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会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而造成拖延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动力不想做,问题太难不会做。即使知道拖延不好,仍然会存在拖延的情况。

为了停止拖延,让工作生活变得不再为拖延而苦恼,引用增兵减灶战术。

拖延战术最小伤亡 用增兵减灶战术(1)

“增兵减灶”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的军事家孙膑用来迷惑敌军的战术,通过减少灶的数量,让敌军误以为人数正在减少,而实际上是在暗自增兵,引诱对方轻敌冒进,进而歼灭敌人。

(PS:当时用来做饭的灶的数量和吃饭的人数成正比)

在拖延中,敌军就是我们的大脑,增兵减灶就是战术,当我们对大脑进行迷惑,与之周旋时,会让行动执行更加高效。

增兵减灶战术的核心是积聚动力,扩大胜率;拆解问题,降低难度。

拖延战术最小伤亡 用增兵减灶战术(2)

01 减灶

问题太难不会做,那就对问题进行拆解,降低难度。

​1.做最重要的事情

就手头的事情进行梳理,对不是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做断舍离,留下一到三个,就如自我管理工具中,哪个最简单最好用?中的三件事原则。

每件事情都有其标准,如实在太难完成不了,可以选择用减半法则。

比如,你每天要锻炼1个小时。可以选择先去做。如果完不成,就立即减半,改为锻炼30分钟;再完不成,就15分钟.....最终的下限是每天锻炼1分钟。

你可能觉得减到1分钟,那和没锻炼有什么区别? 这其中的区别是,1分钟是下限,不是上限。1分钟是最低标准,锻炼时间长了,就是你赚到了。当目标小到你分分钟能达成时,你很有可能顺便就做了。

2.细分目标

如果难度很大,那么大脑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要持续地拆分目标——无目标、无短期目标都需要不断拆分到“忍不住动手”为止。

3.降低干扰

主动建立起自己的边界,可以借用之前介绍过的番茄工作法、Forest小工具等时间管理的利器。

拖延战术最小伤亡 用增兵减灶战术(3)

减灶和微习惯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你的目标细分到最小时,可以用微习惯八步骤直接执行。

第一步,选择一个微习惯,制定每天的计划;

第二步,挖掘微习惯的内在价值,即带来的好处。;

第三步,明确微习惯的时间安排;

第四步,建立回报机制,微习惯达成以后用奖励来提升自己坚持的动力;

第五步,记录和追踪完成的情况;

第六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第七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第八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减灶”的核心其实是——通过聚焦、调整目标、细分目标和降低干扰,让启动阻力降到最小,充分哄骗自己潜意识开始行动。

对于拖延症的人而言,开始做比做多少重要,完成率比完成度更重要。 降低任务的完成难度和成本,“日拱一卒,不期速成”。

02 增兵

没有动力不想做,那就把”不想“变为“我想要”。

当我们的大脑对我们说,这件事情我没有动力去做时,肯定会有另外一个声音同时响起,“要不,我们玩5分钟的游戏吧。”

吸引人的网络游戏,无不把三个方面做到了极致:游戏的开放、互动让你有“自主”感;持续提高的难度让你有“胜任”感;而打怪途中队友的互动,则让你产生情感“关联”。

为此,我们也可以通过自我设计,让自己提高一件事的动机,汇聚一件事的动力。

拖延战术最小伤亡 用增兵减灶战术(4)

做一件事之前,可以停下来,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我的能力足以 胜任 要做的这件事吗?我该如何提高能力或调整指标,让我自己平和有信心?

2.我做这件事是不是 发自内心 ?是自我的决定还是外部影响?如果不得不做,我能主动选择从中 学到 些什么?我可以 主动创造 哪些新奇的尝试?

3.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我如何与喜欢的人产生更多 链接 ?

人类都有“发现新奇事物、进行挑战、拓展并施展才能以及探索和学习的内在倾向”。多关注这件事中不熟悉、新奇或始料未及之处,调动自己的好奇心,尝试把做事的外部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部需求——变“我必须”为“我想要”。

小结,停止拖延一方面通过“减灶”聚焦到重要的事情、细分目标和和降低干扰降低问题的难度,另一方面通过“增兵”自主、胜任和关联提高行动动机。

增兵减灶的战术,开始比行动更重要,完成率比完成度更重要。

拖延战术最小伤亡 用增兵减灶战术(5)

今日精进

对于停止拖延,你有其他什么的好办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