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易错点

混淆点一

(1)强调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教育目的

(2)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教育方针

混淆点二

(1)教育的三大要素: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

(2)德育的四要素:教育者 受教育者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混淆点三

(1)《学记》是中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

(2)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混淆点四

(1)中国最早采用启发性教学的人:孔子

(2)西方最早采用启发性教学的人:苏格拉底

混淆点五

古希腊三哲/三贤

(1)苏格拉底:产婆术

(2)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

(3)亚里士多德:教育要遵循自然

混淆点六

(1)首次把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培根

(2)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夸美纽斯

(3)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

混淆点七

(1)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

(2)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

(3)科学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

(4)心理学之父:冯特

(5)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

(6)俄罗斯的教育心理学之父:乌申斯基

混淆点八

(1)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人:艾拉斯莫斯

(2)最早论述班级授课制的人:夸美纽斯

混淆点九

(1)世界上首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凯洛夫《教育学》

(2)我国首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混淆点十

(1)学校教育最早出现在:夏朝

(2)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京师同文馆

(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壬寅学制

(4)我国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癸卯学制

混淆点十一

(1)人的身心发展前提和基础:遗传

(2)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

(3)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

混淆点十二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2)学会调适是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

(3)寻求发展是心理辅导的高级目标

(4)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

(5)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易混易错点(二)

1、正强化VS负强化

①正强化: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得到正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正强化在塑造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②负强化: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

2、消退VS惩罚

①消退: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

②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3、顺向迁移VS逆向迁移

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可把迁移分为:

①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顺向迁移。

②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是逆向迁移。

4、正迁移VS负迁移

根据是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

①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

②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也就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

5、绝对感觉阈限VS绝对感受性

①绝对感觉阈限: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②绝对感受性:这种对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

6、差别阈限VS差别感受性

①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叫差别感觉阈限。

②差别感受性:感觉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7、瞬时记忆VS长时记忆VS短时记忆

①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②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

③长时记忆: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长时记忆就像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它保存着我们将来可以运用的各种事实、表象和知识。

8、有意注意VS有意后注意

①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②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9、思维的间接性VS概括性

①思维的间接性:指人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认识另—些不能被直接感知或不可能被直接感知的事物、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事物发展的进程。例如,内科医生不能直接看到病人体内各种脏器的病变,却能通过听诊、化验、切脉、量体温、量血压,以及利用各种医疗器械为中介,经过思维加工间接地判断

②思维的概括性:指思维所反映的不是个别的事物或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所具有的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例如各种概念,都是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性抽象概括。

10、感觉适应VS感觉对比

①感觉适应:相同的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②感觉对比: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一种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以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一种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例如,同样一个灰色矩形,处在白色背景上看上去暗淡些,处在黑色背景厂看上去明亮些。

两种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种感受器时,产生继时对比。如,吃了糖后接着吃橘子,觉得柑橘很酸。

单项选择和辨析题题那些坑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解析】:说法正确。

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又称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一方面,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赖于其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

(1)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思想都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基础;

(2)学习知识本身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可以锻炼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没有单纯的知识教学。

​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解析】:说法错误。

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特点。但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教育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决定的,每一时代的教育从以往教育中继承什么,也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和政治制度分不开。

综上所述,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受到社会的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等的制约,题目说法错误。

​“孟母三迁”的故事向我们证明,环境因素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解析】:说法错误。

环境影响人的发展,为其提供现实基础,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环境对人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孟子的成就也与孟子本人的努力、天赋和孟母的教育等很多因素有关,不能由此推断出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

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主观能动性。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解析】 :观点正确。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所以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解析】:说法正确。

教育尽管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的制约,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即具有对民族教育传统的历史继承性,教育所继承的一切,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综上,题干说法正确,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体现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解析】 :说法错误。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但是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决定人的发展的是个体主观能动性。

因此题干表述错误,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主观能动性而非遗传。

​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

【解析】:说法错误。

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于所要培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指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但全面发展不能理解为诸方面平均发展。德育是方向,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是核心,是其他教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体育为教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是指教育应该没有目的

【解析】:说法错误。

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而不是完全没有目的。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无目的教育理论。这种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认为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这种把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过程与教育目的混在一起的主张,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一种表现,是不科学、不可取的。综上所述,本题说法错误。

​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发展的阶段性是固定的,相同年龄段的人都能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

【解析】:说法错误。

柯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认为道德发展水平的顺序是固定的,不可逾越。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在同样的年龄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研究表明,大多数10岁以下儿童的道德推理处于前习俗水平,10岁以后开始进入习俗水平;但仍有少数青少年以及青少年与成人罪犯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推理阶段;青少年和成人大都处于习俗水平;但是只有少数人会达到后习俗道德水平。

因此,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虽然顺序固定,但发展速度及水平因人而异,题目说法错误。

​品德形成受情感的影响

【解析】 说法正确。

品德的形成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发展。其中,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的一种内心情感体验,道德情感在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起着催化剂和内在动力的作用。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的过程中,既要“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道德情感也是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

​德育起于道德知识教育,终于道德行为

【解析】:说法错误。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综上,以上说法错误。

​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解析】 :说法错误。

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而不仅仅指道德品质的教育。

综上,该说法错误。

​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解析】 :说法错误。

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并不是正相关的关系。

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除受智力水平影响以外,非智力因素诸如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人格特点、家庭背景、社会文化环境等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并不是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总是一致的

【解析】说法错误。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并不总是一致的。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气质的稳定性是不可以改变的

【解析】:说法错误。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气质的先天性决定了它是人的个性中最为稳定的特性。

气质的稳定性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在教育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个性特征,都会对气质的改造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然后针对性的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其顺利发展。

​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

【解析】:说法错误。

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但所产生的迁移并非总是正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例:同样的26个字母,学习中文发音之后再学习英文发音会负迁移。

​前摄抑制是逆向负迁移

【解析】:说法错误。

1.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所以前摄抑制是顺向负迁移。

2.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所以倒摄抑制是逆向负迁移。

​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

【解析】:说法错误。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注意的分散是也叫注意的分心,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事物所吸引。一方面,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是需要经过训练和培训才能形成;而注意的分散是被无关事物所吸引,是被动产生的结果,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综上,题干说法错误,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分散不同。

​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

【解析】:说法错误。

注意转移和注意分散是不同的,前者是是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后者是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把注意从注意对象转向不应该注意的对象。注意的转移是有意识的,主动的,是一种积极的影响,注意的分散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消极的影响。

25部教育学著作

1.《学记》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教育专著。

2.《孟子·尽心上》中最早出现“教育”一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 柏拉图的《理想国》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王”。

4.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认为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不是私人的。

5.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又名《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6.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7.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8. 维果斯基的《教育心理学》主张必须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分支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9. 卢梭的《爱弥儿》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天性,也就是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

10. 康德的《康德论教育》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他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课程的教育学家。

11. 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了“白板说”。

12.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他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13.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14. 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结构教学论”。

15. 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16.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著有《人是教育的对象》,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7.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一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18.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19. 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重视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的作用。

20. 卡普捷列杰夫发《教育心理学》是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

21.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总结了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构建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着重阐述了智育及教养的地位和作用。

22. 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23. 廖世承的《教育心理学》是中国较早的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4.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25. 马卡连柯的《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提出了通过集体和生产劳动来教育儿童以及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辨析题答题技巧

1、辨析题评分标准

辨析题8分的分值,在答案中的分布如下:

1.判断正误——2分

若判断有误,则接下来的解释全不得分哦!

2.说明理由——5分

此环节一般来说,无法得到全分,各种得分情况如下:

①字迹工整,解释清晰有条理——4分

②字迹潦草,解释不准确——2~3分

③解释偏少,只有一句话——1分

④无解释——0分

3.总结观点——1分

2、四种常见题型

辨析题总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概念混淆型

题型特点:

对两个概念做区分,对每个概念做准确解释

考查对知识的识记能力

作答方法:

1.辨:该说法正确 / 错误

2.析:

(1)分别解释两个概念

(2)判断两概念间的关系(区别 / 联系)

(3)得出结论

3.结:故此观点正确 / 错误

2.概念释义型

题型特点:

从某个重要概念出发进行阐述,扩大或缩小概念

考查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作答方法:

1.辨:该说法正确 / 错误

2.析:(1)解释题干中的重要概念

(2)分析题干与概念间的差异

(3)得出结论

3.结:故此观点正确 / 错误

3. 理论观点类

题型特点:

对某个理论观点做细节区分,抓住关键词

考查对相关理论的记忆

作答方法:

1.辨:该说法正确 / 错误

2.析:(1)提取并解释题干中相关理论

(2)得出结论

3.结:故此观点正确 / 错误

4. 因果关系类

题型特点:

对两个知识点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做判断

关键词“所以”“因此”“既然…只能…”等

作答方法:

1.辨:该说法正确 / 错误

2.析:(1)正确半句简单解释或抄写一遍

(2)错误半句重点解释

3.结:故此观点正确 / 错误

3、辨析题典型例题

01、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此观点错误。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可能是有目的的,也可能是自发的,只有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才是教育。

故此观点错误。

0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此观点正确。

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它是在以往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关系,这就是教育的历史继承性。

故此观点正确。

03、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

此观点错误。

教育目的分为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其中,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因此,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故此观点错误。

04、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同时,也就发展了他们的智能。

此观点错误。

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但是知识不等于智力,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能力的发展不仅与知识掌握的多少有关,而且与掌握知识的质量、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运用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知识掌握的多少,不一定与能力的发展水平成正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

故此观点错误。

1、素质教育的内涵

可能考察形式:

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可能考察形式:

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可能考察形式:

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可能考察形式:

选择题,简答题

记忆内容:

(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启示:循序渐进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启示:分阶段教学,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

(3)不平衡性: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不匀速;个体内部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同步 启示:抓住关键期

(4)互补性:生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可以互补 启示:扬长避短

(5)个别差异性: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启示:因材施教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可能考察形式:

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6、教师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察形式:

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

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

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7、学生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察形式:

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参加教育教学权。

(2)获得学业证书权。

(3)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4)隐私权:

不得私自查阅学生的日记、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等;不得公开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等。

(5)人身自由权: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6)人格尊严权:学校、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8、不同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

可能考察形式:

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学校】

(1)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2)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3)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

(1)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

(2)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9、逻辑推理能力题

考察形式:

选择题(每年两道)

记忆内容:

(1)假言命题推理规则

前推后,否后推否前;

否前、肯后不能推。

(2)真假话问题

直言命题常见矛盾:

所有是——有些非;

所有非——有些是;

某个是——某个非。

复言命题常见矛盾:

A或B——非A且非B;

A且B——非A或非B;

A推B——A且非B。

10学生心理研究的方法

可能考察形式:

选择题

记忆内容:

(1)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方法。观察法是研究幼儿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

(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

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和控制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动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3)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

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以研究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方法。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幼儿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

(4)调查访问法:

调查访问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1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可能考察形式:

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①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

②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前运算阶段:2~7岁

①“万物有灵论”;

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③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①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

②自我中心性;③思维具有可逆性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①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②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12注意的品质

可能考察形式:

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注意的稳定性:3岁儿童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4岁儿童能够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5~6岁儿童可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甚至可达到20分钟。

(2)注意的广度: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3)注意的转移: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

(4)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13空间知觉

可能考察形式:

选择题

记忆内容:

(1)方位知觉:3岁仅能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镜面示范”;7~8岁才能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2)深度知觉:吉布森和沃克设计“视崖”实验——6个月大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

(3)形状知觉: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14遗忘的规律

可能考察形式:

选择题

记忆内容:

(记得去看看遗忘规律趋势图)

19世纪末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遗忘曲线”。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即先快后慢。

15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可能考察形式:

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社会生活环境。

(2)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

①家庭的影响: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关键因素)。

②同伴相互作用:同伴的作用在于模仿和强化两个方面。

③移情(最根本、最内在)。

16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可能考察形式:

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

影响因素:

①父母的惩罚;

②榜样;

③强化;

④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

17中外教育家及其思想

可能考察形式:

选择题

记忆内容:

(1)陈鹤琴被誉为“中国的福禄贝尔”“中国幼教之父”:

①1923年创立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南京鼓楼幼稚园;

②创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提出“五指活动”形式;提出了“整个教学法”,又称为单元教学。

(2)陶行知是兴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创办了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晓庄学校;确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3)杜威是20世纪上半期儿童中心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原则;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基本原则。主张把课程和教材建立在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18教育的一般原则

可能考察形式:

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3)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4)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5)发展适宜性原则。

①提出:美国幼儿教育协会针对当时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的。

②含义:一是年龄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③启示: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都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促进每一个儿童在现有的水平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19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可能考察形式:

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有如下两大类:

①刺激比较强烈,对比鲜明,新异和变化多动的事物;

②与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系的事物。

(2)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①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②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③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④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20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可能考察形式:

选择题

记忆内容:

(1)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2)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①表现: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混淆假想与真实。

②原因:认知水平的限制;情绪的影响;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教育学-重点名词解释

1.教育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 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2.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4.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5.教育机智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6.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态度。

7.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广义的课程: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

8.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即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

9.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既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0.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11.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含教育心理学)

1.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3.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5.情绪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6.情感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后而产生的稳定的、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7.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它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

8.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9.晕轮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10.从众指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

11.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12.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3.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14.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比较容易,心理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同时,在关键期中,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敏感,有时又把关键期称为敏感期。

15.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

16.“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也就是,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17.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18.变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

19.原型内化是指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实践方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在的、简缩形式的过程。原型内化阶段是心智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

20.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21.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22.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23.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它有两种类型:常规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24.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

25.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6.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7.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五个特征:

①分工合作;

②密切配合;

③各自尽力;

④社会互动;

⑤团体历程。

28.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29.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0.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的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31.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自身教学风格,进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教资备考版(教资备考二)(1)

教资备考版(教资备考二)(2)

教资备考版(教资备考二)(3)

教资备考版(教资备考二)(4)

教资备考版(教资备考二)(5)

教资备考版(教资备考二)(6)

教资备考版(教资备考二)(7)

教资备考版(教资备考二)(8)

教资备考版(教资备考二)(9)

教资备考版(教资备考二)(10)

教资备考版(教资备考二)(11)

教资备考版(教资备考二)(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