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数量占比高达13.31%。截至2017年底,全国老龄办公布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例已增长到17.3%,达到2.41亿。

《老龄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预计:从2013到203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由14.9%上升至25.3%,达到3.71亿。到2050年前后,老龄人口占比将达到34.9%届时,我国可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明亮又黑暗文案(又厚又黄难穿透)(1)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十二五”规划强调:“要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实现养老服务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健康、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延伸”;“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建立健全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这为今后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不仅要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寿命长短,还需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精神慰藉。关注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明亮又黑暗文案(又厚又黄难穿透)(2)

小莲说:老年人在居室内停留时间较长,为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切实提升老年人的生命品质,对适老化建筑的关注度理应增强。接下来,小莲会持续关注养老空间光环境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敬请期待~

明亮又黑暗文案(又厚又黄难穿透)(3)

2.聚焦——老年人的视觉特征

21世纪初,光的“非视觉效应”的发现,揭示了光对人体心理情绪及生理健康的巨大疗愈作用。老年人由于视觉系统的退行性变化,对光的敏感度发生改变,光照不足或过量都会对其健康产生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眼组织结构会逐步衰退,具体表现在:

01

角膜的改变

老年人的角膜直径变小形状呈扁平(曲率半径增大)趋势,屈光力发生改变,引起“远视”;同时,眼角膜的知觉敏感性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明亮又黑暗文案(又厚又黄难穿透)(4)

不同年龄段的视觉退行性变化

02

瞳孔的改变

老年人的瞳孔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小,对光的反应灵敏度下降研究显示,瞳孔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随年龄增长均会缩小。同时,老年人瞳孔对光的反应灵敏度下降,75岁的老年人只能达到20岁时的12%80岁老年人的瞳孔对光的反应灵敏度几乎接近零

明亮又黑暗文案(又厚又黄难穿透)(5)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03

晶状体的改变

晶状体逐渐变硬、丧失弹性,角膜和晶状体的变化使得眼睛的调节能力大大降低,约60岁以后眼睛实际上已变成一个焦点固定的光学系统。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对短波长的吸收系数大幅提高,导致老年人颜色视觉能力降低

明亮又黑暗文案(又厚又黄难穿透)(6)

健康的透明晶状体,光线透过它使人眼产生视力(图自网络)

除此之外,老年人的玻璃体结构视网膜等眼部结构也会发生改变。以上眼部结构的变化会引起一系列的视觉衰退现象,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日趋严重

明亮又黑暗文案(又厚又黄难穿透)(7)

晶状体老化导致蛋白质沉积析出,原本透明的晶状体变得浑浊,影响视力 (图自网络)

老年人除视觉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化以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发生病理性变化的概率也会增加,如白内障、黄斑变性、青光眼及糖尿病视网膜疾病等。由于各种病变,老年人的晶状体浑浊、聚焦困难,导致其视力下降

明亮又黑暗文案(又厚又黄难穿透)(8)

患上白内障后的视力减弱过程 (图自网络)

研究发现,要达到相同的视觉效率,75岁以上的老人所需的平均光照量是20岁年轻人的4倍,这是由于老年人的眼睛晶状体变厚、变黄,光更难穿透,眼睛也更难看清物体。白天自然光中的蓝光部分被变黄的晶状体大量过滤掉,也影响了老年人白天褪黑素抑制、夜间分泌节律的稳定性。另外,老年人往往大部分时间在室内,这意味着他们接触阳光的时间短,导致维生素D缺乏,这也是导致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恶化的重要因素。

明亮又黑暗文案(又厚又黄难穿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