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108篇第74期(武文文辑第三篇)(1)

我女儿晓丹和女婿小玉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后晓丹和小玉的父母一家四口住在青岛,我和雪莲因工作原因住在潍坊老家,为了方便了两家人的沟通交流,增进感情,因此建微信群命名为“一家亲”。

偶然冲动,写青岛之行,叙一家亲情,留美好回忆,抒心中情怀。

第一章 春节走亲

春节临近,在雪莲的督促和配合下,经过几天的忙碌,家里的天棚墙壁干净了,桌面地面亮了,杂物不见了,门窗玻璃像一面镜子,厨房的抽油烟机也洗掉了一年的油烟,换上了新装,全家洋溢着过年的喜气。

这天吃完晚饭,我半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客厅的寂静。

“妈,我和小玉今年春节回潍坊陪你俩过年好吗?”晓丹娇气的声音传来。

“听说有个习俗,如果怀着孕回娘家过年,出生后的小孩就要连续三个年都要在姥姥家过年!”雪莲温和地说。

“啊!还有这样的习俗吗?”晓丹惊讶地回答。

我听到俩人的通话,便接话说:“今年你身体不方便就不要回来了,抽时间我们去青岛吧!”。

“小玉给你们准备的年货怎么办?”“我自己开车去拉,多准备点!”电话两边传出一阵祥和的笑声!

正月初五,春节喜庆过后,走亲串友的任务也基本完成,我就开始筹划去青岛,忙碌着给亲家准备礼品。

青岛之行,不止看闺女,不止探亲,还有“旅游”。在《冲动》中,我提到过尽管多次到青岛游玩,但仍然对青岛情有独钟,不仅把唯一的女儿嫁到了青岛,还把自己将来的养老之地也选在了青岛。

初六早晨7点出发,上车打开导航,我驾车和雪莲直奔青岛,一路上在小度的引导和提醒下,九时十分安全顺利抵达青岛市南区,行驶时间仅2小时十分钟,便利的交通缩短了两地的距离,也拉近了亲人的距离,想见就见!

车子开进小区,亲家公和小玉已在门口相迎。

亲家公是山西苗族人,人长得瘦小精干,原来在海外工程公司干过医生、办公室主任等职务,现已退休,但头发比我的还黑。

小玉1米76的瘦高个,话虽不多,但英俊潇洒,年轻有为,已经是副部长,人长得虽然不胖,却是一位吃肉的悍将,鸡肉猪肉羊肉均可,酒量一般,酒后会健谈很多。晓丹虽然相貌像我,长着一张大脸,但身材像他妈雪莲,小巧玲珑,聪明伶俐,两人情投意合,让我们都很欣慰。

小玉帮我停好车,搬着东西一起上楼。刚出电梯门,就看见亲家母站在门口,热情的迎着我们,走进家门,晓丹睡眼朦胧的从卧室出来,刚起床的样子。“你们到得这么早!”晓丹欢喜地说。“是你起床晚了吧!”我反驳地说。

亲人见面,增加了春节的热闹气氛,一阵寒暄过后,亲家母继续回到厨房准备午餐,我们在客厅坐下开始喝茶聊天,互道问候,各自畅谈春节的喜闻乐见,风土人情。

前年晓丹从李沧调到市南区工作,为了晓丹上班方便,集两家财力购买了这套二手电梯房,二室二厅,面积不大,但被亲家打理的清洁整齐,一家四口人住着很温馨,小玉在李沧买的结婚住房现在已经出租。

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觉到了中午12点,亲家母开始上菜,亲家公安排大家到餐桌就坐。

不一会儿,大家七手八脚端上来满满一桌美味佳肴。亲家母是湖南人,她做的菜虽然没有鲁菜那样咸鲜味浓,但是每道凉拌小炒都做得清淡可口,精致美观,荤菜入口肥而不腻,肉香纯正,香气四溢,香甜可口,满桌子荤素搭配的盛宴,展现了亲家待客的满满盛情。

亲家公拿出了美酒,被我马上制止,我解释说,下午要让晓丹和小玉带着出去玩一下,晚上吃个便饭,今天我们要接着返回潍坊,这次不住下就不能饮酒了,亲家公坚持让住下多玩玩。(这个决定在我的心里有两个考量,一是晚上在这里住客厅不方便,住宾馆太浪费,另一个是高速免费到初六晚上12点)

经过再三礼让,开始了以茶代酒的午餐,虽然没有饮酒,但并没有降低一家人相聚就餐的热闹气氛。

我信任晓丹和小玉做“导游”,原因是二年前,我和雪莲去泰安为他俩定亲时,小玉带我们游玩了泰安的地下溶洞,溶洞的名字已经忘记了,但游溶洞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回味无穷。

记得当时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公园里,步行了很长时间才找到了溶洞的入口,刚走进洞口时,路很窄,人很多,光线昏暗,顺着台阶走下去,忽然眼前豁然开朗,一幅人间仙境呈现在面前,如水的清凉随之扑面而来,身上的燥热一扫而光。

洞中无数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和石壁千奇百怪,形态各异,在各式各样的彩灯照耀下发着五彩斑斓的光芒,整个山洞如同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绵延不断,一眼望不到头,我们沿路而行,观赏洞顶悬挂着的众多大小不同的石钟乳,洞底立起的高矮不同的石笋,有的钟乳石从高高的石壁顶部垂下和底部的石笋连在一起,像擎天柱一般。清澈的山泉水从石壁缝隙中流出,在山石之间缓缓流淌,让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一地下龙宫一样的人间仙境中,让我们留恋忘返,乐在其中,从地下溶洞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洞中那奇妙的景象,却让我久久难以忘怀,不愿离去。

说到泰安,还要提起一件往事。

记得是晓丹四岁那年的十月一,我们一家三口跟随学校的旅游团一起去爬泰山(她娘俩都是自费),我扛着晓丹从泰山脚下的红门爬到中天门(她坐在我的肩膀上),雪莲和晓丹就在那里游玩,我又和同事们一起爬到了山顶,下来时,晓丹为了奖赏我,还用小手从石缝里给我捞了一盒刚开封的八喜香烟,那时能抽到一盒八喜烟比过年还兴奋,我又任劳任怨的把晓丹扛下山来。

现在想起来,当时小玉就生长在泰山脚下,会不会那时她俩的缘分就已经注定了,不然怎么会在二十多年后,不约而同地到了青岛,各自在多次相亲无果的情况下,两人却是一见钟情。

经过大家的一番讨论,晓丹推荐游玩五四广川(离住的地方10分钟的车程)、石老人、中山公园、水族馆、栈桥(去年初一他们一家四口去喂过海鸥,感觉在栈桥喂海鸥的人比海鸥还多)。小玉补充说,中山公园好像有灯会。我在大脑中浮现出一个疑问,有灯会,会不会有很多人猜灯谜?我是个喜欢热闹的人,最后决定去五四广场和中山公园游玩。

第一章 重游五四广场

选择去游五四广场,主要是因为之前两次游五四广场的不尽兴。一次是,二年前十月一晓丹和小玉在泰安举行婚礼后,两人外出旅游度蜜月,我俩和她姥姥舅妈去青岛李沧给他们的新房贴喜字守婚房,晓丹和小玉电话让我们晚上去五四广场看“灯光秀”,这还是我第一次听到灯光秀这个名词。

中午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驾车前往五四广场,到达五四广场,到处都是人和车,开车转了一个多小时,才勉强找了个地方把车停下,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好在灯光秀还没有开始,我们就在附近找了个饭店,品尝了一下青岛的海鲜。

青岛的海鲜品种确实繁多,肉鲜味美,但价格也确实可以。

八点钟,我们又回到五四广场,一下就惊呆了,海边周围几百栋高楼大厦,连成了一个发光的巨大屏幕,共同演绎着流光溢彩、生动活泼的影像,一个个精彩的画面就像是在一个巨型屏幕上播放的电影,让我为设计者的巧夺天工感到无比的震惊和感叹,也使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灯光秀”。

海边高楼大厦上那辉煌的灯光,不断变换的美丽鲜艳图案,倒映在水波荡漾的海面上,互相辉映,美不胜收。整个广场上人潮涌动,惊叹声此起彼伏,和周围的壮观景象构成了一副壮丽的画面,使我们流连忘返。

天公不作美,这时天却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小雨,把穿着单薄衣服的人们吹的东躲西藏,当地的小商贩立刻抓住商机,把平时只买几元的薄塑料雨衣抬高到了十几元,甚至二十几元,人们还是哄抢着购买。要不是天气的原因,我们真不愿离去,尽管给她姥姥披了件塑料雨衣,但还是担心会把老人冻坏了,就匆匆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另一次是晓丹来市南工作后,我们去晓丹单位时曾匆匆从五四广场路过。

吃过午饭,各自稍事休息,小玉开车把准备的礼品送到我的车上,装了满满一车,不仅有给我和雪莲的年礼,还有给他姥姥舅姨的,她姑姑大爷的,全让我们一一带回,不得不说小玉的心细和周到。

下午2时出发,先去游五四广场。五四广场位于市南区东海西路,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相对,南临浮山湾,始建于1996年,因五四运动而得名,离晓丹的家仅2公里,大约十分钟到达了停车场,下车在晓丹的带领下沿着海边从西向东向东游览,其实我的感觉是从东向西,调向对我来说是家常便饭。

虽然春节刚过,迎着午后的阳光,漫步在青岛海边的小道上,却感受不到一点冬天的寒意。

在两个“导游”的引导下,首先到达的是一个伸入海面的船型购物厅,里面琳琅满目的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贝壳、珊瑚、玩具、手工作品和不知真假的珍珠玛瑙等。

尽管我知道景点购物有很多陷阱,但我还是挑选了一件精致的玉石痒痒挠和一串很精美的金丝海柳佛珠手串留作纪念,虽然引发了雪莲的些许不满,但对两件宝贝,我还是无比珍惜,喜爱有加。

据老板说金丝海柳是生长在海里的柳树。后来经百度了解到,金丝海柳的学名叫做黑珊瑚,外形类似于柳树,所以被称作海柳。它是一种海洋动物,由珊瑚虫吸收了丰富的大海中的精华后生长而成的海柳木,也称成为铁木、神木,具有坚韧耐腐的特点。市场上多以人工塑料产品来冒充,塑料海柳珠子给人感觉会非常完美,没有任何瑕疵,但遇火即焚。经过对价格和品相综合分析,判定我买的手串是仿造的无疑,但无瑕疵的完美品相,还是让我爱不释手。

在海边可以远远看到的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是五四广场的一大亮点。它是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和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举行地,景区的奥运祥云火炬雕塑和帆船雕塑建筑,衬托着半空迎风飘扬的多国国旗,更显壮观大气,因此青岛被誉为“帆船之都”。

最后到达了青岛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雕塑建于1997年,它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颜色就像是一个大火炬,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国主义、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全家人在雕塑下合影留念,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五四广场,开车向中山公园进发。

第二章 再逛游中山公园

选择游中山公园,一是想去追寻一下20年前的记忆;另外就是被小玉所说的灯会吸引。

20年前,晓丹五岁时的十月一国庆节放假,我们一家三口跟着学校旅游团去青岛旅游。

在游完栈桥去崂山的途中经过中山公园,有人提议下车参观一下。我们便下车一起徒步向中山公园走去,还没到大门口,一段用鹅卵石铺的人行小道就吸引了我,一米多宽的小路,五颜六色的鹅卵石镶嵌在水泥路上,有趣的拼凑成各种图案,有花、有草、有动物、有景物,人走在上面,感受着鹅卵石对足底的按摩,欣赏着巧夺天工、变化万千的图案,建筑工人的巧妙智慧深深让我折服。

到了中山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菊花拼凑成的三个大字“国庆节”,让整个公园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游园人们熙熙攘攘的声音和商贩们的叫卖声混杂在一起,呈现了一个热闹非凡的景象。

公园内,虽然大多数花儿谢了,树叶也开始枯黄。但桂花已经开始盛开。站在公园门口,浓郁的桂花香远远飘来,吸引着我们进去享受一番。

可是看看售票处排着的长长队伍,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1点多了,想想还要去爬的崂山,只能是选择了放弃。召集大家上车后,随着我的关车门声,却突然传来了晓丹尖叫声,我猛然回头发现,晓丹的小手竟然被挤在了车门缝里,慌忙打开车门查看,好在伤的并不重。我忍着心痛哄着哭叫的晓丹,让车队继续向崂山进发,大家一路都牵挂着晓丹的伤势,晓丹在我的鼓励下坚强地忍住了哭声。

一个小小的意外,给我们欢快的旅游队伍蒙上一层担忧的阴霾,匆匆地离开也给我留下了对中山公园的遗憾。

大约20分钟,到了中山公园地下停车场,从地下停车场跑着上来还没到中山公园门口,晓丹就提出休息会,雪莲主动提出陪晓丹在路边休息,让我和小玉去游中山公园,于是我们约定好在中山公园门口集合,就分头行动。

很快映入眼帘的是六个古铜色的大字“青岛中山公园”,显得庄重而古朴,门前那记忆中的鹅卵石小道已经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大门口的右边是一棵高大的树木,预示着公园得古老与沧桑,人们自由自在地从大门口走进走出,大门口的售票处和栅栏也都不见了,中山公园已经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开放场所,我迫不及待的走了进去。

公园里没有了记忆中繁华喧闹的景象,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修剪成各式各样的植物,有的像高耸入云的宝塔,有的像撑开的雨伞,有的像是绿色的围墙,有的像是碧绿的地毯,林中嬉戏的小鸟,甬路上、长椅上休闲的人们,共同辉映成了一副人鸟和睦共处的美好画面,展现了公园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真是人们闲暇娱乐的好地方。

询问灯会的去处,得知灯会正月十五开始展出,我们只能遗憾地返回。

远远看见娘俩坐在一棵大树下的连椅上,一排木制的座椅围成了大树的栏杆。这是棵粗壮的法桐树,树干要有几搂粗,五层楼那么高,像一把巨型的大伞罩在公园的门边,粗壮的树干预示着春夏秋冬的磨砺,腐朽的树枝见证了一路的风风雨雨,看上去要有百年的沧桑。

晓丹见到我们就急切地问:“灯会好看吗?”我俩异口同声地回答:“灯会可好看了,可惜你俩没去!”

“你们回来的这么快,肯定没有灯会!”晓丹质疑的说。我笑着说:“我们怕你俩等燥了,就赶快回来了。”最后还是小玉做了间谍,透露了正月十五才有灯会的秘密。

我问起晓丹当年来游青岛,被车门夹伤手的事,晓丹却都不记得了。一阵戏笑过后,看看时间已是下午六点多了,我就让小玉去开车,我们慢慢向路边走去,准备去吃晚饭。

这次游中山公园,尽管没有找到20年前的记忆,但是幽静典雅的中山公园,给我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第四章 亲 情

小玉驾车,沿着海边路向东行驶,我们透过车窗欣赏着夕阳下雾蒙蒙的海面,海边一些游玩的人们,车子经过了一片古老的建筑,我和晓丹说:“等我们退休了,你俩在这里给我们弄套海景房养老吧!”晓丹爽快的回答:“没问题,不就是几千万的小事吗?小意思!”大家都哈哈的大笑,车里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

车子到了一家全国知名的连锁商厦停下,走进商厦乘电梯到了顶楼,一家家特色饭馆呈现在面前,晓丹问我们想吃什么?我说:“随便!”晓丹带我们转了一圈后,走进一家装修精致的饭馆,在手机上一番“神操作”,菜就点好了。

一会儿,服务员开始上菜,每道菜都是美观精致,色香味俱佳,最后上了几份特色水饺。“点菜的水平挺高呀!”我风趣的说。“这都是吃出来的经验,我的工资不能白吃了!”晓丹乐哈哈的解释说。

确实,晓丹来青岛参加工作几年来,整天和小伙伴一起到处品尝特色小吃,基本不进单位食堂,钱确实没少花,工资全用在吃穿玩上了,化妆品用的越来越高级,国内买不到的,让朋友从国外带,包是真的、高仿的买了一个又一个,气质上,用她同事的话说,逐渐从一个“小土妞”变成“半洋妞”了。

“这么好的菜,如果我和小玉能喝两杯就好了!”我遗憾的说。“酒!今天你俩就不要想了。”她娘俩异口同声的说。

我们边吃边聊,时间过的特别快,待桌上的美味佳肴化为乌有,我们的晚餐也就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返回住地,和亲家闲聊了一会下午游玩的趣闻,诚恳的邀请亲家有时间到潍坊去玩,一番客套后,就匆匆和亲家告别,驾车离开了青岛。

晚饭后的高速路上车很少,用了不到2小时的时间就顺利的返回了潍坊。

一天的青岛之旅圆满结束了,可是在青岛团聚的情景,让我这颗被爱和幸福保卫着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相聚叙亲情,别离情更浓,这就是我们永远不变的“一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