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运城盐湖,穿越在风光壮丽的中条山峡谷,远远就望到了烟雨空濛中的黄河大桥。
黄河大桥
函谷关,历史上曾经有三座:
雄关要塞: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大门口
【秦关】即春秋战国时期所建的函谷关,遗址在今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战国时秦惠文王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古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诸国合纵攻秦,“至函谷,皆败走”;公元前318年--317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西汉贾谊的政论名篇《过秦论》写道:“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其中的“关”就是指函谷关,可见其战略影响。
此处有令尹望气台、孟尝君鸡鸣台,老子著《道德经》的太初宫等,太初宫已经成为国内外信仰者祭奠老子的重要场所。1992年,灵宝市政府按照原古关图形,投资重建了关楼。
【汉关】在今河南省新安县东500米,西距秦关150公里。据灵宝市志记载,自汉室兴起之后,关中作为帝都,函谷关以东则称关外。人们都以自己是关中人为荣。楼船将军杨仆,原籍函谷关以东的新安县,别人说他是关外人,他深感不快,就尽捐家资,于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在新安县城东也修起了一座雄伟的城池,人们称它为汉函谷关。有了这座新关,杨仆也就成了关中人了。汉关早已废弃,2000年仅存有关门遗址。
【魏关】位于灵宝市东北20公里,距秦关约5公里。相传三国时候,曹操西讨张鲁、马超,为了迅速转运兵马粮草,命许褚在那里开凿隧道,筑起关楼,距秦关不远,故称新关。这处后来成为东达洛阳,西接长安的重要交通干线。抗日战争时城楼毁于兵火,遗址为三门峡水库淹没,现仅留古道和烽火台遗址。
函谷关,曾是烽烟际会、战马嘶鸣的古今战场,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它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同为我国古代的重要关口。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函谷关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黄巢、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无论是逐鹿中原,抑或进取关中,方圆三百里无径可绕道而行。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始建于西周,该关西踞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塞黄河。长达50公里的峡谷,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辞海》载“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又关楼修在谷中,故称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曹魏齐王正始初,从弘农太守孟康言,移函谷关,更号大崤关,又为金关。自河南灵宝市以西、陕西潼关县以东,皆曰桃林。
雄关要塞: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大门口
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军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冲。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蜚声寰宇。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起源地。唐太宗、唐玄宗、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等历史名人志士临关吟诗作赋,流传至今的有100余篇。
车行稠桑塬上过函谷之上
由于函谷关易守难攻,秦朝末年各地起义抗秦后,新立的楚怀王为尽快平息战乱,宣告谁先入关中,得为关中王,此处所指的关亦是函谷关。之后刘邦先入关中,不过并非直入函谷关,理由即是函谷关易守难攻,加上关内即是秦的首都咸阳,护守函谷关的秦军必是精锐,为避免攻坚,刘邦接受张良的建议绕道进入关内。不过,项羽不满刘邦先入关,设下鸿门宴,但又不愿违逆楚怀王当初的宣告,因此在册封时将刘邦封为巴王,之后封为汉王。虽然巴、汉两地也属于关中关内(函谷关以西),但当时为未开化的不毛之地,甚至是秦与秦朝专门用来流放罪犯的地方。不过刘邦仍然在汉中成功积蓄力量,最终在楚汉相争中战胜了项羽。
驾车纵行稠桑塬上,驰骋在函谷之上
一过黄河,车就上了稠桑塬,纵驰而入穿行在函谷关旅游小镇,未几已临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大门口。购票将入,先扮个老子驾青牛欲入关状。这里是秦关遗址区,由此而入是景区新建的旅游观光区出入口,还不是函谷关核心区域。
函谷关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
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的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鸡鸣台、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今古通道石牌坊
迈步今古通道
老子(约前571~?),字聃,号伯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后人称其为“老子”(古时“老”字的读音和“李”字相同),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是我国春秋末年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不仅是道家学派理论的奠基人,被后来的道教奉为教祖,而且是先秦诸子百家的启蒙者。他的著作《道德经》,即《老子》一书,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自《道德经》问世以来,上至皇帝高官,下至黎民百姓,都对这部经典著作有着极大的研究热情。
老子步道
我仨一行刚至此,便现天人感应之象:但见十幢青石柱下,紫气喷薄而出,弥漫盈道。
道 缘
未修三清洞,天机慧根露。
天尊欲纳徒,疾步朱雀游。
老子步道
据不完全统计,有史料记载的版本达1800多种。不仅在国内影响广泛深远,而且在公元七世纪便以梵文传到国外,16世纪传至欧美各国,以后逐渐风靡世界。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指出:“中国哲学中另一个特异的派别……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征。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这派哲学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德国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其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曾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言来阐述他的治国方略。老子思想博大精深,蕴含丰富,涉及天、地、人各个方面,在政治、经济、军事、艺术、伦理、养生等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智慧的光焰。
老子圣像
研究老子思想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现象。英、法、美、日等40多个国家都在研究《道德经》,翻译《道德经》的版本已达600余种,其中日本人著述达330余种。因《道德经》成于函谷关,函谷关名副其实成为道家文化的发祥地。
老子圣像
2011年3月18日,老子圣像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揭幕。老子圣像高28米,重60吨,为紫铜锻造贴金,总投资2588万元。本尊圣像目光深邃,须眉垂垂;手执书简,衣袂飘飘。老子塑像连基座高33.3米,意在应对《道德经》“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老子广场北侧有一仿竹简的石砌长卷,长365米,暗合一年之数,谓之天书,其上镌刻《道德经》。截止2014年,世界上最大的老子铜像: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君山老子文化苑,像高38米,通高59米,投入资金3.5亿元,用360吨青铜铸造。
圣像身后便是四段漫漫青石步阶。
道家之源
沿着这段长长的石阶拾级而上,驻足“道家之源”亭下,左右亭柱上各挂一条楹联:三百代太初之光生一生二生万物,五千言道德真经法天法地法自然。
这里是众多海内外道家和道教人士朝圣祭祖之地。
入朱雀门,登太初圣宫山门。太初,是个哲学术语,代表无形质,只有先天一炁,比混沌更元始的宇宙状态。它最早出现在《列子》一书里。宫门两侧墙壁上分书:道家之源、传世德宗。对应其下各一方石雕,古色古香,一为“老子骑青牛过函谷”,一为 “孔子入周问礼”。
太初宫,位于函谷关东城门右侧。传说,尹喜迎候老子到函谷关,行以师礼,求老子为其著书,老子便在此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这部蕴涵丰富的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也有有认为是后人托名之作)。为了纪念这件事,后人便在老子著经的地方修筑了太初宫,曾是一座道观。
太初宫为殿宇式古典建筑。殿脊和山墙檐边上塑有麒麟、狮、虎、鸡、狗等珍禽异兽,神形兼备。殿顶飞梁纵横,椽檩参差,虽然屋架复杂,但却自成规矩,殿宇宽阔,中无撑柱。史载,太初宫始建于西周。现存太初宫主殿建于唐以前,元、明、清有续修。
抽空在旁边的摄影棚搞了个“登基大典”。哥仨轮流把皇帝当了一番。
登基大典
太初圣宫其后是函谷关大道院,一座仿秦汉建筑风格的道观建筑,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步入庙内,古柏参天,阴翳蔽日。两通石碑分立左右,赑屃负着斑驳残缺的石碑。一碑元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重修太初殿时立置,碑文记录了老子函谷关著《道德经》的经过, 与《史记•老子列传》相吻合;一碑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重修太初殿时立置,碑文诠释了《道德经》的要义。殿内正中供奉着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旁有有盘古、夸父、仓颉、孔明等,呈现出多元文化融合和泛神论的特点。
院内有一古井井水甘冽,老子于太初圣宫著经,在此汲水而饮。此井历经千年而不枯,故而命名“老君神井”。井帽石碑阴刻“犹龙雨露”,出自孔子赞老子“吾见老子,其犹龙耶”。
函谷关大道院
尹喜故宅遗址,相传为尹喜的寓所。尹喜,春秋时代人,素识天象,曾为函谷关关令。传说他曾在此挽留老子居住半年之久。灵宝在夏、商、周时期称为桃林,秦设桃林县,汉代设弘农郡,隋代恢复桃林县制。
尹喜故宅遗址掘灵符
据司马光《资治通鉴》215卷唐纪31篇记载: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农历十一月初七,陈王圭府参军田同秀(桃林县人)早朝时,进言唐玄宗:老子托梦于他,说当年著经之地埋藏有灵符一枚,得此灵符者可永享江山。玄宗听后,马上命田同秀带人到函谷关老子著经的地方,掘地三尺,果然掘得一个桃符,上面刻着一个古体“桑”字。众臣为唐玄宗解符,他们说此字为一古体桑字,桑在古代为农业象征,拆开而看,又由四个十字和一个八字组合而成,这是老子在启迪唐玄宗要以农为本,发展农业,老子就可以护佑他稳坐江山四十八年。唐玄宗听后龙颜大悦,认定灵符是天赐之宝,遂顺应天意,将“开元”年号改为了“天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宗改元”。
尹喜故宅遗址掘灵符
又于次年老子诞辰之日,将灵符所得地桃林县更名为灵宝县,意为此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立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从此唐玄宗就把道教定为国教,号召群臣百姓研读并亲自注释《道德经》,同时把它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
尹喜故宅遗址掘灵符
“窃”过灵符,出尹喜故宅,右侧有一“灵石”,传说是老子曾经用过的著经石桌。
灵石
此石被白石英线切割成九层,有“灵石高就”之意。因而恋人摸了爱情天长地久,青年人摸了人向高处走,上年纪的人摸了松鹤一样长寿……
灵石
瞧,石桌面光洁平整,肯定成就了无数人的人生路!
灵石
仙丹救民,老子在函谷关著写《道德经》时,他的坐骑青牛被当地一老农饲养着。
当时,函谷关一带流行一种瘟疫,许多人为此毙命,郎中也无能为力。一天,老子的青牛不吃不喝,急坏了饲养人。他找郎中,郎中说人都看不好,更看不好牛,饲养人死缠硬磨让给牛瞧瞧,青牛气息奄奄,郎中让人扶起,牛站不稳,只是咳咳不止后突然咳出一个肉团(就是现在人说的牛黄),牛才如释重负,张嘴吃草。郎中大喜,忙将肉团拿回家中,泡制成小药粒,发给有病关民。病人吃后马上见轻。人们为了感激老子的青牛救命之恩,说这是仙丹。至今,灵宝还流传有正月二十三为牛节的习俗。这天,家家门上贴着用黄纸剪成的青牛图案,并写上“新春正月二十三,天上老君炼仙丹,家家门上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
我抚灵石,访古问今
鸡鸣台,又叫田文台,成语“鸡鸣狗盗”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重建的鸡鸣台传说就是当年田文食客学鸡叫的高埠。
田文台碑:载鸡鸣狗盗事
鸡鸣狗盗,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客喜贤名声很大,秦昭襄王早有所闻,想让孟尝君来秦共谋大业。派其弟泾阳君到齐国为人质,请孟尝君入秦为相,孟尝君到秦后,遭到丞相樗里疾的忌妒。樗在秦王面前进言陷害。后秦王反悔,欲杀害之,又恐遭人唾骂,暂将孟尝君囚禁起来。回国后的泾阳君闻听此讯,欲救孟尝君去求燕姬。燕姬提出要孟尝君已赠给秦王的狐白裘衣。后一门客从狗洞进入库房,巡夜人听有动静,门客学狗叫,骗走巡夜人,盗得狐白裘衣,送给燕姬。燕姬才帮忙弄到出关文书,孟尝君一行慌忙逃至函谷关,正值半夜,当时秦关关规是“鸡鸣开关,日落闭关”。后边追兵将至,形势危急。此时有一门客站在土阜上学鸡打鸣,引得周围雄鸡齐鸣,关吏忙开关门,孟尝君一行匆匆出了函谷关。后来樗里疾追到此处,孟尝君已出关多时了。
鸡鸣台,抚雄鸡,关门启
转过身,可见对面塬头如聚,层林蓊郁;太极湖碧如翡翠,柔情以对。“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人之至善恰如水之特质,润泽万物而不争。走到旁边一口大明成化十年的古钟,手把鲸鱼钟杵奋力九击,“嗡、嗡、嗡……”行磊落事,祈福国泰民安!
下鸡鸣台,钻入函谷碑林,附庸风雅一遭。近年来,游历多地后感觉,有名胜古迹的地方都纷纷建起了自己的“买办式”碑林,有的还有据互考,有的就搞成了杂林漫记。此修建于1988年秋,碑林南北长100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有石碑62通。其中不但有从灵宝各地搜集来的古碑,如宋代的法制碑、唐代的地震碑、杨贵妃之兄杨仲嗣的墓志碑、明代吏部尚书许天官夫人的墓志碑等,而且也有近现代书法名家书写名人吟咏函谷关诗文的新碑,如:清代康有为给当时的灵宝县长写的条幅石碑,李向阳原型的笔文碑等。
望气台,传说是函谷关关令尹喜登高望远,观察天象之地。“紫气东来”这一成语就源出于此。唐代大诗人杜甫《秋兴》诗中有“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之句。后人为纪念他,便将尹喜登高望远的土山起名为:望气台。唐时在上面修建了3丈多高的“瞻紫楼”。此楼民国年间毁于兵燹。
我临其端,翘首东顾,但见一团紫气徐徐而至。遂趋步而前,来到关楼下,洒水净街迎贵人!
函谷关东关楼:丹凤楼
公元前491年,函谷关令尹喜,清早从家里出门,站在一个土台上(现瞻紫楼)看见东方紫气腾腾,霞光万道,观天象奇景,欣喜若狂,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忙令关吏清扫街道,恭候异人,果然,见一老翁银发飘逸,气宇轩昂,并且倒骑青牛向关门走来。尹喜忙上前迎接,通报姓名后,诚邀老子在此小住。老子欣然从命,在此著写了彪炳千秋的洋洋五千言《道德经》。这就是紫气东来的典故。
老子骑青牛,款款自东来
据《史记》记载:春秋末期,老子李聃看到周室将衰,决意西渡楼观台隐居,要路过此地。此后,函谷关一带的门楣或春联都刻写“紫气东来”,流传至今,寓意吉祥呈瑞 。
老子望函谷关丹凤楼
丹凤楼下不仅有公孙白马的故事,还有终军弃襦的典故。
公孙白马,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立论,互相争鸣,使我国古代哲学思潮非常活跃。当时赵国的平原君门客中有一名叫公孙龙的,想到秦国出游。那时赵国一带的马,正流行一种烈性传染病。秦国得知后,在其东大门的函谷关贴出告示:“凡赵国的马概不得入关”。这天,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验过符节就要过关。关吏拦住说:“你人可以过关,但马不能过关”。公孙龙不悦,“马不能过关。白马非马,怎能不让过呢?”关吏说:“白马也是马呀!”公孙龙说:“难道我公孙龙就是龙吗?”关吏被问愣了。他又说:“白马者,马与白也,或白与马也,譬如说要马,给黄马、黑马都行,但要白马,给黄马、黑马就不行了。这说明白马和马是两回事,也是就说白马就不是马,为什么不能过呢?”关吏还没明白过来,他就骑着马过了函谷关。
后来关令知道了此事,决心要治治他。后来,公孙龙从秦国返回,公孙龙出关这天,关令故意站在关前。公孙龙被验过符后,关令不叫公孙龙过关,说:“你要出关,请到别处过。”公孙龙说:“自古从赵国到秦国,这个关是必经之路,我不从此过,还能从哪过?”关令说:“这里是函谷关,不是你说的关。”公孙龙苦笑着说:“函谷关怎么不是关呢?”关令说:“先生不是说过‘白马非马’吗?”这时公孙龙才意识到遇到了对手,但又怕误了赶路,才跪在关令跟前哀求,最后过了函谷关。“白马非马”的争论是当时哲学上一件很重大的事情。说明我国古代思想家开始在思考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
函谷关东门关楼:丹凤楼
关城遗址,原建筑今无存。据考证函谷关关城为不规则长方形,用长、圆、平石夯夯筑而成。东城墙长1800米,西城墙长1300米,南城墙长180多米。遗址基本与史书记载相吻合。
函谷关东门关楼:原关楼已不存在,目前看到的是1992年开工修建的复古建筑。
东门关楼南北长工71.2米,高21.5米,呈凹型,坐西向东,控制入关的要道。关楼城墙宽厚高大,关口门楼为双门双楼三层悬山顶四阿式建筑,脊上有凤凰展翅祥瑞,名曰“丹凤楼”。城墙中间嵌刻黑底金字“函谷关”石横匾,其两侧有对称阙楼。整个建筑群横亘在稠桑原之下,扼守着函谷古道。历史上因战乱,函谷关关楼多次被毁,现建筑图样是依据一汉墓出土的函谷关画像砖拓片摹建,基本保持了古代原始建筑风貌。
登丹凤楼,值守备勤中
我巡视到楼上南侧的井式箭库前,询问今之关令老郑,箭库可安排戍卒开库门通风换气过?
战国井式箭库:位于函谷城楼东城门右侧城墙下端,为一直径0.9米竖井穴式兵器仓库,于1986年7月发现,是战国时守关官吏储藏兵器的箭库。箭库象一口旱井,里面放着一捆捆箭族,约1立方米,箭头是铜质的,箭杆是铁质的,很轻,已经锈在一起,不能分开。此箭库为研究战国朝代的兵器提供了重要依据。
临丹凤楼上东望关外:观嵚崟山逶迤横亘函谷之前,望瀍河出谷滔滔东流归洛
终军弃襦,汉景帝于公元前153年复置函谷关,下令用襦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诏举贤士。当时济南有一名叫终军的人才华横溢,十八岁时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与少年才子贾谊齐名,并称为“终贾”。一天,他从济南步行赶往长安,行至函谷关,关吏验过符后,交还给他。他弃之而行。关吏笑他无知。他说大丈夫过关图个功名,不再用这一般人用的襦。后来,终军果然得到了汉武帝重用,也任南越大使。重过函谷关时,关吏认出了他,说这就是当年弃襦过关的孩子,随从大呼:“这是出使南越的大使,不许胡言。”关吏大惊,忙跪拜送其出关门。
后来,灵宝人教育孩子经常说:“要长进,学终军”、“有才能,当终童”。
临丹凤楼上,观终军弃襦
函谷关吟
君不曾见函谷关,崩城毁壁至今残。
树根草蔓遮古道,空谷战鼓催千年。
白马公孙何处去,青牛老人更不还。
苍苔白骨空满地,月与古时依旧悬。
临丹凤楼上,探幽幽函谷
西望关内,远处,纵贯稠桑原的水泥大桥就是我们出中条山、过黄河来此时的那条坦途。
下关楼,入函谷古道。
沧桑赑屃驮塞碑
函谷古道:东起弘农涧(即瀍河河道)西岸的函谷关东门,横穿关城向西,由王垛村的果沟、黄河峪、狼皮沟至古桑田(今稠桑),全长15公里,是这一带唯一的东西通道。谷深50~70米,谷底宽10米左右,窄处只有2、3米,谷岸坡度40~80度,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岖狭窄,空谷幽深,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关道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地貌森然。古书上说函谷关道“车不分轨,马不并辔”,“一泥丸而东封函谷”。2000年,村内一农民在田间劳动时,曾挖掘出一具古代人遗骨,发现其身上中箭十多处。经文物部门鉴定,死者身上的箭簇为战国时期制品,可窥当时战争之一斑。
函谷古道东口
老正和他伙计这会都说跑累了,他俩瘫坐在碑亭木椅上对我说:不想动了。而我喜欢徒步户外,游兴正浓!于是乎,独自前往古道一探究竟。在此,能有机缘寻着古人的足迹漫步函谷古道,甚慰。
函谷古道东口
步入古道,路面宽窄不过2-3米,两侧是多年垮塌堆积的虚土,松柏、苦楝树、构树等常见树种,如同一道绿色的屏障,遮天蔽日。秋日穿过树缝,把树荫印在鹅卵石小道上,斑斑驳驳。
王垛村“古关楼”
走入有1-2公里深,一座两层庑殿顶建筑矗立在眼前,其上刻匾“函关古道”。我登其上,究其实,函谷古道是稠桑塬上的一条裂缝, 置身其间,深感“泥丸可塞”之狭,“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鞍”之逼仄,名副其实也。
登临王垛村“古关楼”上,东观丹凤楼与嵚崟山
在王垛村“古关楼”上做东西瞭望后,始终没见一个人影。面对林木森森塞沟壑,猛地,心里开始产生了些许恐惧感,毕竟这里曾发生过几十起残酷的战争。
登临王垛村“古关楼”上,西望幽幽函谷古道风貌
下关楼,壮着胆子继续往里走。感觉阴森之气从密不透风的树林灌木丛里时时袭来,且小道越走越窄,不断地俯身探寻前行小道尽头,似乎它就是一条没有尽头的天径向前延伸着。最初的感觉就像走在一条普通的乡间小道上,体会不到“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北空”的气势。
函谷古道,将入刚激战后的“古战场”
孤身一人行至此,不时会遭遇些意外:一辆破烂的古代“战车”,一面插在树林里的“战旗”,坡地上赫然躺着穿着盔甲的古代战士“尸体”……脚步感觉越来越沉重起来,恐惧感弥漫古道,随感刺激,但脚不听使唤了。学过的历史书上描述的战况惨烈情形、看过的影视剧里展演的战争场景……
眼前的一切咋都变成活生生、血淋淋的现实场景!这哪是什么林荫小道,这分明就是刚刚酣战后的古战场!
一将功成万骨枯呀!
函谷古道,战场
无神论者行走在清平世界、朗朗乾坤里,穷途终有尽。沿着古道蜿蜒前行,大概在三公里处,一人造平台隔断了去路。透过缝隙看过去,淤土高出路面近半米有余,属尚未开发区。这处函谷古道长15公里,穿过古道,在稠桑塬的北部便可看到黄河。沿着塬底西行35公里,便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的潼关了。
西安楼观台老子铜像
老子入潼关,结庐古楼观。讲道楼观台,身后团标埋。
陕西楼观台炼丹峰
我们也驱车进了潼关,来到港口镇渭河归流黄河处。
抗战黄河防线,阻击日寇的碉堡
港口镇抗战碉堡歌
抗战十四年,沿黄筑长城。古堡历沧桑,警示世人强。
渭河入黄河处,黄河船上酒店
观洪流东逝随感
大河向东流,一去不回头。春夏忽秋冬,逝者如斯夫。
渭水滔滔,激流澎湃,黄河奔流,浊色一脉
这里不仅是渭河与黄河交汇地,也是汾渭谷地契合点。看,永济焦化厂的滚滚浓烟。
三河口公园
这里是北洛河汇入渭河处,也是渭河汇入黄河处。故云:三河口。
三河口
渭水滔滔
滔滔渭水
罗敷河入渭河处
子夜吴歌• 春歌
李 白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渭河:潮平两岸阔
函谷关行
出了中条离太行,黄河大桥回首望。
不觉已在函谷上,谷深不见路何方?
名人名著名关逛,古今趣闻战事忙。
因在谷中险如函,崤山潼津天阻断。
西接衡岭东绝涧,北濒黄河秦岭憾。
车不方轨通行难,马不并辔地狭延。
狼烟烽火多战端,传奇典故诗百篇。
鸡鸣狗盗为那般,终军弃襦白马辩。
老子挂印紫气来,关令尹喜躬亲善。
道德经文五千言,三生万物启世观。
双双挂印赴楼观,结庐无为佳话传。
开元梦符灵宝现,桃林始改灵宝县。
太极圣湖金圣像,函谷关楼筑秦汉。
双门双楼三层山,悬山四阿鼎字建。
万夫莫克霸气散,定鼎中原为那般。
沧海桑田坦途遍,神游古道任评谈。
三河口区友要观,渭河浊流似飞箭。
但见浊浪溢道满,三日不得临岸窜。
渭河沿岸皆冲乱,千亩荷塘失眉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