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看官,最近琉球问题炒的沸沸扬扬,虽然对于琉球复国问题,我国人民多予以热情的支持。然而对于琉球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岛国,人们还是知之甚少。

二战后琉球谁占领(被日本打压的琉球国教)(1)

而欲知一国,先知其文化。而欲知其国者,最直观的方式就是了解该国的创世神话与宗教。而琉球自有其国教,那便是琉球国教。日本窃据琉球后,虽然语言、文字极力抹杀琉球民众的特性。然而宗教作为最能体现民族特性的文化特征,是不能抹杀的。虽然日本极力推行所谓皇民化法西斯同化政策,但并未消灭琉球国教。无奈只得将琉球国教称为琉球神道,妄图以此混淆视听,将琉球国教与日本神道等而视之,抹杀琉球国教之特殊性。然而此等掩耳盗铃之举。实在是丑态百出。日本既然推崇皇国史观独一无二。为何又将他国的国教等而视之,实在是可笑至极。

二战后琉球谁占领(被日本打压的琉球国教)(2)

而说起琉球国教与我国的文化交流。正史典籍如汗牛充栋。此处仅举一例民间记载的琉球国教与我国的交流故事。那就是刘宝瑞先生的单口相声《斗法》,这部单口相声,流传甚广,内容就不再赘述。然而这部《斗法》虽然是稗官野史、游戏之作。然而也有其历史价值可供参考。《斗法》中说琉球国师自成化年间来我国朝贡。

而成化年间,琉球国内确实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尚德王遇弑事件,尚德王在位时期颇有作为,不仅积极向大明朝贡,而且积极与海外诸国展开外交贸易。北交朝鲜、日本。南结暹罗、马六甲等南洋诸国。琉球一时成为东亚贸易的十字路口。然而这样一位积极进取的国王,却惨遭弑杀,至于他因何被弑杀,史书语焉不详。然而据小子的推测,琉球国小势微,而尚德王响应航海大发现的野心又过于宏大。难免内外双重势力的反对,最终这样一位年轻的改革家英年早逝,也使得琉球王位进入了短暂的空位期。

二战后琉球谁占领(被日本打压的琉球国教)(3)

琉球的不幸在于其国小势微,而国小势微有时候也会成为一种优势。按理说王位空缺,势必会带来腥风血雨。然而琉球国力弱小,经不起折腾。很快就有权臣金丸篡位自立。然而这位权臣又和其他权臣不太一样。列国权臣专权乃至篡位。往往官至宰相、将军。掌握军政大权。而这位金丸并不是将相。而是宫中御锁侧官。这个官是管钱的,相当于户部尚书或者内务府总管。户部尚书能完成篡权谋国的大事,琉球也是头一遭。

二战后琉球谁占领(被日本打压的琉球国教)(4)

而金丸篡国时,史书记载了一件灵异事件。:【明年己丑四月,王薨。当时法司,欲立世子,仍遵典例,集群臣于阙庭,说知此事。群臣皆畏法司权势,默而不言。忽有一人老臣,鹤髪如雪,挺身出班,高声言曰:“国家乃万姓之国家,非一人之国家也。吾观先王尚徳之所为,暴虐无道,不念祖宗之功徳,不顾臣民之艰苦,废朝纲,坏典法,妄杀良民,擅诛贤臣。国人胥怨,天变累加,自招灭亡。此天之所救万民也。幸今御锁侧官金丸,寛仁大度。更兼恩徳布於四境,足为民父母。此亦天之所生我君也。宜乘此时,废世子,立金丸,以顺天人之望,何不可之有?”言未毕,满朝臣士,齐声允诺,其响若雷。】

二战后琉球谁占领(被日本打压的琉球国教)(5)

一场很严肃的宫廷政变,居然就以这样一种很神话演义的方式结束了。而金丸篡国之后,对明仍以尚为姓,称尚真。如泰王至今以郑为姓一般。而明宪宗也接受了新王尚真的朝贡。虽然琉球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改朝换代,但是这场政变的影响力还不如其他国家反正、靖难带来的震荡大。史学家为了区分这段历史,将尚德王之前的王朝称为旧尚,金丸之后的王朝称为新尚。既然琉球可以把正史写成演义,我们是否也可以将演义当作正史。做出大胆合理的想象。决定琉球改朝换代的那位白发老臣,会不会是《斗法》里的琉球国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二战后琉球谁占领(被日本打压的琉球国教)(6)

而琉球国师决定了琉球国最主要的外交关系,甚至琉球国运。可见琉球国教对琉球国的深远影响,至于琉球国教有哪些神奇的传说,且听下回分解。

二战后琉球谁占领(被日本打压的琉球国教)(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