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传统节日,很多孩子都会追问这个节日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有什么由来呢?作为家长也想在节日的时候给孩子讲一些典故,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爱上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正值清明假期,这个清明节,就用《中国传统节日故事绘本》之《清明节》开启学习传统文化之旅、带孩子一起怀古追思吧。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民间“八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清明节的起源,始于古代“墓祭”之礼。古时每年此日,举国朝野,无论天子凡夫,都要祭祖扫墓,缅怀先人。宋朝诗人高翥在《清明日对酒》中曾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意思是,南北山上有很多的墓地,清明时节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

清明节既拥有慎终追远的怀古情怀,也兼具赏春览景的气氛。这是因为清明又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春暖花开、万物生长的时节,人人纷纷外出游玩,所以又叫做“踏青节”。蹴鞠、荡秋千、插柳戴柳等都是清明节的重要民俗活动。清明节也是中国唯一与节气有关的传统节日。

其中,“清明戴柳”是清明节最重要的风俗之一。《中国传统节日故事绘本》中的《清明节》一书主要讲了这个典故的由来。

很久以前,晋国有人要害公子重耳,重耳只好带着几个大臣流亡在外,其中有个大臣叫介子推。他一直跟在重耳身边陪伴他。有一天,他们迷路了,找不到东西吃。介子推偷偷从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给重耳吃了。重耳知道后很感动。

为什么给孩子不一样的节日(孩子一直追问的节日由来)(1)

重耳终于回国登上了王位,当了国君。新国王对曾经跟随自己流亡的大臣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重耳觉得很惭愧,派人去请介子推,可是介子推没来。原来他已经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里。

为什么给孩子不一样的节日(孩子一直追问的节日由来)(2)

重耳带人到山里寻找,连个人影也没找到。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只留下一面,这样火起时,介子推准会背着母亲出来。没想到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还是不见介子推出来。后来,介子推和他的母亲被安葬在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什么给孩子不一样的节日(孩子一直追问的节日由来)(3)

第二年,重耳领着群臣来到绵山,登山扫墓,看到大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新枝。重耳想着介子推要自己做一个好国君,就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为什么给孩子不一样的节日(孩子一直追问的节日由来)(4)

因为这一天正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所以就把这天定为了清明节。

不止清明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有很多风俗习惯和有趣的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