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露荷风2评测(风雨潇潇鸡鸣胶胶)(1)

竹露荷风2评测(风雨潇潇鸡鸣胶胶)(2)

竹露荷风2评测(风雨潇潇鸡鸣胶胶)(3)

斗彩鸡缸杯。

竹露荷风2评测(风雨潇潇鸡鸣胶胶)(4)

白玉龙凤纹鸡心佩,清,故宫博物院藏。

竹露荷风2评测(风雨潇潇鸡鸣胶胶)(5)

隋代李静训墓中的白瓷龙柄鸡首壶。

竹露荷风2评测(风雨潇潇鸡鸣胶胶)(6)

鸡血石“咸”“丰”对玺。

竹露荷风2评测(风雨潇潇鸡鸣胶胶)(7)

鸡翅木六开光坐墩。

(上接A15版)

闲读

童话虚构,寓意颇深

金鸡与银鸡

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关于鸡的民间故事中,俄国诗人普希金编写的《金鸡的故事》是流传度、改编版本与形式最多的故事之一。《金鸡的故事》是一篇讥讽意味浓厚的童话诗:强大王国的国王与勇敢善战的两个儿子,虽兵强马壮,虽有金鸡时刻报警提醒,却抵挡不住异域女王美色的诱惑,最终全军覆没。在《金鸡的故事》结尾,普希金写道:童话虽是虚构,却深有寓意,对善良的年轻人,不无裨益。剧作家贝尔斯基根据普希金的这个故事写成三幕歌剧《金鸡》,1909年10月7日在莫斯科齐美剧院首次公演。这个叙述昏庸、愚蠢的都顿王的崩溃故事在俄罗斯经过多重演绎,对经历了1905年“血腥周曰”事件后革命骚乱的俄国而言,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有力讽刺不言而喻。

在普希金的诗歌创作中,童话诗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间诗歌的特色。《金鸡的故事》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通过戈宝权对普希金作品的翻译在中国传播,与本土其他动物故事共同构成了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中国诗人巫昂则以银鸡为主题创作了一篇寓言式的小品。“香港有金鸡,山阴县有银鸡,银鸡是一种特殊品种的鸡,培育它的人是山阴人氏,叫做阳阳生”。小说以一只每天吃一两银子、生半斤银蛋的银鸡开头,以银鸡老死、守财的阳阳生出家结尾。

鸡仔文学

“鸡仔文学”(Chick Lit), 是针对20岁和30岁之间的女子,特别是单身职业女性的都市女性文学,以1997年英国作家海伦·菲尔丁的《BJ单身日记》为标志,随后《穿Prada的女魔头》《欲望都市》等同类作品也登上了英美图书畅销榜。这类小说常由女性作家书写,时髦女主角在城市居住,为事业打拼。有评论认为,英国作家创造了“鸡仔文学”,美国作家则发展和推动了多流派的出现,如针对中老年妇女出版的“母鸡文学”和针对基督徒出版的“教徒鸡仔文学”。大多数喜欢“鸡仔文学”的读者是20多岁、渴求独立,寻求自我尊严和价值的女性。

根据中国出版界的观察,国内尚未有此类文学概念出现,且引进作品仍存在水土不服的状况。原因除跟中西生活形态差距大之外,西方青年女性尤其是独身女性、职业女性公共空间的生活丰富,独立的财产与人生观亦有利于形成并书写女性新传统,而中国具有真正精神的女性读者群体及创作群体仍在发展中。就社会发展而言,这类书未来在中国有前景,也将成为部分女性存在、成长的追求。

把玩

纤细浮动,羽毛璀璨

鸡缸杯

鸡缸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器,因杯壁上常画有雌、雄鸡及雏鸡,故称鸡缸杯。鸡缸杯的画面还常间以山石、兰草、牡丹,寓意吉祥、富贵。鸡缸杯采用的“斗彩”工艺,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期,是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协调,入窑经低温二次烧成,使诸色交相辉映。

常见的鸡主题图案以传达天伦和乐的子母鸡图为主。如公鸡、母鸡率领小鸡觅食于野地,母鸡低头欲啄虫,小鸡展翅雀跃;又如母鸡振翅低头,奋力与猎物搏斗,小鸡为母加油,在前护卫的公鸡则回首关注妻儿。

鸡缸杯杯体小巧,轮廓直中隐曲,曲中显直,风韵清雅隽秀,为后世历代皇帝喜爱,明清两朝多次仿制。《陶说》载:“成窑以五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神宗时尚食御前,成杯一双,值钱十万。”成化斗彩鸡缸杯曾于1980年及1999年拍卖,均刷新中国瓷器拍卖世界纪录。

鸡心佩

鸡心佩,是韘(shè)形佩的俗称。韘形佩从玉韘演变而来。多作椭圆形,上端出尖,中有一圆孔,近似于盾牌或鸡心的形状,两侧常透雕有龙、凤、螭等装饰,具有驱邪纳祥的美好寓意。鸡心佩是汉代特有并常见的一种佩饰。魏晋南北朝后少见,宋以后随着崇古仿古风尚的流行,逐渐开始出现有仿制之作,至清代不止。

鸡心作为一种常见的形制,还常见于“鸡心罐”和“鸡心核桃”。鸡心罐罐体状如鸡心。鸡心核桃产于京郊、冀、晋等地,因状似鸡心而得名,是文玩核桃中最具代表且历史久远的品种之一。传世老核桃中老鸡心占有相当的比例。全身纹理星星点点,呈胆背状。质地较硬,较适合雕刻,也成为核桃雕刻的上好品种。

鸡首壶

鸡首壶因壶嘴流部的鸡首形装饰而得名,是西晋至唐初流行的一种瓷壶。西晋时器形较小,圆腹,肩部贴一鸡首,小而无颈。壶嘴有的可通,有的是实心。东晋时,主体也是圆腹盘口壶,但鸡首下有短颈,喙由尖变圆,冠加高,鸡尾消失。至南朝时,壶身整体加高,鸡颈较前期加长。隋代壶身更高,鸡颈不仅更长,而且作仰首啼鸣状,鸡尾柄变塑贴龙首柄。至唐代初年,鸡首壶被新出现的执壶所替代,逐渐消亡。

鸡首壶流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瓷器大发展的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大批中原居民、士族、地主纷纷南下,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也使南方制瓷工艺逐步提高。中国制瓷业形成南北两大系统,南方以瓷器制造为主的手工业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瓷器造型中仿生器形样式繁多,如卧羊形、蛙形,又如鸡头、羊头、虎头等装饰,目的均为祈求吉祥和辟邪。鸡首壶即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形。“鸡”与“吉”谐音,鸡首壶延续使用了数百年,反映出战乱年代人们对安宁生活的祈望。

鸡血石

鸡血石同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并列,享有中国“四大国石”的美称,因其开采时的色彩与刚宰杀的鸡血滴在玉石上相似而得名,主要用于印章和工艺雕刻品。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官僚长用鸡血石制作印章,清代官吏服饰中,鸡血红曾代珊瑚红、玛瑙红为顶花品饰之最高荣誉。

鸡血石因朱砂渗透到高岭石、地开石之中而缓慢形成。在中国,鸡血石开采于明初,当时鸡血石露出岩石表层,古人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开采,在露出岩石表面的鸡血石上烧柴,岩石全部烧热后,用冰冷的溪水浇泼,使石头分裂,再用铁铲很容易即把鸡血石采下。这种采法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表层露头的鸡血石都已采竭,改用炸药爆眼再用手掘或机掘深挖。

中国最早在浙江昌化发现玉岩山鸡血石。传说远古时,一对美凤凰不时听到哀怨之声,俯首见人间蝗虫成灾,百姓受苦,决意下凡消灭蝗害。蝗灭,百姓筑起玉岩山希望留下凤凰,但山上一对强横的鸟狮因忌妒与之凤凰搏斗,践踏了凤凰蛋。凤凰含泪啼血离去,玉帝感念百姓之诚,令地藏菩萨将凤凰血、凤凰蛋点化成丹石,千万年后形成玉岩山的鸡血石。故而鸡血石又称“凤血石”。地方传说赋予鸡血石与当地历史、人文更紧密的关联,也为这一石料增添了秘密而浪漫的意涵。

鸡翅木

鸡翅木分布于全球亚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东南亚和南美,属红木,有微香气,生长年轮不明显,产于中国两广、云南、福建以及东南亚等地。

鸡翅木木质有的白质黑章,有的色分黄紫,斜锯木纹(“V”字形)呈细花云状,酷似鸡翅膀。纵切面,木纹纤细浮动,变化无穷,自然形成山水、人物图案。鸡翅木因此得名,一说最初这个名称由木匠叫开,逐渐约定俗成。较花梨、紫檀等名木,鸡翅木产量少,木质纹理独特,以存世量少和优美艳丽的韵味为历代文人、显贵所青睐。

在古旧家具市场上,鸡翅木有新老之分。文玩专家王世襄认为,老鸡翅木“肌理致密,紫褐色深浅相间成纹,尤其是纵切而微斜的剖面,纤细浮动,予人羽毛璀璨闪耀的感觉”;新鸡翅木“木质粗糙,紫黑相间,纹理往往浑浊不清,僵直无旋转之势,而且木丝有时容易翘裂起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