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清晨,家住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道怀远里的王先生刚从周末的懒觉中醒来,便听到社区工作人员已在登门为街坊邻里派送物资。这里在前一天深夜被划入管控区。

为满足封控、管控区内居民的生活采购需要,当地社区向全体居民发布了联系电话和微信服务号。“居民24小时都可联系工作人员,我们记录下大家的需求,统一送货到家。”江南中街道办副主任钟玫婷介绍,“打通‘最后一百米’,是让百姓安心的重要保障。”

此外,街道还为封控区内的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准备了荤素粮油搭配的“爱心礼包”,并派人上门为转至医院治疗的居民的宠物定期投喂,大大减少了疫情封控区、管控区内居民的后顾之忧。

白云宠物防疫站(一线直击海珠封控区)(1)

“临时管家”,送货到家

“在管控区,我们如何买菜呢?”王先生问道。“您可在网上下单或者把采购清单给我们,我们帮你采购,然后送菜上门。”社区工作人员的回答让他吃下了定心丸。

进入封控、管控状态后,街道在上门走访的过程中,给每家每户派发了用于联系工作人员的微信服务号二维码、电话号。“这相当于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临时管家’,后台会有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接收并处理群众的各种生活需求。”钟玫婷说。

在王先生看来,身处封控区、管控区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确保是否有充足的物资供应。“社区及时安排了工作人员收集诉求,也提供了热线电话,我相信肯定能挺过难关!”王先生已在电商平台下单买菜,“我们也谨遵社区叮嘱,减少下楼,采购物品到了社区卡口会有工作人员给我们送上门来,挺安心的。”

白云宠物防疫站(一线直击海珠封控区)(2)

同样住在怀远里的梁先生已经享受到了社区的暖心服务。“昨天晚上我向社区工作人员反映,家中没有蔬菜了,希望他们能帮买两斤菜心和两个白萝卜,今天早晨他们就提着新鲜的蔬菜给我送上门了。”梁先生说,“目前生活物资供应都很充足。”

就在准备午饭之际,梁先生发现煤气用完了。他随后又给社区的“临时管家”联系,后者答复,待煤气公司将煤气罐送到社区工作站后,会有专人接力送上门。梁先生坦言,“我们有诉求会第一时间向热心电话求助,相关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与解决。”

水马围蔽的管控区内,百姓的生活保障不断供。钟玫婷谈到,基层工作人员和“广州街坊”志愿者,化身为社区采购员、物资配送员,通过群防群控共同构筑起“保供应”的坚实防线。

白云宠物防疫站(一线直击海珠封控区)(3)

爱心礼包和暖心服务同时“敲门”

在当地管控区四周,红色水马围蔽了关口要隘。外围的防范区不时有带着红色袖章的“广州街坊”,为往来行人做体温监测、查询健康码并提醒他们定期定时测核酸。

江南中街道位于广州老城区,老弱病残人群、低收入群体较多。为此,在封控当晚,街道就与当地超市取得联系,提前准备了“爱心礼包”。次日上午,身穿红白马甲、头戴防护面罩的志愿者们,用推车将这些物资送到了困难群体手中。

“其中包括5斤装丝苗米、油、盐、瓜果蔬菜、鸡蛋、猪肉等食品,共有20份。”钟玫婷说,这份爱心礼包套餐由街道出资购置,超市打包完成后,免费发给封控区内的独居老人、残疾人、低保人等,让他们有基本的物资保障。

白云宠物防疫站(一线直击海珠封控区)(4)

封控区内还有一些学生和青年人构成的租客群体,他们较少在家中开火。街道为其准备了蛋糕牛奶等简单的即食食物。

家住怀远后街的一位女士家里有两只宠物猫,在被纳入封控管理期间,她叮嘱工作人员将这两只猫送至附近的宠物店寄养。据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当地还有一些被转运去医院治疗的家庭,会联系家属送来钥匙和猫粮,委托社区工作人员定时上门为宠物喂食。

“给百姓的生活提供方便,就是给防疫工作大局带来方便。实实在在的食品、服务,将有效缓解封控初期百姓的紧张情绪。”钟玫婷谈到。

【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李鹏程 柳时强

【实习生】吴嘉丽

【摄影】符超军、受访者供图

【作者】 李鹏程;符超军;柳时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