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的朗诵(经典诵读水调歌头)(1)

原创书画/薄渊

诵读/润物无声杨红侠

水调歌头的朗诵(经典诵读水调歌头)(2)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水调歌头的朗诵(经典诵读水调歌头)(3)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的朗诵(经典诵读水调歌头)(4)

译文: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水调歌头的朗诵(经典诵读水调歌头)(5)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水调歌头的朗诵(经典诵读水调歌头)(6)

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水调歌头的朗诵(经典诵读水调歌头)(7)

P图/润物无声杨红侠

创作背景: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

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的朗诵(经典诵读水调歌头)(8)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

水调歌头的朗诵(经典诵读水调歌头)(9)

书画作者:

薄渊,1988年生于武山。艺术学学士。作品刊登于《西部风采人物》《博尔塔拉报》《博尔塔拉文艺》《武山文艺》《武山书画》《石鼓》杂志2013总第22期做专栏介绍,现任教博州老年大学,主教国画,书法。《读帖选选帖之我见》刊登于中国老年教育。书法,国画作品被张宗祥纪念馆收藏。

现为:

新疆书法家协会会员

甘肃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宝鸡岐阳印社社员

博州美术 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武山县书法家协会理事

宁远书画院院士

作品参展:

高山仰止◎纪念张宗祥逝世50周年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并入编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

“延安精神”全国书画篆刻艺术邀请展并入编作品集

(香港东方艺术中心)。

作品入展:

新疆第五届书法篆刻展(新疆书协)篆刻,书法双入

喜迎十九大新疆书法作品展(新疆书协)

新疆第四届篆书篆刻展(新疆书协)书法,篆刻双入

甘肃天水市首届书法“伏羲奖”(天水市书协)

宝鸡市首届篆刻艺术展(市宣传部.文联)

新疆兵团首届 “预新杯”正书大展(新疆兵团书协)

庆祝博尔塔拉成立60周年书画展 二等奖(州宣传部.文联)

在自治州“大美博州”书画、摄影大赛中获书法类 一等奖(州总工会、州文联)

武山县首届篆书研究展 优秀奖(武山县书协)

水调歌头的朗诵(经典诵读水调歌头)(10)

特别鸣谢:薄渊友原创书画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