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和出处  古兵法原文:存其形②,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兵法三十六计第21计金蝉脱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兵法三十六计第21计金蝉脱壳(兵法36计之第21计)

兵法三十六计第21计金蝉脱壳

一、原文和出处

  古兵法原文:存其形②,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③。

【注释】

①金蝉脱壳:意思是表面保持完整的原样架势,却在暗中转移了精锐的主力,达到迂回或另外作战取胜的目的。《元曲选.谢天香》第二折《煞尾》:“便使尽些伎俩,干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

②存其形,完其势,保存阵地已有的战斗形貌,进一步完备继续战斗的各种态势。

③巽而止蛊:语出《易经.蛊》卦。蛊,卦名;惑乱。本卦为异卦相叠(巽下艮上)。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为刚,为阳卦;巽为风为柔,为阴势。故“蛊”的卦象是“刚上柔下”,意即高山沉静,风行于山下,事可顺当。又,艮在上卦,为静;巽为下卦,为谦逊,故说“谦虚沉静”,“弘大通泰”是天下大治之象。

此计引本卦《彖》辞:“巽而止,蛊。”其意是我暗中谨慎地实行主力转移,稳住敌人,我则乘敌不惊疑之际脱离险境,就可安然躲过战乱之危。“蛊”,意为顺事。

【按语】

共友击敌,坐观其势。尚另有一敌,则须去而存势。则金蝉脱壳者,非徒走也,盖为分身之法也。故大军转动.而旌旗金鼓,俨然原阵①,使敌不敢动,友不生疑,待己摧他敌而返,而友敌始知,或犹且不如。然则金蝉脱壳者,在对敌之际,而抽精锐以袭别阵也。如:诸墓亮卒于军,司马懿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向懿者,懿退,于是仪结营而去。檀道济被围,乃命军士悉甲,身自(白)服乘舆徐出外围,魏惧有伏,不敢逼,乃归。

认真分析形势,准确作出判断,摆脱敌人,转移部队,决不是消极逃胞,一走了事,而应该是一种分身术,要巧妙地暗中调走精锐部队去袭击别处的敌人。但这种调动要神不知,鬼不觉,极其隐蔽。因此,一定要把假象造得有逼真的效果。转移时,依然要旗帜招展,战鼓隆隆,好象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阵势,这样可以使敌军不敢动,友军不怀疑。檀道济在被敌人围困时,竟然能带着武装士兵,自己穿着显眼的白色服装,坐在车上,不慌不忙地向外围进发。敌军见此,以为檀道济设有伏兵,不敢逼近,让檀道济安然脱离围困。檀道济此计,险中有奇,使敌人被假象迷惑,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①俨然原阵:逼真的就如同原来阵容一样。

  原文今译:

1.保持阵地原形,保留完整的既定阵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妄动,要在他困惑时转移主力。

2.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还在原地防守的气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在敌人迷惑不解时,隐蔽地转移主力。金蝉脱壳是一个摆脱敌人、转移或撤退的分身之法。这里的“脱”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存其形式,抽去内容;走而示之不走,稳住敌方,脱离险境。

3.保持原来的形状,完整原来的阵势,友军不怀疑,敌人不敢轻举妄动,隐蔽转移主力,必须先要迷惑敌人。

【按语】

同友军联合对敌作战,要冷静观察形势。如果存在另一股敌人,需要分兵迎击则必须表面保持原来阵容的空架子。金蝉脱壳的意思并不是为的一走了事,它湿分身的法术。因此,当我方大军主力转移后,依然要使原阵地旗帜招展、锣鼓喧天,很逼真的保持原来的阵容。只有这样才可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友军也我不生疑心。等到完成摧毁别处敌人的任务而返回来,友军和敌军才发觉,或者还仍然没有发觉。金蝉脱壳之计就是在对敌作战时,为了抽调精锐的主力去袭击别处一股敌人的奇谋。

二、现代经商典型案及赏析

职场谋略:

职场上的“金蝉脱壳”真是五花八门,象在 《孙子兵法》第1计 瞒天过海——跳槽之前干好本职工作,可以说是“金蝉脱壳”的巧妙运用。还有,我们到机关办事,常会遇到办公室的门大开,办公桌上办公用品一应具全,而工作人员则不在的现象。你若在那儿傻等,十之八九是等不来的,因为这个办公室的主人多是办私事去了,一时半时是回不来的,这也是人们现实中常见的“金蝉脱壳”。但是在这里,笔者想提醒大家,职场上人们难免遇到不可想象的危机,摆脱危机最好的方法就是“金蝉脱壳”。

最近在河北一家媒体读到一个消息,说省会某鞋厂在周边县市招了一批工人,其中还有两名大学生,他们满怀“环境幽雅,待遇优厚”的希望来鞋厂工作。可结果这些职工每天窝在厂里不能出门,日工作14个小时,伙食不是稀菜汤就是馒头咸菜,厂里还动不动就下发罚款通知,月底发工资时每人才拿到100多元,有的甚至只能领到50元的工资,谁表示不满,工厂的保安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揍你一顿。三个月后,这两名大学生为逃离“虎口”,他们一边替厂长做工作,一边表现出工作很努力的样子,逐渐和厂领导接近,取得信任,最后工资没领,衣服被子没要,借机外出,向警方报岸,终使这批职工得救。

“脱壳”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实质都是伪装和掩护真实的行动。只要肯动脑筋,在职场上遇到危机就会化险为夷。

案例1:经销商金蝉脱壳将积压产品全部销售

  金蝉脱壳的实质,是用诡诈之术迷惑对手,伪装和掩盖真实意图。其本意为存壳去质,但在经商活动中借用则往往是去壳存质。当商品销路不畅时,则采用去壳或换壳,以使商品在市场上打开销路。这种脱壳之计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改换包装。商品的包装即商品的外壳,它对商品是否能打入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商品质量再好,若包装跟不上,其貌不扬,也很难在市场上站住脚。如我国向英国出口的18头莲花茶具,原包装是瓦楞纸箱,使人感到其质低下,又看不出里边是什么,尽管售价很低,仍无人间津。伦敦一家百货店则为这套茶具加制了一个精美的包装,并在上面印有实物彩照,套在原包装上。这样售价由原来的1英磅提为9英磅,购买者还比原来增加了很多。可见,变换包装使产品滞销转为畅销,正是金蝉脱壳之计的妙用。当然也有一些伪劣商品不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而是屡换包装,但购买者上当只有一次,不会有第二次,这样的产品即使是经常脱壳,最终也难逃积压滞销的下场。

二是改换商品名牌或商标。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在1985年春节晚会上表演的相声“宇宙牌香烟”,就是讽刺这种生产劣质产品,又不提高质量,以经常改换产品名牌或商标,来坑骗消费者的恶劣行为。

对付金蝉脱壳,对消费者来说一定不要被商品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去伪存真,了解实质;对生产经营者来说则应更好地运用名牌、商标及包装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使自己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保健品公司声东击西吸引顾客扩大销路

  在经营活动中运用此计策,给对方造成错觉,伪装自己的真正意图,则往往会取得成功。在商业经营中,有一种称为物价或赠送的推销策略,在美国一些商店几乎每天都有一种物价商品出售,在我国这一策略也很常见。如1992年“六一”前夕,东北××保健品制造公司在长春国贸中心举办——为少年儿童赠送100营养液和视力健营养液活动,在赠送之外产品价格下浮5%。生产厂家与经销商店为此在报刊、电台等新闻媒介上,大做广告,进行宣传,这似乎是在吸引顾客前来领取赠送商品,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顾客都能免费得到这种商品,但顾客们看到广告后,纷纷争相前来,有得到的,有没得到的或得到的不足,就以下浮价格购买了该产品。这就是生产厂家与经销企业的声东击西之计,赠送商品不是其真实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要吸引顾客,提高知名度,扩大销售。 声东击西之策在商务谈判中也常被采用。有些商务谈判的目的,并非是要成交,他们往往把谈判作为声东的表面现象,而真正的目的是在谈判之外,如稳定对手之后,再到别处活动;暂时拖延,等待时机;保留产品或存货等等。

案例2:

  周日,广州北京路,行人如潮。小王和女朋友几乎是被人流推着向前行走。由于身体有些发福,小王对温度十分敏感。这不才挤了一会儿,小王的汗珠就连成串的从额头上落下。小王一手拿着手绢不住的擦汗,另一只手紧紧抓住女朋友的纤纤玉手,生怕一松手,女朋友就被这人流给“吞噬”了。小王的眼睛也没闲着,不停的四处张望,全神贯注的提防着人群中的两手:三只手和咸猪手,有身材相貌曼妙的时髦女郎经过时,小王趁女朋友不注意,眼神也偶尔的溜上一小号。

说到这次逛街,小王起初是千百个不愿意,可最后经不住女朋友的“威逼利诱”,结果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无奈的投降了。不过小王虽然陪着女朋友走了一两个小时,但身在曹营心在汉,脑子里还想着公司积压的那批MP3呢。

原来,小王是某IT厂商A公司的销售经理,前几个月市场MP3热潮时A公司也OEM了一批MP3,不过由于时间仓促量也少,这批MP3的质量有点粗糙,再加上缺乏销售MP3的经验,结果这批货直到现在也没卖出去几台。最近公司老板发话,让小王尽快想办法,在最短时间内把这批MP3处理掉。小王一直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和渠道沟通时渠道都说这个产品竞争力太差,摆在柜台里和其他品牌的产品一比,外观上就明显的差一个档次,那还怎么卖。所以这几天小王正没白天黑夜的琢磨怎么能把这批MP3处理掉呢。

正胡思乱想之际,女朋友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亲爱的,再过一个月就是情人节了,你准备送什么礼物给我啊?”“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买什么。”小王的心思根本就不在什么情人节上,随口敷衍道。“那我要这款手机,你看还送一盒巧克力和99朵玫瑰呢。”女友指着路旁一块大大的促销广告牌说。“好,就买这款手机。”小王若有所思的盯着广告牌说。

第二天早上,在公司的会议上,小王提出了一个销售计划。“昨天我去逛街时受到了一点启发。这是我女朋友要买的一款手机,其实这是一款比较老的机型了,但是商家把这款机器原来比较呆板的外壳进行了更换,换成了现在这种颜色鲜艳的外壳,并搭配了心型的吊坠,再针对情人节附送巧克力和玫瑰花,立刻就成为市场上的热销货。我们公司是否也可以仿效他们的做法,将原来的MP3外壳进行修饰,配以精美的包装,然后再为这款MP3取一个例如什么月光爱人、爱的梦幻之类的浪漫的名字,再附送一对几十元的情侣表,相信销售形势会有很大改观。”

“看不出啊,你小子陪女朋友逛街都能想出这么好的点子。看来我以后也得经常陪老婆逛逛街了。”公司的刘总打趣道。

随后一周,小王按照计划开始了行动:联系工厂、礼品,征求核心渠道的意见,经过一周紧锣密鼓的忙碌,经过全新包装之后的产品在情人节前半个月重新上市。不出小王所料,经过包装之后的新产品一上市就得到了渠道和消费者的认可,在情人节期间该款产品得到了热卖。等到情人节过后,基本上已经所剩无几了。最后一盘点,由于经过包装后的MP3在价格上也做了上调,结果这批产品不仅没有赔钱,反而让渠道和公司小赚了一笔。

在随后举行的公司庆祝酒会上,公司上上下下都夸小王这招“金蝉脱壳”使的妙。尤其是刘总,最后醉醺醺的端着酒杯,对着小王竖起大拇指说:“高,实在是高啊!”

七墨点评:金蝉脱壳多指在危急关头,设法从某种境地脱身,脱身时,留下种种伪装,制造没走的假象。可以说金蝉脱壳实际上是一种分身计,一种逃遁计。在现代商战中,可将金蝉脱壳的内涵加以延伸,取其出奇制胜之点为借鉴。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在现代商战中,同样如此。尤其是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同质化十分严重,出奇就显得更加重要。管理学大师波特曾说过企业发展的要素之一为差异化战略,实际上这和孙子兵法中所讲的“以奇胜”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无论古今中外,时光变换,但道理不变。本文中所讲的“金蝉脱壳”可以视做“以奇胜”的一种体现,在现代经商活动中往往用于当商品销路不畅时,可采用去壳或换壳的方法,以使商品在市场上打开销路。

赏析:

蝉越过漫长的冬伏期后,从地底下爬出来,通体土黄透亮,雅称“金蝉”。金蝉爬上树干或树枝,静静地歇着,开始蜕变。金壳背部裂开一条缝,新生蝉从缝里爬出,蝉翼丰满后飞走;金壳依然在枝头摇曳,不站近看,不知道新蝉已经飞走,这就是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用来指人,是一个比喻,指在危急关头,设法从某种境地脱身,脱身时,留下种种伪装,制造没走的假象,其时,人早已走了,因为有伪装和假象,他人还以为没有走。这实际是一种分身计,一种逃遁计。

按语似乎很注重作为分身计的金蝉脱壳。与友军联合作战时,偷偷溜去,打败另一处的敌军以后,再回到原来的阵地。在走脱的时候,“敌不敢动,友不生疑”。这种招式,着实高明。

作为逃跑手段的金蝉脱壳,在历史上与文学作品中,俯拾即是。毕再遇、孙坚、祖茂等人从敌军的控制或追击下逃脱都用的这一计谋。“空城计”中的典例中,公子元从郑国撤退时,为了防止追击,令营帐不拆,旗幡不动,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夜间溜出郑国领土,也是一出相当出色的金蝉脱壳戏。

要从某种危险境地逃脱,又不被纠缠,不被追击,金蝉脱壳的确是妙计。脱逃时不会被发现,等被发觉时,敌对势力已经鞭长莫及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但走有多种走法,金蝉脱壳为走计之上计。

【探源】

金蝉脱壳的本意是: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此计用于军事,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的谋略。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住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战略目标,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转移的机会出击另一部分敌人。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终于在第六次北伐时,积劳成疾,在五丈原病死于军中。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在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姜维遵照诸葛亮的吩咐,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他带着灵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蜀军。姜维命工匠仿诸葛亮摸样,雕了一个木人,羽扇纶巾,稳坐车中。并派杨仪率领部分人马大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远望蜀军,军容整齐,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不知蜀军又耍什么花招,不敢轻举妄动。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诡计多端”,又怀疑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观察蜀军动向。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安全转移,撤回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再进兵追击,为时已晚。

【故事】

宋朝开禧年间,金兵屡犯中原。宋将毕再遇与金军对垒,打了几次胜仗。金兵又调集数万精锐骑兵,要与宋军决战。此时,宋军只有几千人马,如果与金军决战,必败无疑。毕再遇为了保存实力,准备暂时撤退。金军已经兵临城下,如果知道宋军撤退,肯定会追杀。那样,宋军损失一定惨重。毕再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转移部队。这对,只听帐外,马蹄声响,毕再遇受到启发,计上心来。

他暗中作好撤退部署,当天半夜时分,下令兵士擂响战鼓,金军听见鼓响,以为宋军趁夜劫营,急忙集合部队,准备迎战。哪知只听见宋营战鼓隆隆,却不见一个宋兵出城。宋军连续不断地击鼓,搅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军的头领似有所悟:原来宋军采用疲兵之计,用战鼓搅得我们不得安宁。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会上你的当。宋营的鼓声连续响了两天两夜,金兵根本不予理会。到了第三天,金兵发现,宋营的鼓声逐渐微弱,金军首领断定宋军已经疲惫,就派军分几路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营,见宋营毫无反应。金军首领一声令下,金兵蜂踊而上,冲进宋营,这才发现宋军已经全部安全撤离了。

原来毕再遇使了“金蝉脱壳”之计。他命令兵士将数十只羊的后腿捆好绑在树上,使倒悬的羊的前腿拼命蹬踢,又在羊腿下放了几十面鼓,羊腿拼命蹬踢,鼓声隆隆不断。毕再遇用“悬羊击鼓“的计策迷惑了敌军,利用两天的时间安全转移了。

【拓广例证】

在对敌作战的时候。要仔细察明敌、我双方的态势。如果发现敌人有可乘之机,或者湿形势不利于我,必须退却、或转移军事主力时,仍需要保持原来的阵势,暗中抽调出主力。为此,原阵地一定仍然要军旗招展,锣鼓喧天,使敌人认为我方阵地实力仍在,敌方不敢妄动,等到摧跨别处敌人之后,原处敌人或未察觉,甚或发觉也晚了。所以,金蝉脱壳在军事上的意思是在对敌作战时,暗中抽走精锐部队去袭击别处敌人或转移主力的谋略。三国时,诸葛亮为了“北定中原”,六出祁山,大功不成,病死军中,姜维只好率师扶柩回蜀。在路上却遇到司马懿跟踪追击,姜维为了不使退兵有损,便命令扬仪反张旗鼓,佯攻魏军,并雕刻了一个木头人成孔明的模样,纶巾羽扇,稳坐车中,魏军远远一望,吓破了胆,以为孔明仍然健在,不知又在使用什么奇谋。司马懿本人也疑心蜀军撤退可能是搞什么诱兵之计,因此也不敢妄动穷追,挥师速退,蜀军便安然撤回汉中。这是极为生动的一个金蝉脱壳战例。

1943年秋,苏联军队在德伯涅河地方举行与德国纳粹军德大会战。会战开始,苏联沃罗涅什方面军渡过德伯涅河,夺取了基辅东南约一百四十公里德布可林登陆场。此时,纳粹军队进行了猛烈的反击,经过大规模的反复的交战,使当时的苏军暂时处于被动的地位,如果再坚持下去,有失败的危险。这时,苏军最高统帅部代表朱可夫元帅和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大将决定把主要攻击方面改变一下,决定转移到敌人防御力量较弱的基辅北侧。为了将主力转移出来,并且又不被敌人发现,朱可夫命令近卫军坦克第三集团军等主力部队,隐秘行动,悄悄沿着德伯涅河东岸的路线,然后再沿战线往北行动,并在基辅以北约四十公里处重新渡河,在柳捷日登陆场开始向德军发起攻击。为了使这一支机械化的大部队从敌人的鼻子底下顺利转移过去,朱可夫等高级指挥将领编造了一个暂停进攻、就地转入防御的假命令,并在战地找回一具尸体,换上大尉军服,把这项假命令放在这位“大尉”的公文包里,一起遗留在前沿阵地。纳粹德军得到这具尸体,看到假命令,前沿部队发起反苏军之时,苏军佯败,撤退到第二道防线战壕。与此同时,又使用广泛的宣传手段,声称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全线处于暂时被动的情况下,部队转入固守,以便准备从布可林重新发起新的攻势。同时,还多方制造大部队集结待命、指挥所几部电台马不停蹄的日夜工作着、反空袭准备工作加紧进行等假象,致使纳粹德军一直误以为苏军主力仍坚守在布可林方面。因此,纳粹德军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这一方面,对苏军的已经空虚了的假阵地,狂轰滥炸了一个多星期,并调动预备队迅速来此处。哪里知道,苏军在朱可夫元帅的指挥下,施用金蝉脱壳之计,早已安全转移,并给德伯涅德寇以毁灭性的歼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