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3日电(记者 牟昊琨 实习记者 余晨雨 崔袁)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会。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采取措施严格管理,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最严网游防沉迷新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1)

《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来源:新华社

《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对于升格对未成年游戏时间的限制,国家新闻出版署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不少家长反映,一些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甚至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许多家长苦不堪言,希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落实实名验证,进一步限制、压缩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

此次通知中,对未成年人每周的游戏时间做出了相当严格的限制,这些限制被多位业内人士直呼“史上最严”。谈及这一新规,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说:“此《通知》是一剂猛药,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注射’了一剂强力‘疫苗’。”

亟待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突出

游戏成瘾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问题。在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所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被列为精神疾病,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中国青年网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发起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78.05%的受访者都有网络游戏经历,96.34%的受访者认为长时间的游戏会加剧紧张情绪。

最严网游防沉迷新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2)

《国际疾病分类》。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据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专职副秘书长胡发清介绍,父母监管的缺位、无形中同辈的社交压力、游戏中难以抵挡的“魔力”,以及逃避现实的压力和情绪,是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主要原因。

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说:“我们总结了游戏带给孩子们的诸多危害,但归纳起来,就是会严重损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长时间玩游戏也导致很多孩子眼睛近视,有人过早患有肠胃疾病,并伴随消瘦或肥胖等问题,部分孩子还患有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疾病。山东一位爸爸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孩子沉迷游戏后身体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他过度肥胖,身高1米8,体重200斤。”然而相比于对身体的伤害,记者了解到,网络游戏导致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有些孩子情绪暴躁易怒,精神萎靡颓废,现实交往能力严重弱化,有些长期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玩游戏,甚至患上抑郁症。很多孩子因沉迷网络游戏,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学业,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有的干脆休学或辍学。

“网络游戏仿佛带给我一种摧枯拉朽般席卷身心的危险愉悦,长时间沉迷其中,有点像吸食‘精神鸦片’,会对其产生无时无刻的依赖,更会在精神幻觉中混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造成价值观的混乱。”受访者小乔表示。

虚拟世界,也不过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未成年人心智发育尚未健全,长期置身网络游戏中,会让未成年人出现认知上的偏差,导致他们误认为网络世界就是现实世界,将游戏中错误的价值观带到现实生活中,继而诱发一些违法犯罪行为。”胡发清说。

动真格!网络游戏企业不配合将付出沉重代价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次《通知》被网友称为“最严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规定”。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法定节假日每日累计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得超过1.5小时。对此不少家长反映该标准仍较宽松,建议从严压缩。相比于2019年的规定,此次《通知》在进一步管控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游戏企业的主体责任的关注,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同时,各级出版管理部门将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加大排查处罚力度。

最严网游防沉迷新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3)

《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来源: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

据了解,此次新规同时体现了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有关要求,并在“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22时至次日8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基础上,顺应群众呼声,作出了更严格细致的规定。

最严网游防沉迷新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

据中国青年网记者了解,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20年共检查游戏上万款,会同各级出版管理部门约谈处理企业50多家,查处问题上千条。《通知》印发后,各级出版管理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监督巡查,开展专项集中整治,组织各地对游戏企业进行逐一排查,推动防沉迷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对心存侥幸、敷衍应付的企业,发现一起严处一起,决不允许任何打折扣、搞变通的行为。

此外,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建成运行后,国家新闻出版署明确,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该系统,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和登录,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专家指出,以往,游客体验模式作为实名认证的“漏网之鱼”,《通知》从源头上杜绝了这种可能性,堵住了这个漏洞,以有效加强对防沉迷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我们并不反对发展游戏产业,但希望他们健康发展,不要以牺牲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代价去发展。在这个问题上,我特别想类比我们国家的环境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铁腕治污,短期影响了一些企业和一些地方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改善了环境,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也最终促进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要像治理环境污染一样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当前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侵害问题。”佟丽华说。

胡发清也说:“《通知》规定游戏平台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进一步落实防沉迷验证系统,加强对防沉迷落实监督的机制,将会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一同行动起来,从而为未成年人打造更加健康清朗的成长环境。”他进一步指出,网络游戏企业必须承担主体责任,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如若违反,将面临严格审查并被追究法律责任。

堵漏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还需共管共治

针对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通知,多家游戏公司第一时间积极回应。

腾讯游戏表示,腾讯从2017年至今,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持续进行了各项新技术、新功能的自发探索与应用。接下来,基于主管部门的最新要求,腾讯会严格遵守,积极予以落实。

网易游戏表示,公司过去长期围绕未成年人保护积极行动,努力为未成年人打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接下来,针对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最新通知、要求,网易游戏将严格遵守,积极落实。

最严网游防沉迷新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5)

最严网游防沉迷新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6)

最严网游防沉迷新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7)

腾讯、网易、三七互娱、完美世界等58家企业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表明态度、回应关切。来源: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微信公众号

对此,朱巍认为,“经济利益不能成为网络游戏企业的唯一‘指挥棒’。网络游戏企业作为防沉迷工作的主体,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从游戏设计到发行上都不能以牟利至上,要坚决落实防沉迷工作各项要求。”朱巍进一步指出,游戏企业应在设计游戏之初就剔除不合理的设置,减少游戏的刺激性、成瘾性,游戏平台应严格执行实名认证系统,加大验证频率,以此保证机制的有效性。

“在网络游戏中认证为未成年人的用户,应坚决对其在网络中的游戏时段、游戏时长以及消费金额进行限制,做到动态调整、与时俱进,筑牢防线。通过‘漏洞’使用成年人账号的未成年人的用户,一经发现,应严格查处其账号。以实际行动和成效,向全社会展现网络游戏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朱巍说。

“网络游戏企业行为要规范,家庭教育也要跟上。”胡发清表示,“家长要对网络游戏有正确态度,家长需要思考如何用网络游戏以外的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让孩子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娱休闲活动,抽出时间多加陪伴,与孩子沟通并加以引导,培养孩子科学用网,理性进行网络游戏,让他们不是因为‘不能’而不去打游戏,而是觉得‘不需要’才不去打游戏。”

除此之外,专家也指出,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开设相关网络教育课程并使其真正发挥作用。相关部门也应当尽快针对现有的网络游戏开展专项整顿活动。同时,一些更具体的治理措施也应进入相关监管部门的视野,如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的游戏中出现的色情、暴力等不适宜他们接触的内容;控制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致瘾性;加强对网络游戏周边产品的治理力度;加大对网络游戏企业的整顿力度。

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留有少量时间向未成年人开放,主要是部分老师和家长反映,适度接触游戏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特别是一些运动类游戏以及编程、象棋、围棋等游戏形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另外,此次通知仅针对网络游戏作出规定,对于网络游戏以外的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家长和未成年人可根据情况自行把握。

胡发清说:“我认为优秀的游戏可以给未成年们提供良好的引导,比如将我国的历史文化作为素材融入到游戏中,引导青少年在游戏中学习、理解国家历史文化的精髓,打造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等,这才是游戏产业发展的健康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