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同嚼腊】《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腊”谓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后世以此比喻寡淡无味,了无情趣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后,味同嚼蜡”,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被误解的佛家成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被误解的佛家成语(我们说了那么多年的成语)

被误解的佛家成语

【味同嚼腊】

《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腊。”谓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后世以此比喻寡淡无味,了无情趣。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空中楼阁】

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佛教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虚幻的东西或空想。

【现身说法】

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化身能够根据众生的机缘,随时随地应现于世,所谓“千百亿化身”。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称为“现身说法”。释迦佛昔在兜率天为菩萨时,“于十方界,现身说法”(见《五灯会元》卷一)。观世音菩萨自称:“我与彼(众生)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楞严经》卷六)所现之身,包括人、天、龙、鬼乃至禽、鸟,花、树;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后来,人们用自已的亲身经历和行为去劝说别人,也叫做“现身说法”。

修佛等于修心

人生哪里都需要修行,更何况是包罗万象的佛经。

晓萱探秘——说尽天下古怪事,搜罗世间稀奇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