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二战中的空中幽灵)(1)

提起二战时代的俯冲轰炸机,大多数熟悉历史的小伙伴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德军那会尖叫的JU87俯冲轰炸机,这种外形怪异的轰炸机跟着二战晚期德军的闪电战而声名大噪。可是俯冲轰炸机并不是二战德国的专利,其他国家也有大规模装备的俯冲轰炸机,比如美国水兵的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就是斗劲闻名气的一种,并且它在太平洋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战时期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二战中的空中幽灵)(2)

特别是美国和日本航母大战的时候,俯冲轰炸机决定胜负,中途岛一战美国无畏者俯冲轰炸机一天干掉四艘日本航母,战果都是俯冲轰炸机的,虽然鱼雷机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攻击装甲厚实的战列舰,但是由于航母为核心的海军体系下,能摧毁航母的飞机才是主力,所以不难理解俯冲轰炸机对于航母决战的决定性意义了。

机如其名,SBD“无畏式”希望驾驶它的飞行员可以不畏惧的勇往直前,而确实SBD也获得飞行员极高的评价。SBD“无畏式”是太平洋战争最关键的几年中日本帝国舰队的噩梦。1942年6月4日,54架SBD几乎是单枪匹马地从美国海军的“企业号”、“大黄蜂号”和“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在24小时内击毁了日本4艘主力航空母舰,从而赢得了关键的中途岛战役。

至1944年由于后继机种SB2C地狱俯冲者式的服役,才慢慢退居第二线。而1944年SBD也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行列,在北海对抗德军的U型潜艇,同时SBD也以A-24之名加入美国陆军航空队,在地中海战场上打击德国与意大利的装甲部队。

二战时期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二战中的空中幽灵)(3)

俯冲轰炸机的主要优势,一是高突防率,二是高命中率

高突防率不难理解,其攻击模式决定了这是个很难命中的目标,大口径高炮对俯冲轰炸机基本上没效果;而机枪/小口径机炮射程和威力均有限,能够开火的时候,对方往往已经进入稳定的俯冲姿态,对机体坚固的俯冲轰炸机,即使能连续取得命中也很难阻止其投弹。

能有效对抗俯冲轰炸机的是37~40mm这个级别的高炮,能从足够远的距离开始射击,且弹丸威力大,累积起来的伤害很容易就能把俯冲轰炸机彻底摧毁。

但战争前期基本没有这种东西,日本甚至到最后也没研制出来个能用的。战争后期飞机性能也在提升,这一级别的高炮也开始显得不够用。命中率无需解释,低空投弹本就是可以极大提升命中率的手段。突防率和命中率结合起来,俯冲轰炸机可以打击海面上的绝大多数目标,航母也籍此真正摆脱了侦察舰/防空舰的地位。

二战时期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二战中的空中幽灵)(4)

俯冲轰炸的劣势,主要是对拥有较强水平装甲的战舰杀伤力非常有限(这里主要指战列舰和巡洋舰)。战争前期的1000磅级别炸弹,穿甲炸弹的最大穿深不超过4吋,半穿甲炸弹差不多减半,遇上炸弹甲板还会进一步降低(主要是会早爆)。更大的穿甲炸弹也只能勉强打击旧战列舰,对于新战列舰普遍达到6吋级别的水平装甲仍然显得无力。

二战时期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二战中的空中幽灵)(5)

航空技术日新月异。斯图卡、SBD、SB2C这些俯冲轰炸机在1939-1942年极盛一时,但很快便退出了历史舞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首先研制成功V-1巡航导弹;战后,美国和苏联等国家都发展了巡航导弹。制导炸弹使得俯冲轰炸失去意义。可是,对于战略轰炸,至今“水平”轰炸机仍然是价廉物美的选择,难怪网友调侃,轰炸精度不如俯冲的水平轰炸机,倒是玩到了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