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一个故事。

在电影里不得有爱情镜头的文革时期,湖北某县一个女青年收到男朋友的信。那时这种信够不上情书哈,尽是些革命化语言。但这封信的最后有“吻你”两个字,当时这是个很大胆的词。

这个女青年不认识“吻”字,就问文化程度高的女同事,女同事调皮,也嫉妒她有帅气的男朋友,就说这是个“忽”字。湖北方言“忽”是“骗”的意思。

女青年很生气,当天回信把男朋友臭骂了一顿。那时候电话不普及,沟通靠书信来往。

湖北等地方言,骗说成“忽”(呼)音,或说成“惑”(货)音。

你总老忽我啊?!(呼)

——你怎么经常骗我啊?!

每日精选方言(这些字您天天说)(1)

湖广渔夫前文《这些湖北方言,你知道几个?》与《湖北话这些常用词,您会写吗?》,发布后引起头条网友热议,一些湖南、四川、重庆、安徽、河南、河北的网友跟帖,这些湖北方言,很多他们那里也在说。

300多年前出版的《康熙字典》,收录汉字47035个,包括了不少现在还在使用的方言汉字。但我们现在使用的《新华大字典》(下用简称)只收录单字10100余个,《现代汉语词典》(下用简称)共收各类单字13000多个、词汇6.9万条,一些方言字、方言词汇没有收录进去。

网络词典“百度汉语”收录的字词要丰富很多,一些方言字词可查到。

每日精选方言(这些字您天天说)(2)

前文提到“蹲”“蹲下”方言说法,“ku二声”“ku倒”,网友指出对应的汉字是“跍”。“跍”《字典》《词典》均未收入,但“百度”有,“跍”解释为“蹲”。

“蹲下”还有一种说法是“zh-uai倒”“j-uai倒”,读一声,但尚未找到对应的汉字,可借用“拽”字,“拽”为多音字,一声与四声均可。有网友提出用“跩”。《字典》解释,“跩”zhuai读三声,意指走路摇摆。

“跩”字,在湖北、四川、东北的方言中,有拿架子、摆谱的意思。例句:他可跩了,请都请不动。

有网友指出,“跍”(二声)的字意单一,指蹲下,但“拽(一声)倒”,意思复杂些。身体不好站不稳,“拽下了”。卧倒在床上,“拽在床上”。

方言天天说,但会说不会写。渔夫进一步找查资料,再给大家说几个常用方言字。

我们日常做饭,经常用的方言字:

搲。舀水,方言说“瓦wa三声”。用瓢搲水。用碗在坛里搲米。《字典》《词典》均未收入此字。

搲(音瓦)与舀(音咬),字意不完全一样。舀指取液体,舀水,不宜说舀米。用搲米。

每日精选方言(这些字您天天说)(3)

滗。音bi笔。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把液体倒出:滗汤药。把汤滗出去。

过去农村大锅做饭,要“滗米汤”。大米煮致半熟,然后滗出米汤,再继续蒸透。《词典》收有此字。

潽。音pu一声。湖北方言喜欢读二声。潽,液体沸腾溢出:看着锅,别让汤潽出来!稀饭潽了。《词典》收有此字。

每日精选方言(这些字您天天说)(4)

渳。音mi。《字典》《词典》均未收入。湖北方言中指小口喝的意思。刚渳了一口老米酒。所以,渳mi与喝,字意有点区别。

煪。过去农村做饭用柴禾,烟子大,烟子熏眼睛,方言说“q-iu人”(音秋)。现在男同志抽烟,女同志受不了,会埋怨:“好q-iu人”。可用相似的字,“煪”来表述。《字典》《词典》均未收入。百度收录了此字,但读音为“球”,字意也不一样。

斢。音t-iao三声窕。《词典》收有此字。方言常用词,调换、翻转之意。把被子斢个面。拿点小麦去斢油面(等价交换)。帮我把这一百块钱斢开(整钱换成零钱)。把你们的座位斢一下(对换)。

汽车t-iao头,应该用“掉头”吧?虽然方言读音是斢。

搊。音抽,ch-ou一声。方言,扶:把爷爷搊起来吃药。方言,手扶住或一端用力向上使物体立起或翻倒:把倒的凳子搊起来。把石头搊下山坡。

方言“搊”与普通话“扶”,意思不完全相同。搊,强调自下向上用力。《词典》收入了此字,但简化为“扌 刍”,这个字“扌 刍”,渔夫怎么也打不出来。

㩟。音在zh-ai。方言字,把衣服上附加的物件缝上:㩟花边、㩟扣子。“㩟”与“缝”应该有所区别,“㩟”是粗缝。

过去没有被套,家家户户经常要干的一个活“㩟被子”。被子,方言称被卧。“㩟被卧”,就是用被卧面子、被卧里子把棉絮包起来,用粗的索子简单缝住,换季可拆洗。拆洗后,索子还可再用。湖北黄陂等地,把棉被说成“闭物”,床单说成“卧单”。

每日精选方言(这些字您天天说)(5)

挝。这是个多音字。用于老挝国名,读wo窝。作为动词,读“zh-ua”一声。相似的字音“爪”,为三声。《词典》解释,挝,是敲、打的意思。但可用作湖北方言“zh-ua”,挝就是踢,“挝了他一脚”。另外,方言“挝”,还有“低(着)”的意思,“他挝着头”。

很多方言词,找不到合适的字表述。前文说过的,武汉形容人聪明的“z-ei二声”,只能用“贼”字勉强对应。

还有,“yan艳”菜,指吃菜,可写为“咽菜”,咽是个多音字,也可读“艳”,也有吃进的意思。但这个表述是不精准的,方言说的“yan菜”与吃菜,有所区别。过去温饭不足,菜是用来下饭的,吃几口饭再吃一点点菜,所以为“yan菜”。

武汉方言,“好欠你”,欠是想的意思,即好想你。写成“欠”是否合适?用“牵”字是否更恰当?牵——牵挂。《词典》收有“忺”字,但这个字读音“先”,是高兴的意思,没有“想”的意思。

湖北有地方方言把“思念”“牵挂”说成“机倒”或“记够”。来由不明。

剩饭剩菜,方言说成“现饭现菜”。音为“现”,但是否应写为“现”?

“现”有“现存”之意,已经有了。剩饭可直接吃,现存的。称“现饭”?但“现”也有“现在”之意。那湖北人把现在做的饭菜怎么表述呢?新鲜饭、新鲜菜,与现饭、现菜对应。

总体上,多数方言词汇,难以找到很恰当的对应汉字。

钩沉乡愁民俗,情系农业农村

请点“关注”,看【湖广渔夫】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