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船长与船

田小娥原本是郭举人的小妾,后来竟看上了来做工的麦客黑娃,大概真的是爱吧,小娥一直死心塌地的跟着黑娃,住在外面的破窑洞也没想法。小娥甚至对黑娃说过那样一句话:“你干什么我都支持你,你开窑洞我给你打下手”。

到了后面,黑娃被田福贤带来的人赶走,小娥被迫屈身于鹿子霖,还听从鹿子霖的话跟了白孝文,尽管所有人都认为小娥是个“破烂货”,但也有人认为小娥是为了黑娃才忍辱负重,所谓的鹿子霖白孝文,都不及黑娃的一份。其实笔者看到田小娥在郭举人家里每日被塞枣的痛苦,才知道她对黑娃的心有多真。

白鹿原小娥和黑娃的故事(看到小娥每日被塞枣的痛苦)(1)

出身于书香门第,却沦落他人做小,谁能拯救小娥与苦海?

田小娥出身于书香门第,原著中对小娥的家里描写的很少,只知道父亲是个秀才,但仅凭小娥的长相和他父亲秀才的身份,我们便可以猜出,小娥的家境必然是十分殷实,至少曾经殷实过。

就是这样家庭出生的小娥,从小也肯定幻想过嫁给“才子”,在那个父母包办婚姻的年代,小娥没法子自由选取结婚对象。只能是任由父母去选,万万没想象到,父母确实给找了个“有才华”的人,还是个武举人,只不过这个举人,已经年过半百,垂垂老矣。

我想田小娥第一次见到郭举人的时候,必然是十分惊讶,仓皇无措的,她这么也不会想到,居然嫁给了这样的一个男人。可是更悲剧的还在后面,如果郭举人娶了田小娥是为生儿育女好好过日子也就罢了,没想到他娶小娥却是另有隐情,那就是帮他泡枣。

自从嫁进去后,大夫人每天晚上都要盯着小娥,让她把枣子塞进去。这样的屈辱使得田小娥本能的反叛,她好几次都趁着大夫人不注意,把枣子丢进尿盆里去。

白鹿原小娥和黑娃的故事(看到小娥每日被塞枣的痛苦)(2)

不仅是塞枣,小娥虽然是侧房,但在郭举人的家里,就像是个仆人,每日做家务,端茶送水,洗洗涮涮,伺候老爷,伺候夫人,妥妥的一个丫鬟。

郭举人的大夫人还严令,郭举人每月只能进三次田小娥的厢房。而且以郭举人的年纪,仅是那每月三次的几乎也把握不住,每次有想法身体却跟不上节奏,恼羞成怒之下又要鞭挞、折磨小娥,以此来满足他自己的欲望。

过着这种生不如死的日子,田小娥能做的只有忍耐,她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听父亲的话,没想到落得这么个结果。现在她又得听老爷太太的话,可是这得忍到什么时候,郭举人年纪这么大,要是真哪天身体不好走了。大夫人会怎么对待小娥?卖掉都是最轻的。

但天无绝人之路,苦闷的日子里,小娥遇见了黑娃。可以说,一个书香门第的小姐,怎么会看上一个皮肤黑黝的麦客?怎么想怎么都不可能,可结果就是这样,小娥爱上了黑娃,甚至不惜跟郭举人撕破脸,都要跟黑娃在一起。

有人说田小娥此举是因为黑娃健硕的身体,或许有这方面的可能。但笔者认为,更大的原因在于,黑娃和田小娥一样,都是具有反叛精神的人,但他们俩又有点不同,黑娃的反叛,更实际,他敢走出白家,自己出来当麦客。而田小娥的反叛,则是无声的,仅仅是把枣子扔进尿盆里罢了。

白鹿原小娥和黑娃的故事(看到小娥每日被塞枣的痛苦)(3)

具有反叛精神的黑娃一出现,小娥立刻就沦陷了,可以说,黑娃是小娥的救赎。但同时,因为小娥身份的特殊性,黑娃的出现,反而使得她落入更深的深渊。

鹿子霖的“趁虚而入”,打破了小娥最后一点自尊心,当年的枣子作用不浅

黑娃被人抓走后,田小娥心急如焚,她拎着鸡蛋找到了乡约鹿子霖,本以为鹿子霖可以帮她救回黑娃,谁知老奸巨猾的他竟然趁人之危,把田小娥给欺负了。

如果仅是欺负一次,小娥必然是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但鹿子霖不仅是到田小娥的窑洞里去过一次,而是反反复复的去,小娥怎么能愿意?她为什么还要背叛黑娃跟鹿子霖在一起?当年郭举人夫人塞进去的枣子,作用不小。

当年田小娥背叛了郭举人,但她丝毫没有什么难过的,毕竟她并不爱郭举人,爱的是黑娃。可是这次,田小娥又被鹿子霖欺骗,背叛了黑娃,这下田小娥的心就不同于当年背叛郭举人的时候了。

白鹿原小娥和黑娃的故事(看到小娥每日被塞枣的痛苦)(4)

她觉得自己“出轨”,背叛了黑娃,虽然很不堪,但小娥事情都推到了鹿子霖的身上,她本身的负罪感,并不强烈,在小娥的潜意识里,她是这样想的:“我是被迫的,我也没办法”。同样的想法可以套在给郭举人泡枣子上,那时候她也是被迫的,也是没办法。

心理学上有个“破窗效应”,便是好的愈好,更加珍惜,坏的愈坏,最好摧毁。小娥便是这样,当初她是被郭举人泡枣的人,这样的她,在自己的眼里是什么样的?连这种事情都做得出,她还有什么不能做的,而且当初也背叛了郭举人,那么这次背叛黑娃,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所以她虽然背叛了黑娃,从了鹿子霖,但在她的心里,也只不过是做了更比泡枣更严重的事情,只不过是比做了背叛郭举人更严重的事情。跟之前的自己相比,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倘若她从未这么做过,没有泡过枣子经受过侮辱,也没有背叛郭举人,我想她面对鹿子霖的侵犯时,必然不会那么轻易的就从了。

白孝文像是曾经的田小娥,对他,小娥更多的是一种“感情释怀”

田小娥后面跟了白孝文,一开始是受了鹿子霖是唆使,想骗着白孝文,为她自己报仇,可是到了后面,小娥和孝文的感情慢慢发生了变化。

白孝文和田小娥差不多,应该是当初的田小娥,俩人都出生在礼教严重的家庭,都有威严不容侵犯的父亲。白孝文的父亲白嘉轩是族长,作为族长的儿子,白孝文的一举一动都合乎礼仪,说话非常守规矩。

白鹿原小娥和黑娃的故事(看到小娥每日被塞枣的痛苦)(5)

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长期压抑生活,使得白孝文有了不行的毛病,这不是病,而是心里上的不行,白孝文也需要一个“黑娃”,可惜他是男的,他只能找个有反叛精神的女子做她的救赎,而好运的是,田小娥来了。

田小娥的反叛精神刺激了白孝文,让他变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可是对于田小娥来说,白孝文不像是一个爱人,更像是一个饭票。可以给她最低生活保障的,她心里的爱人永远都是黑娃,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田小娥是经过许多男人的人,白孝文并不出众。都说一个人的真爱只出现在刚开始,的确是这样的人,因为经过的人多了,也就不爱了。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对初恋有感觉,念念不忘,小娥的初恋是黑娃,到白孝文的时候都不知道经历了几个男人了,早已没了当初的那份激情。

第二个原因,小娥带着孝文花天酒地,却并不愿好好过日子。当初小娥和黑娃过日子的时候,俩人过的是平常生活,小娥也乐于做一个妇人,每日伺候黑娃,整理家务,做做油泼面。等到了孝文的时候,孝文是卖了祖产,跟着小娥吃喝无度,如果她真心想和孝文过日子,也不会让他卖掉祖产,跟着自己胡搞。

白鹿原小娥和黑娃的故事(看到小娥每日被塞枣的痛苦)(6)

其实田小娥对白孝文,更多的是一种“放纵”,因为精神空虚而带来的肉体放纵,只有花天酒地,才能让小娥暂时忘却痛苦,忘记死思念黑娃的痛苦。

痴情女子却不得善终,小娥其实没得选

小娥是没得选的,如果当初她不跟着黑娃,一直在郭举人家里做事,或许被凌辱致死,也或许等着郭举人年纪大走了,被大夫人卖掉。

跟了黑娃,遭遇了那么多的事情,等着黑娃被抓走,小娥也不能无动于衷,去求鹿子霖,却遇到了那档子事,她就算是想反抗,又能怎么做?一个是外乡的,不清不白的女子,一个是本地的乡约,有钱有势。小娥是百口莫辩。

白鹿原小娥和黑娃的故事(看到小娥每日被塞枣的痛苦)(7)

小娥的悲剧,从她一开始被送进郭府就出现了,根本就没有什么逆转的机会。要说谁改为小娥的悲剧负责,不是黑娃,不是郭举人,不是鹿子霖,不是白孝文,而是她那个知书达理,当了一辈子秀才的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