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9月7日,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被日军抓捕后,绝食7昼夜,英勇就义,享年63岁

为了抗日一家父子三人全部战死(母亲绝食7日殉国)(1)

  消息传到回民支队,全体将士悲痛不已,为这位以身殉国的伟大母亲披麻戴孝,马本斋更是泪如雨下,含泪写下:“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16个字。

  在老母亲白文冠被抓后,回民支队的战士们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出兵相救,但马本斋却拒绝了,因为他明白,这是日寇“囚母迫降”、“金钩钓鱼”的毒计,为了抗日,为了保全队伍,他选择了牺牲自己的母亲,所有的痛苦,自己独自承受……

  白文冠,河北河间人,回民,出生寒苦,21岁嫁给河北沧州献县穷苦农民马永长,夫妻二人生育3个儿子,长子马进坡、次子马守清、三子马守朋,马守清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马本斋

  虽没有什么文化,但白文冠勤劳贤惠,即便自己一家生活得很拮据,但依旧力所能及地帮助穷苦乡亲,在乡间极受人尊敬。

  1905年,华北大旱,赤地千里,迫于生计,马永长带着2个弟弟到口外谋生,一大家子,全靠白文冠一人操持,当时的马本斋,才三四岁,其辛苦可想而知。

  可即便如此,劳累一天的白文冠,还会抽空给孩子们讲苏武牧羊、岳飞刺字、木兰从军这些英雄故事,也是因此,马本斋从小就充满正义感

  白文冠省吃俭用,在马本斋10岁,将他送进了学堂,虽然只念了3年书便退学,但却让马本斋明白了更多道理。

  很快,时间来到1919年,这年,家乡再次遭受大旱,为了生计,17岁的马本斋跟着父亲走了西口,先是在张家口一带炸油条为生,后来,又跑到内蒙古,给人家放马。

  在此期间,马本斋跟随父亲辗转京、津、冀、鲁等地,极大的增长了见识,也是在这段时间,马本斋受五四运动学潮影响,起了从军的念头

为了抗日一家父子三人全部战死(母亲绝食7日殉国)(2)

  1921年,马本斋投身奉军,成了张宗昌麾下一名小兵,因为粗通文墨,很快从一群大老粗中脱颖而出,被提升为班长、排长,并于1922年,被送进东北讲武堂学习,这让他系统的接受了军人教育

  从讲武堂毕业后,马本斋参加了直奉大战,后来跟着刘珍年驻防胶东一带,1928年张宗昌被蒋介石击败后,刘珍年脱离张宗昌,马本斋也跟着刘珍年离开。

  张学良易帜后,刘珍年成了独立21师师长,马本斋则升任第四团团长。

为了抗日一家父子三人全部战死(母亲绝食7日殉国)(3)

  因为刘珍年是杂牌军,蒋介石并不看重,因此,很多地下党员前往独立21师做兵运工作,李楚离、曾希圣、张霖之,甚至连刘珍年的弟弟刘锡九,都是地下党员,处于如此环境,马本斋也接触到了共产党员,对他们的主张,很是认同。

  可惜的是,1930年,由于叛徒告密,暴露身份的地下党员被刘从珍“礼送出境”,至此,马本斋也与他们失去了联系。

  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一枪未发撤出东北,蒋介石一心剿共,而山东的韩复榘、刘珍年又各怀鬼胎,这让马本斋气愤不已。

  因为马本斋主动请缨与日军作战,遭到上司斥责,并被撤销团长职务,当了烟台、威海的汽车路局局长,1932年,刘珍年被蒋介石逼着离开胶东,前往南方剿共马本斋不愿跟着去,辞官回了家乡

  1937年,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大举南侵,国民党30万大军却不战而退,河北沦陷后,惨遭日军铁蹄蹂躏。

  当看着乡亲们被赶出家园,哭声一片时,白文冠强忍悲痛,给乡亲们打气道:“哭管什么用?要想个法子活下去!”。

为了抗日一家父子三人全部战死(母亲绝食7日殉国)(4)

  紧接着,她把自己的二儿子马本斋叫到了跟前,对他说:“本斋,你当过兵、打过仗,咱不能看着大伙儿叫鬼子欺负!”。

  此时的马本斋,已经暗中联络抗日志士,见母亲这样说,更加坚定了抗日决心。

  很快,在马本斋的带领下,一支70余人的抗日队伍成立,手拿大刀、长矛,与日军展开厮杀,保卫乡里,这让白文冠振奋不已,她不顾自己年迈,带着儿媳和30多个妇女,给战士们做饭、送水、洗衣裳,负责后勤工作

为了抗日一家父子三人全部战死(母亲绝食7日殉国)(5)

  当时的日军战斗力很强,即便是国民党正规军,都节节败退,何况是马本斋带着的乡勇?虽打过几次胜战,但部队同样损失惨重,马本斋本人,也受了伤。

  一边给儿子擦拭伤口,白文冠又一边道:“打日本,光守在家门口不行,总得找个靠山……听说八路军打鬼子,是不是找找他们?”。

  这一次,白文冠又与儿子马本斋想到了一起,于是,他派三弟去找孟庆山、吕正操带领的抗日游击队,很快,回族党员刘文正等同志,便来找马本斋,并且带来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早在刘珍年军中,马本斋便接触过地下党员,对他们十分信任,如今再次接触,自然容易亲近,很快,马本斋的队伍,便被改编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任队长。

  在接受八路军领导后,马本斋的部队实力迅速壮大,马本斋带着战士们四处打游击,拔据点、破公路,连战连捷,歼灭大量敌军,让日军头疼不已,同时,也成了回汉团结抗日的楷模,被誉为“打不烂、拖不垮的铁军”。

为了抗日一家父子三人全部战死(母亲绝食7日殉国)(6)

  1940年后,日军在华北大肆清剿、扫荡,很多回民同胞惨死,甚至马本斋的大哥,也未能幸免

  怀着国恨家仇,马本斋带着回民支队,以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让驻守在河间一带的山本联队屡遭重创,山本气的暴跳如雷,却无可奈何,便在这时候,“回奸”哈少甫给山本出了个损招,抓捕马本斋的母亲,诱降马本斋

  1941年8月27日,日伪军五六百人,直奔献县,包围了马本斋他们家所在的村子,因为提前得到消息,白文冠与部分村民,到村外的庄稼地隐蔽。

  到了村里的日伪军,一面挨家挨户抓村民,一面搜寻隐蔽在庄稼地的村民。

  在机关枪、刺刀面前,面对日军询问,村民们始终沉默不语,气的日军宪兵队长猪股和翻译崔丰久吱哇乱叫,一怒之下,从人群中拉出马维良、马维安 两位村民逼问,但无论日军是吊打、火烧还是灌辣椒水,马氏兄弟始终一句话:“不知道!”。

为了抗日一家父子三人全部战死(母亲绝食7日殉国)(7)

  最终,马维良、马维安被刺刀刺死。

  傍晚时分,躲在庄稼地里的村民,也被赶回了村子,白文冠也在其中,日伪军又将刺刀指向新回村的50多岁的汉族村民王兆喜,要他说出白文冠的下落。

  “老太太跟她儿子走了!”, 王兆喜平静答道,这话却激怒了汉奸崔丰久,因为他是得到情报,白文冠在村里,这才带着日军来,见村民们如此不“识相”,便下令往死里打。

  一时间,马鞭、枪托、木棍全都朝着王兆喜袭来,王兆喜被打得皮开肉绽,却咬紧牙关,宁死不说,最终被日寇刺死。

  先是马维良、马维安兄弟,紧接着又是王兆喜,白文冠怎么让村民因为自己再白白流血?

  她奋力挤出人群,怒吼道:“住手,杀人的强盗!”。

为了抗日一家父子三人全部战死(母亲绝食7日殉国)(8)

  喊完,白文冠来到崔丰久面前:“好狗还把三邻护,义马救主人世传,你这个禽兽不如的汉奸……这国仇家恨早晚要报,这笔血债,一定要偿还!”。

  见老太太说得气愤,日本宪兵队长反而笑嘻嘻:“老太太别生气了,马本斋是大英雄,皇军要跟他交朋友的。”。

  闻言,白文冠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们这些该死的畜牲,杀人的强盗,你们还能横行几天?”。

  虽然白文冠骂得凶,但日寇汉奸却充耳不闻,推来一辆独轮车,将她带走……

  被带到河间县城后,日军对白文冠很“礼遇”,准备了丰盛的吃食,山本更是满脸堆笑,但白文冠恨极了烧清真寺、杀害相邻的日寇,根本不给他好脸色:“我是中国人,不吃日本人的饭!”。

为了抗日一家父子三人全部战死(母亲绝食7日殉国)(9)

  见软的不行,日寇便开始来硬的,将白文冠带进了审讯室,面对种种刑具,白文冠依旧毫不畏惧,翻译官崔丰久对她说:“马本斋是皇军佩服的英雄,你要把他找来,起码当个师长、旅长的!”。

  闻言,白文冠笑道:“你们不是要找我儿子吗?他就在河东,有本事和他打去,抓我一个老婆子算什么能耐?”,此言一出,一同审讯的日本军官气的哇哇乱叫,可又不敢真的对白文冠怎么样,审讯只能草草收场。

  软的硬的都不行,日寇开始做白文冠的思想工作,伪县长孙蓉图、与白文冠沾亲带故的佟万城夫妇,都曾劝说过白文冠,但白文冠的回答却斩钉截铁:“我生养的孩子是中国人,他是坚决抗日的八路军,一向不知道投降二字,我宁死不写劝降信!”。

  后来,叫她姑姑的汉奸哈少甫也来劝降,白文冠把哈少甫大骂一通:“有本事你们去找马本斋,告诉你们,我进了河间城,就没想着活着出去!”。

为了抗日一家父子三人全部战死(母亲绝食7日殉国)(10)

  从那开始,白文冠开始绝食,无论别人怎么劝说,都无动于衷,七天之后,白文冠离开人世,消息传到回民支队,才有了文章开头一幕。

  母亲牺牲后,马本斋化悲痛为力量,先是处死了回奸哈少甫、马庆来,紧接着又在河间城外接连打了几个胜战,吓得山本联队龟缩在城外不敢出来。

为了抗日一家父子三人全部战死(母亲绝食7日殉国)(11)

  1942年开始,冀中抗日形式恶化,日军不断的清乡、扫荡,极大的压缩了回民支队的生存空间,即便如此,马本斋依旧带着将士们坚持抗日,在这年4月的陈庄歼灭战中,马本斋表现的很出色。

  5月,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指挥5万日军,对冀中地区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扫荡,迫于压力,部队转移冀鲁边区。

  进入山东后,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担负起了巩固发展鲁西北根据地的艰巨任务。

  在马本斋的带领下,第三分区上下一心,打据点、斗汉奸,使南北抗日根据地很快连成一片。

  1944年1月,马本斋接到命令,率回民支队奔赴延安,可惜的是,7年的艰苦抗日,马本斋因营养不良,积劳成疾,尚未到达延安,便突发急性肺炎,于2月7日病逝山东莘县,享年43岁

为了抗日一家父子三人全部战死(母亲绝食7日殉国)(12)

  马本斋病逝的消息,传到延安后,延安的同志们,给他召开盛大追悼会,毛主席亲题挽联:“马本斋同志不死!”。

  朱老总也送上:“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的挽联 ,周总理更是称赞:“民族英雄,吾党战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