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航天,浪漫无敌!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墨子传信”,从“北斗联网”到“天舟穿梭”……生动形象的名字,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也是从古至今不变的追求。
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5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不断刷新纪录,谱写着对西方航天大国追赶、并跑、超越的奇迹。中国几代航天人凭着“不服输”的一股劲,埋头苦干,把困难踩在脚下,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请结合材料,以“浪漫情怀与实干精神”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学案
审任务
请思考:本则材料包含哪些具体的写作任务?
这是一道有主题的材料作文,体现了作文任务的限制性。材料突出了写作背景与写作主题的典型任务:“请结合材料”,即写作时不能脱离材料的内容,不可写本材料以外的话题;以“浪漫情怀与实干精神”为主题,即必须围绕这个主题来作文,突显当代青年从中国航天精神中汲取精神滋养和激励,从而感受家国情怀,不断砥砺奋进。
审材料
请思考:本则材料由哪几则材料组成?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
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材料一从中国航天各个工程的命名入手,突出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情怀,这种浪漫,源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源自藐视一切困难的乐观。材料二侧重反映中国几代航天人自强不息,埋头苦干,终铸辉煌。二者的交集,旨在赞美中国航天人既有浪漫情怀,更有实干精神。因此,写作这道题,要深入挖掘中国航天精神所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责任担当、理想信念、历史使命、乐观自信等,并充分体现“浪漫情怀与实干精神”的思辨关系。
立意提示
1. 中国航天草创之初,白手起家,困难重重,因此,“浪漫情怀”是战略上对困难的藐视,“实干精神”是战术上对困难的重视。有了超然达观、中国必胜的乐观信念,才有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淡定境界。
2. 中国航天的浪漫情怀进一步激起人们对星空的好奇,而这种热情的向往,无疑又会驱动着探索、创新的脚步不断前行。走向星辰大海绝不只是诗和远方,鲜花和掌声的背后往往是筚路蓝缕,一路艰辛。因此,“浪漫情怀”是 “实干精神”的动力,“实干精神”则能使“浪漫情怀”化为现实,照亮奋进之路。
3. 那些古代的幻想,在中国航天人的实干中正一点点变成现实。科技发展使古老传说塑形于“当代神话”,让独特的“中国式浪漫”薪火相传。因此,“浪漫情怀”与“实干精神”都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了民族文化的自信。
优秀作文
来自大国重器的告白
彭雨萱
嗨!小伙伴们,大家好!当你行驶在偏僻的乡村,是谁在为你指路?当你驰骋在浩淼的碧海,是谁在为你领航?当你翱翔在辽阔的蓝天,又是谁在为你导向?哦,是我,是我——大国重器 “北斗”,中国人自己的导航系统!
北斗七星,装点天幕,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人在漫漫黑夜寻找方向的坐标。“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这是李太白对北斗七星的无限遐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这是刘方平对北斗七星的形象描绘;“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是张孝祥对北斗七星的满腔豪情。而今,中国航天人以“北斗”为我命名,你说形象不?浪漫不?
实际上,我们大国重器之航天器家族的浪漫命名还有许多。我们的月球探测器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中继星叫“鹊桥”,玉兔着陆区叫“广寒宫”;我们的航天空间站叫“天宫”,核心舱叫“天和”,货运飞船叫“天舟”;我们的行星探测任务叫“天问”,首个火星探测器叫“天问一号”,首部火星车叫“祝融”……只要一想到我们的这些名字,都是由那些头发花白的院士、工程师们命名确定的,总忍不住要感叹一句:中国航天人,简直浪漫得不像话!
可是,亲爱的小伙伴们啊!你们可知道,在我们这些浪漫名字的背后,中国航天人付出了多少汗水?无数令人感佩的故事为航天人的实干精神写下生动的注脚。上世纪90年代,我的首任总设计师范本尧面对欧美严格的技术封锁,从零开始,艰难探索,终获成功;“航天员女教头”黄伟芬7次目送自己培训的航天员飞上太空,自己却鲜为人知;西北大漠深处,被称作“不朽军阵”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700多位献身航天伟业的英烈……细数过往,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航天事业奉献着青春韶华乃至宝贵生命。在我的眼里,航天人的浪漫情怀,赋予了我们航天器美丽的名字;而航天人的实干精神,则赋予了我们翱翔苍穹的形体。
逐梦星辰大海,勇担强国使命。小伙伴们,希望你们未来能怀浪漫之心,携实干之手,在我的导引下,伴嫦娥奔月,凭祝融驭火,驾天舟穿梭,倚天宫揽胜,让太空留下更多中国人的足迹!
这,就是我——大国重器的长情告白。
全文整体构思巧妙,以“大国重器”的视角架构文章、组织表述,利于情感的抒发。同时文章内容丰富,无论是对古诗歌的引用,抑或是对素材的提炼,均让意蕴更丰富,立意更鲜明。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