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地球日即将到来之际,4月17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渝北区石船镇的铜锣山矿山公园,举办了一场“穿越重庆山脊——走进铜锣山”自然巴渝科普活动,30多位中小学生、地学爱好者和媒体工作者,在地质科普工作者的带领下,考察了铜锣山矿山公园的地质遗迹、生态修复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等,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对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了更多的了解,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重庆矿山公园在什么地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重庆矿山公园在什么地方(重庆网红矿山公园的水为什么是绿的)

重庆矿山公园在什么地方

在世界地球日即将到来之际,4月17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渝北区石船镇的铜锣山矿山公园,举办了一场“穿越重庆山脊——走进铜锣山”自然巴渝科普活动,30多位中小学生、地学爱好者和媒体工作者,在地质科普工作者的带领下,考察了铜锣山矿山公园的地质遗迹、生态修复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等,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对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了更多的了解。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承办,活动路线共有6个考察点,主要对矿山公园内生态修复、地质遗迹、地质构造、地灾隐患等内容展开考察探索。

在七号矿坑,被孩子们称为“小艾姐姐”的川东南地质大队地质科普员艾大利,通过现场讲解、展板展示等多种形式,向大家讲述了铜锣山废弃矿坑如何通过生态修复变身重庆“小九寨”的过程。

“为什么水是碧绿色的啊?”“小艾姐姐”还向小朋友提出了问题。

原来矿坑中的积水富含丰富的钙、镁以及少量悬浮物,太阳光照水面后,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被水吸收,而波长较短的蓝光、绿光等被散射而呈现出蓝绿色水面,再加上水中的藻类植物和微生物,所以水看起来犹如翡翠一般。

在2号观察点,艾大利指着一块岩石上清晰可见的波痕构造,向孩子们讲解了这是由于流水作用形成的,可以证明在2.5亿年以前重庆还是一片海洋。

在3号观察点,艾大利又从路边取出石灰石样本,让小朋友们戴好橡胶手套,用滴管将一些稀盐酸滴在石头上,观察二者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哇,石头上在冒泡泡了,好神奇啊!”简单的化学小实验让孩子们纷纷惊呼起来。

而在路边的一处出现危岩和崩塌的地灾隐患点,科普人员给孩子们普及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识别、避让与防治等科学知识。

“原来岩石有这么多的种类,重庆原来是一片海洋,”活动结束后,星光小学六年级的周雅瞳小朋友十分开心,她告诉记者,这次不仅学到了很多地学知识,也明白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据重庆临空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张海介绍,铜锣山因为盛产优质石灰岩,曾经是重庆中心城区建材石料的主要产地,在2012年全面关停后,矿区遗留下了41个大小废弃矿坑,碎石垃圾遍地,286公顷土地受到严重毁损,从2016年开始,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治理,原本一排排的矿坑,变身成为色彩碧绿、变幻莫测的湖泊,如今渝北区铜锣山矿山公园已经成为著名的网红打卡景区,去年6月开园以来已经吸引了50多万游客。

据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22日是第53个地球日,此次活动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希望通过公众与生态修复成果的亲密接触,激发地学爱好者和青少年对探索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引导大家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

上游新闻记者 汤皓 摄影/视频 甘侠义 视频编辑 何闯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