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抚养孩子都会感觉压力大,身心疲惫是常有的事儿,比如孩子的语言发育问题,有位家长说他家宝宝3岁多,最近发现说话有点口吃,特别是说第一个字说的时候,经常卡壳,急的宝宝面红耳赤,吱哇乱叫,看着又可爱又可怜,有时候他爸爸还没心没肺的爆笑,家里大人没有口吃习惯,问过幼儿园,也没有口吃的孩子,那么宝宝的口吃是天生的吗?怎么办啊?看得出来,宝宝口吃,半天憋不出一句流利话,当妈妈听着心里难受得想抓狂。

四岁多孩子说话有点口吃怎么办(小孩子说话有点结巴)(1)

在我们印象中,有口吃习惯的人,都是急性子,遇事爱紧张,心理一急,说话和大脑跟不上节奏,就会引起结巴,半天也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有时候还真的耽误事。但是很多孩子从小口吃,随着年龄增长,突然某一天你会发现,口吃的坏习惯没有了,孩子自己也说清为什么口吃会消失,然而有的孩子却一直保留着口吃的恶习,直到成年后也没有改变。口吃难道会看人下菜碟?那么这种口吃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神秘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儿童在什么情况下容易产生口吃呢?

经过观察后得出以下的结论:1、兴奋时 2、急于表达时。3、与他人抢话时。4、和自己不喜欢的人说话。5、使用较难发音的词汇或新接触的词句时。6、在环境约束下说话时。7、受到吃惊、害羞、恐惧、惊吓等情况下说话时。

四岁多孩子说话有点口吃怎么办(小孩子说话有点结巴)(2)

儿童口吃表现特点

表情紧张、为难、 害羞。

视线回避,偷看。

态度窘迫难为情。

行为急躁、手脚乱动、脸部抽动。

说话方式很急,节奏混乱,声音变化快,语速、音调不正常、欲言又止。

四岁多孩子说话有点口吃怎么办(小孩子说话有点结巴)(3)

幼儿口吃是怎么来的?

口吃的原因一般都是多种因素所致的。开始口吃的年龄大部分为3-5岁,也正好是儿童语言发育的重要时期。所谓的口语是需要耳朵听,经过大脑处理概念化后,发出指令,构音器官接到指令后,开始发音的协调工作,从而获得口语。

3岁的孩子语言发育正是最重要的阶段

1、模仿导致的口吃,对于较严重的情况,有些家长却过于紧张,甚至斥责孩子,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这是不对的。

当孩子发音口吃现象时(排除跟其他口吃患者学习的情况),家长不但不能斥责孩子,还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让孩子因此产生压力,另外,家长还要在孩子比较放松的情况下,引导孩子多说话,带孩子进行朗诵。

2、一般当儿童发声生理性口吃,家长采取了正确的干预方法,很快孩子的口吃现象就能结束。但如果家长的干预手段不正确,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让口吃现象成为习惯,最终导致发展性口吃,变成真正的语言障碍。另外,模仿他口吃患者也很容易养成口吃习惯。

因此,如果儿童口吃时间较长,或者很严重,或者语言环境中有口吃患者,就需要到专业的机构寻求指导与帮助,必要时需要进行矫正,以免口吃越来越严重,影响学生和成长。

四岁多孩子说话有点口吃怎么办(小孩子说话有点结巴)(4)

口吃是怎么没的?

口吃的纠正最佳时期:幼儿期。3-4岁是宝宝的语言敏感期,一般6岁就过了语言敏感期。六岁以上儿童口吃,就该进行干预了。首先,不要奢求孩子立刻改过来,改变需要过程,需要方法,需要耐心。可以尝试带领孩子慢速朗读一些诗歌、童话故事等;给孩子报一个书法班,练习楷书,改变孩子急躁的性格;孩子结巴了,依然不要提醒他,面带微笑听他说,不要因为口吃给孩子施加压力,避免孩子形成心理障碍。如果照上述方法坚持一段时间还不行的话, 就该求助专业的口吃矫正师了。因此,婴幼儿宝宝出现口吃了,抓住宝宝的语言敏感期及早纠正,越早纠正效果越好。

四岁多孩子说话有点口吃怎么办(小孩子说话有点结巴)(5)

所有儿童在学讲话时都会有一些不流利的表现。至于发育性口吃是源于这种自然的言语不流利,还是源于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非自然言语不流利,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家长为区分正常的言语不流利和初始的发育性口吃,应当咨询专业儿童言语治疗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