”吧。至于为什么演变成“紫苏”了,可能是后者比较顺口吧。

紫苏在中国常用中药,能够用于感冒风寒、胸闷、呕恶、脾胃气滞等病症,而日本人多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时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

因为具有特异的芳香,人们常用以做香料,调味,让美食更具芳香诱惑。中国人用紫苏烹制各种菜肴,常佐鱼蟹食用。

记得在三清山旅游的时候,在山脚下的溪边餐馆吃到过一道溪鱼烧紫苏豆腐,几年过去了那滋味都还记得,充分溶解的蛋白质脂肪成了浓白的汤汁,还有着豆腐的清香,画龙点睛之笔是汤面上那一层切碎的紫苏叶,将整道菜的味道都提升了,特别的咸鲜,鱼汤和肉都没有一点腥气,端上桌尝了一下味道就张罗着大家盛汤喝,真的非常鲜。让从小厌弃香菜芹菜的挑食弟弟,都喝了两碗汤。

紫苏独特的味道就像是罗勒、薄荷和香菜的结合,可以祛除腥气,所以紫苏适合搭配羊肉、牛肉这样膻味大的食材,都会一定的改善味道,变得更好吃。喜欢紫苏这种特殊气味的人会很喜欢吃,讨厌的人也会觉得接受不了,中华美食博大精深,要勇于尝试哦~

【紫苏爆炒田螺】

【紫苏焖鸭】

【紫苏炒花蛤】

【紫苏炒苏田鸡】

紫苏除了在烹饪中能增添口感,香气外,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药用小功效。

1、经常喝紫苏泡水,可以降血压。

2、痛风患者常喝紫苏泡水,能够缓解肢体的疼痛。

3、被蜈蚣咬伤了,扯几片紫苏叶揉出水来,擦洗伤口能立刻止痛。

4、用紫苏鲜叶泡水,还能治疗和预防,吃海鲜、吃芒果引起的过敏反应。

想了解更多关于美食的资讯,欢迎关注微博账号:@烧什么麦 或者是我们的公众号:烧什么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