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七年,苏轼量移汝州。苏轼四月离开黄州,十月至扬州,到泗州时已是岁末,遇黄师是。师是名寔,是苏轼同年章惇的外甥。黄此时任淮东提举,给他送来扬州佳酿二樽,雍酥一奁。苏轼作七律二首为谢。苏轼《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其一

暮雪纷纷投碎米,春流咽咽走黄沙。

旧游似梦谁能说,逐客如僧岂有家。

冷砚欲书发自冻,孤灯何事独生花。

使君夜半分酥酒,惊起妻孥一笑哗。

其二

关右土酥黄似酒,扬州云液却如酥。

欣从元放觅拄杖,忽有曲生来座隅。

对雪不堪令饱暖,隔船应已厌歌呼。

明朝积玉应三尺,高枕床头尚一壶。

语译:其一

除夕夜老天落雪花,立春后流水过黄沙。

泗州旧游真如梦幻,逐客如僧漂泊无家。

砚中墨水结成冰块,蜡烛报喜频结灯花。

除夕夜使君送酥酒,妻孥惊起笑语喧哗。

语译:其二

关外酥油金黄如酒,扬州佳酿甘美如酥。

想学神仙拄杖倒饮,曲生来访已到座隅。

遇雪正为饱暖担忧,使君馈赠使我无虞。

明朝积雪深达三尺,高卧床头且饮一壶。

简评:四十九的苏东坡,正面临着命运的巨大转变。黄州流放的结束,宋神宗即将去世,这年除夕,是沉闷的,是激变的前夜。

苏轼对变幻的政局捉摸不透,打算暂时以退居常州阳羡作为上策,可是还未能获得批准。除夕夜,在泗州城外汴河口的船上,苏轼的心情是沉重的。

在这个时刻,东道主黄师是送来酥油和扬州佳酿,这是出乎自己意料的惊喜之事。第一首诗,感情尚未奔放。暮雪纷纷,春流咽咽,景色令人压抑;冷砚孤灯,更是如此;到了末联,才见喜色。第二首诗,情感放开,酥油似酒,酒似酥油,令人喜爱。左慈倒饮,曲生入座,令人抖擞。积玉三尺,高枕床头,都是让人欢欣鼓舞的事情。

对这两首诗,东坡是很得意的。过了一年,他特地用佳纸精墨题写此诗,书赠夫人王闰之。这是苏轼的惯例,定期不定期地重新誊抄自选的优秀作品。

苏轼人生难得是清欢(高枕床头尚一壶)(1)

苏轼人生难得是清欢(高枕床头尚一壶)(2)

苏轼人生难得是清欢(高枕床头尚一壶)(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