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慢慢品味生活(陶渊明世俗越粗糙)(1)

陶渊明是谁?

所有人都认识他,所有人又都不认识他。

是乡村田园派头号歌手,是不折不扣的酒徒。

是不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的县令。

是隐逸诗人之宗,是王维、苏东坡、王安石…….的偶像;

鲁迅先生评价陶渊明:

“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鲁迅欣赏的,正是一个真性情的陶渊明,

在门阀等级森严的东晋时期,陶渊明的真性情尤为可贵。

公元(365)年,陶渊明生于浔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一个叫上京里的小地方。

地方虽小,居住的老宅却颇具规模,散发着祖上的荣光。曾祖陶侃曾做到大司马这样的官职。究竟是多大的官呢?相当于现在的军委主席。

外公孟嘉是文化届网红。祖父陶茂官居太守,其权重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父亲陶逸也做过太守。

作为不折不扣的官四代陶渊明,按照当时的“九品中正制度”(评定士人品级只论其门第而不论才能)怎么着也能以名士之后的身份评个“中上品”。

但陶渊明命苦,八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道就此中落。“家无仆妾,藜菽不给。” 藜菽指的是粮食。母亲孟氏不是普通农家妇女,她是大名士孟嘉的小女儿,陶渊明常年寄食外祖父家中时,读了很多书,其中他最爱看的一本书:《山海经》。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

一个人的气质里隐藏着他所读过的书和见过得人,外祖父孟嘉好酒任性,有竹林七贤之风,“孟嘉落帽”的典故说的就是他。曾祖陶侃一生戎马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他脑海中要挥之不去的家族偶像,潇洒淡泊与激昂斗志在陶渊明身上兼容

二十九岁,陶渊明初入官场,为江州祭酒,属于州府的办事员,东晋门阀等级森严,没多少经济支撑与强大的政治背景,需从基层做起。做小吏,看人脸色,仰人鼻息。第一次当官体验可以用两个字可以概括——不爽:世界那么多,老子种田去。

陶渊明慢慢品味生活(陶渊明世俗越粗糙)(2)

这一年,长子陶俨出生,次年,妻子去世。可能死于营养不良,没考证,我猜的。

三十一岁,继娶翟氏,翟氏是个勤劳健壮的女人,为陶渊明生下四个孩子,加上长子陶俨,一共五个孩子。

四五年后,陶渊明又萌生做官念头,心想,也许上次是运气不好呢,再试试。

这次投入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有个要命的想法——做皇帝。正统文人出生的陶渊明,不愿意淌造反这浑水,这年冬天,恰逢母亲去世,他借机开溜。

归家居丧的两三年多,生活得还是不错的:喝酒,赏花,耕田,写诗,著名的《和郭主簿二首》写于此时: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陶渊明优哉游哉的形象呼之欲出,堂前有林子,屋后有菜园,没事斜倚着柳树望望停云,摸摸儿子的小脑袋。果蔬粮食尚且够吃,酒尚且够喝。日子流水似的缓缓的向前。

转眼居丧结束了,渊明又出去做官了,说到做官,这里不得不插一笔:历史教课书告诉我们陶渊明所处的东晋是出了名乱世,留下了桓玄、刘裕、司马道子、司马德宗这些名字。本文不打算为他们花费太长篇幅,记三个知识点就好。

1、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那时靠篡(cuàn)位得天下的西晋已灭,几乎遭遇民族灭绝的汉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建立东晋,统治着江东的大部分地区,而北方经过“五胡乱华”之后,也进入了十六国混战时期。

2、 到了东晋末期,政局混乱,权贵互相屠戮,皇帝的宝座朝不保夕。公元402年桓玄于建康篡帝位,逼走东晋安帝。

3、公元403年,刘裕打着晋室旗号的带兵攻打桓玄。。

闲居在家的陶渊明,听闻在刘裕大败桓玄时,欢欣鼓舞的像个孩子。他一杯一杯的喝下心中的狂喜,脸颊的红晕伴着滚烫的内心:一个宏大的计划在脑海中闪闪发光。

这时候桓玄同学被刘裕同学打得屁滚尿流,一败涂地,就带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这可是个护身符),一溜烟跑到江陵。

陶渊明为了救黎民于水火,为了救安帝,也为了自家出口气。

第二天,星光还未褪尽,他骑上一匹高大的白马上路了,饿了就喝腰挂水葫芦的水,饿了就吃怀揣的大饼,一路风餐露宿,几历生死:穿过敌人一道道封锁线,躲过敌军一次次盘查,到达建康,找到刘裕,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报告给刘裕。

“快去救万岁爷啊,桓玄那个王八蛋把主子抓到江陵去了,囚在那儿了,我这里还有地图,你看你看……”刘裕自然大喜,和陶渊明一起做了个营救计划。

于是……把可怜的皇帝给救出来了。

自觉为刘裕征伐大业立下一件大功劳,他高兴得很,也颇有些得意,写诗明志: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心里觉得:我这匹千里马终于可以在驰骋沙场,一展身手了!

论功行赏,陶渊明得到一个参谋的职务!

什么,真的?没想到啊,有点小啊!陶渊明心头一懵,他默默地回到住处,坐在暗影里,半天没有声响……

这个差事,着实给了心头火热的陶渊明当头一棒,于此陶渊明变得沉默了……

次年三月,向上级递交了辞职报告。

马上被批准,再次回家种地。

陶渊明慢慢品味生活(陶渊明世俗越粗糙)(3)

辞职回到家中,发现家中没米下锅了,五个孩子张大嘴巴齐声喊:饿饿饿!愁得实在没办法,急的转圈。

本家的一个叔父看不下去了:“渊明,你再转圈也转不出粮食啊!彭州有个县长的活,去否?”

陶兄低头不语,脸上布着一层阴云。

叔父又说:“当县令有30亩公田可自由支配,你好好想想。”

陶兄果断回答:“去去去!明天就去!”

官不官的什么无所谓,有饭吃,有酒喝,这买卖很划算。

可有,另外一个重大的问题着实令他纠结:30亩公田种黍米好呢,还是种粳稻好呢,他沿田埂路绕了好几圈边走边思忖着。

八月的田野一望无际………想象着来年开春的农事,他脸上露出了满足的微笑。回到家,早早的备下了坛坛罐罐。

干到第八十一天,这一天上级领导来视察,人未到,规矩先来了。手下说:“您得穿戴整齐了,去跪迎上差” 听完旨意后,陶渊明立即采取了行动:把官帽一扔,扬长而去:

“去他妈的!老子不干了!为了几粒粮食,让我跪你?”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他这一走,“走”出旷世佳作,“走”出千古名篇《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十三年憋气,终于出了一口大气,脱下官服,连招呼都没打就上路了。“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一路上“载欣载奔”,欢乐之情溢于言表。

他可不再是个愣头青年。不惑之年,一切都想通了,看明白了:“冻饿岁切,违已交病”吃不饱穿不暖,无非哭了肌体,一味违心向官场,身心交病。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引壶觞以自酌,………...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十三年的时间里,他曾四次“学仕”,四次“学习成绩”都上不去。他一昧的奔赴官场,正是他的可爱之处。他有侠客梦,有在乱世大济苍生的理想,也有维持家人小康局面生活的愿望,责任与个性,是一对矛盾。

所以鲁迅说:

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鲁迅欣赏的,正是一个活生生的陶渊明,而非一个石膏模子、没有情感的圣人蛋。

做不了官爷,当不了孙子,不归是不行了。“田园将芜胡不归?”他归到园田居。

幸甚啊,幸甚!

次年,四十二岁的陶渊明写下《归园田居》五首: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杂陈,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渊明写鸡写狗,写草屋写炊烟,简单的事物,唤起美感和心情舒畅。

《归园田居》五首太有名了,我们再来看看其三: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天晴朗的时候,就下做干活,傍晚,就扛着锄头回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个人虽然种豆南山下,种得草盛豆苗稀,但是内心是欢乐的。

陶渊明慢慢品味生活(陶渊明世俗越粗糙)(4)

两年后的一个夏天,家中小孩玩火,致园田居失火。“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消防队来的太慢,全烧光了,陶渊明一家老小望着烧成灰烬的草屋,那个心疼呀。

没办法,房子没了,器具没了,只好搬到船上过,一时粮食无着落,五个儿子,大的十五六岁,小的才几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搜肠刮肚地找吃的……亲友们接济,村民们帮忙,入秋重新盖房,整理庭院,日子横竖不如以前了,“果蔬始复生,惊鸟始未还”。

惊鸟未还也罢,倒是来了一群打打杀杀的人,为了避战乱,他移居至南村。有诗云:

《移居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文学俱乐部热火朝天的开张了,不在别处,正在陶渊明的家中。简陋狭小的居室人气爆棚:一群布衣正眉飞色舞的赏奇文,谈文学。什么门第观念,什么等级意识,在这里没有市场。

我们再看其二:

《移居二首》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春秋佳日,登高赋诗。南村多好友,穷巷子里充满着欢声笑语,哪家有酒就去哪家喝一通。只要粗茶淡饭,几杯酒下肚,幸福就前来照面。

但是回来他是要读书的,他读的书不是为了求功名,如他自己所说,好读书不求甚解。一个人读书,不求考据,不评职称,不发文章,也更不换五斗米,无非就是“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

在文字里抒发一把胸臆,让自己的真人格真胸襟活在文字中。

他穿短衣,打赤脚,常年躬耕,——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那无边无际的新绿,萌动着收获的喜悦。太阳下山,就结伴回家,炊烟袅袅升起。

邻里有好酒就邀请他去喝一通,他也常常邀请好友来家喝,每每喝得酩酊大醉就开始抚弄素琴,涕泗滂沲,周边的朋友只见他狷狂,不明就里,弹完了以后就跟朋友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我喝高了你们走吧。

几百年后,他的知音李太白有诗云: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这就是李太白所说的,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天籁都在他心中,他还要琴弦作何用?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物我两忘,诗人与自然浑然一体。而陶渊明堪称“无我”之境的第一人。”

公元420年,刘裕弑君篡位,建立南宋,东晋就此灭亡。陶渊明知道后,遂将名字改为“陶潜”,以“潜”表达“永不出仕”的决心。然后,他回到草屋里,提笔写下了一首,文学史上著名的《桃花源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内别有洞天,在这里,没有争权夺利,没有纷扰战争,有的是只是老少相安的怡然自乐。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桃花源记》呢?正如学者费勇所说,陶渊明就是想表达:

“你们去闹吧,去争吧,去斗吧,去折腾吧,我就在这里,在秋天的阳光里,

一个人静静地喝喝酒,听风踩过树梢的声音,听泉水与山石的激荡声,就这样看着你们得势了,又失势了。看着那些繁华忽然来了,又突然倒了。而我在自己人生的莽原上开疆拓土,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不亦乐乎。”

渊明五十岁这天,他在酒肆宾客,举止如少年,上蹿下跳,动作蛮利索,他善于杀鸡,刀法快准稳,酿酒技术也是一流。“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他用葛巾滤酒,将酒槽倒去,再把帽子戴上。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葛巾漉酒”。

陶渊明慢慢品味生活(陶渊明世俗越粗糙)(5)

当然,有肉有酒的日子不是每天都有,靠天吃饭,荒年粮食歉收,老婆孩子一脸菜色,酒就更没戏了,他想酒想的厉害,喝不着,全写到诗里了…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晚上饿得睡不着,起来喝瓢水,蒙上被子睡觉去。

陶渊明不写李白写给韩荆州的那种求职信,他想了一个能填饱肚子的办法——乞食。

尽管这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行为,却是一种少见的真率之美。清人方东树说陶诗 “ 一味本色真味,直书胸臆 ”即使是一般土大夫讳莫如深的事,他也总是如实写出。

敲门乞食拙言辞,好在亲友们不弃,来给陶渊明送钱送物的也有些大人物,太守颜延之是来的最多的一个,前前后后给他赠送过两万贯铜钱,除了有人送他些钱米,也有的就请他过去。

有一次,好友王弘请陶渊明去府里喝酒。渊明走到刺史府时,草鞋坏了一只,他干脆将另一只也扔了,光着脚就入了府。喝酒之时,王弘发现渊明没穿鞋,要为他做几双鞋,他坐地抬脚,让对方量尺寸。

座上客皆有身份,衣冠整齐,表情严肃,唯有陶渊明,赤脚,短衣,谈吐随意,笑声朗朗。酒喝完了,王弘问:“你坐什么交通工具回去?”渊明也不客气:“我脚有病,坐竹轿就行了。”

于是,王弘便命人将他抬了回去。他一悠一闪的, 丝毫没有受宠若惊之意。他活得就是这般真率。

这其中也有讨厌人物,江州刺史檀道济就是一个。这天檀刺史亲自到他家,劝他出山:“说坏世道是可以归隐的,但当今圣主英明,天下一统,就该出来做事啊,在这样猫在乡下,是什么意思?”

陶渊明心中暗骂,却说:“我,老朽了,没有本事了。”

檀道济要送他猪肉和大米,他说自己吃惯了五谷杂粮,享受不了,檀道济很生气,放下东西就走了。陶渊明也很生气,把那些东西都扔到门外。围观的乡亲都很纳罕。

渊明的选择,乃是勇士所为。他所坚守的不是狼性虎性,是人性。如他在小传中所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做好了贫穷的准备,就得甘于贫穷,不能拿个性、拿良知去换取。

对此,苏轼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想做官了就出去做官,不会因追求仕途就感到不好意思。想归隐了就爽快归隐,也不把归隐看做多清高的事儿。挨饿了就去乡邻家敲门讨口饭吃,有吃的就以鸡肉、米饭招待客人。

陶渊明最最难得的就是他的“真性情”。

想想当时陶渊明的生存背景,特别是晋代愈演愈烈的门第观念、面子思想,东坡这句话说到家了,说他树起了中国文化一道自由精神的丰碑,一点都不过分。

在陶渊明众多粉丝中,名僧慧远算一位。这位名僧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跟皇帝都有书信往来,想跟渊明交朋友,派人去请他,请不动。又委托渊明的朋友请,去喝酒。

去了,聊得不怎么欢畅,酒后,陶渊明“攒眉而去”。他拒绝加入和尚的什么协会。

因为他与慧远对人生对死亡,有着截然不同的见解。慧远大师说:“形尽神不灭。”身体死亡了,但是灵魂不会死。所以我们要持戒清修,追求万世轮回。

渊明不相信“人死魂不灭”,对死亡,他抱着平常心的,他给自己写挽诗,极其豁达平淡。

千秋万岁後,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第一句,写一生遗憾是酒没喝够;

第二句,概括自己一生高堂为官之苦,草乡隐居之乐;

第三句,是诗家一生经历,以及所明悟的庄、道、佛思想的大成精解。

陶渊明慢慢品味生活(陶渊明世俗越粗糙)(6)

公元427年,陶渊明去世。临死之前,他神情平静,嘴里喃喃念着: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陶渊明去世的年龄,一直被后人争论不休。无论是五十多岁、六十多岁、还是七十多岁,有什么关系吗?

所有能发光的生命都在于你对生活的态度。

你再想想如今周边人们的日常所言所为,除了叹气,你真是无话可说。

房子涨价搞得我们睡马路了,

工作加班搞得我们生无可恋,

肚子的赘肉搞得我们不敢提起食欲

信用卡欠款搞得我们吃土了

孩子的作业搞得我们住院了

升职加官涨薪水又泡汤了

……

针对所有这一切,陶渊明的诗是一服良药,清热解毒醒脑。

读陶渊明的诗,那些生动透顶的行止言语,真是活灵活现如在眼前。他不虚伪,不掩饰,走在街巷间,或者人来人往间,一切与常人无异,好性情,柔软宽博,既有一股蓬勃生长的元气,同时又有一种闲静悠长的气息,像个真正的人那种样子。

在当下,陶渊明的意义,怎么说都不过分。

你无力改变这个世界,你还不活了,人都活在当下,或许我们不能选择时代,也不能学陶渊明逃离这个正在运作的社会,我们学陶渊明,学的是一种快意,一种洒脱,一种真性情的固守。

倘若一个人的真性情退场,那必定不是一个可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