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象总是冷暴力(为什么伴侣喜欢冷暴力)(1)

所有的矛盾冲突都一定有一个核心点。

这个核心点常常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一个是我们在最初的关系,比如成为夫妻之前就存在的问题。

而之后出现的这些问题,其实基本都是在这两个问题上延伸出来的。

所以,在处理矛盾冲突的时候,要学着去抓我们的核心问题。

那比盯着那些衍生问题,并去跟它们较劲,其实更重要。

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理解核心问题和衍生问题。

小A跟男友谈了三年恋爱,谈婚论嫁时两人因为彩礼的问题谈崩了。

双方父母都坚持按照各自地区的风俗来办,小A和男友也自然的站队自己的父母,谁也不让谁。

多次沟通未果后,两边就这样拖着,既不让步也不解决。

后来,男友开始与家里安排的相亲对象见面约会。

小A知道后,是又气又急。毕竟两人没有正式的分手,男友这样相亲算什么?

然后两人又因为这件事起了很多的争执,多次闹得不欢而散。

从而两人纠缠的重点也从彩礼问题转移到了你“到底爱我还是更在意相亲对象?”。

男友相亲的事情,相当于是继彩礼之后,又在他们感情上重重的砍了一刀。受伤之后,两个人又因为沟通不到位,加上处理又不到位,只是胡乱的包扎了一下伤口。

然后就拖着,不去想办法让伤口快速愈合,反而是去纠结去争辩,伤口包扎的方式,是应该系成甜美的蝴蝶结还是打个酷酷的结。

慢慢的,伤口开始化脓,生疮。

这时候,他们的每一次争吵其实都是在向对方传递“你不重视我,你不认可我”。

虽然我们用这样的一种比喻的方式来看待他们之间争吵的焦点,其实觉得还蛮可笑的,对吧?

但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在现实中真的是这样做的。

我们会不断的用一些细枝末节的争吵来回避关系中真正的核心冲突。而这些细枝末节的冲突,其实是由我们冲突的核心问题衍生出来的,它们是枝叶相连的。

如果我们真正的冲突没有被解决,那这些细枝末节的冲突就会不断的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

为什么对象总是冷暴力(为什么伴侣喜欢冷暴力)(2)

那案例中,小A和男友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是彩礼问题,对吧?同时,从彩礼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小A和男友彼此还没有成熟,还没有从自己原生家庭保护的羽翼下很好的走出来。

双方都没有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去面对,去沟通,去解决各自父母在彩礼问题上的争执不下。

所以,彩礼真正的核心问题,其实是小A和男友。

双方父母有分歧,其实是特别正常的,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更重要的是,他们两个人,在那个分歧出现的时候,他们可不可以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站出来。

比如两个人商量出一个方案来,然后各自去搞定自己的父母。那这就是在帮助他们学习用一种成年人的姿态来面对婚姻的过程。

假如这次遇到的彩礼问题,他们可以协商解决,那相信以后他们会慢慢的学到更多的共同解决问题的经验。

相反的,如果这一次他们没有学会共同协商,在遇到分歧时,依然是一种对原生家庭很依赖的状态。

即使彩礼的问题解决了,他们成功的走进了婚姻,那对于他们组成的小家庭的责任的承担程度,其实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样过下去,其实就已经不是他们两个人在过日子,而是两方的家族在过日子。

但,两方的家族是不可能融合的。

最后的结果是,双方会不断的在争夺权利。

那时,小A这小两口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婚姻失去了控制。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关系中的核心矛盾,其实一般都是跟我们个人成长有关,跟我们的沟通能力息息相关。

很多人在面临冷暴力的时候,往往就只能看到当下的痛苦和问题,就是没有办法去抓住最核心的问题。

结果就是,我们只能跟当下的问题去纠缠。

但会发现,你越纠缠这些问题,你越是没有办法解决,而且会让两个人彼此都消耗很多。

其实冷战后关系的修复,并不是说拿你当下很辛苦很努力的做了多少多少来对比。而是在于,你有没有抓住这个核心的点在哪里,你做的这些修复工作有没有做到点子上?

找到两个人之间的核心矛盾,明白我们的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时,那个时候,我们的修复就变得事半功倍。

要找到核心问题,首先就要找到关系的负性循环,就要聚焦互动的过程。尤其是当两个人发生冲突之后,彼此是怎样互动的,彼此是怎样去解读对方的行为的。

那这个过程,其实才真正是在考验我们经营婚姻的能力。

为什么对象总是冷暴力(为什么伴侣喜欢冷暴力)(3)

我们继续用小A的案例来说明,因为彩礼导致冲突后,小A和男友的负性循环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是男友去跟别人相亲,小A主动找到男友沟通,他们的负性循环是这样的。

小A说,“我妈说了,咱们结婚必须按照我们这边的风俗来办,不然的话,她不会同意我们结婚的。”

其实光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想象得到,小A说这个话时,语气是命令式的,她传递的信号是,【我妈妈的话,不容置疑,你要支持,要理解,要按照这个方向来办】。

而男友是这么回应小A的,“我妈也说了,我们这边娶媳妇都是按照我们这边的风俗来办的,不然我们在亲戚邻居面前抬不起头”。

那男友这个回答里,其实他强调了两点:第一点:我要按照我妈说的话来办;第二点:我要面子。

如果不这样办的话,我在我们家,在亲戚邻居跟前,抬不起头。这点其实是他给【自我保护】找的一个捍卫的理由。

他为什么要自我保护?

因为小A说的话让他感受到了威胁。

所以他本能的要去保护自己,而且给自己找了一个盾牌,就是【我们家要面子】。

如果没有按照我们家的办,我们就会在亲戚邻居前抬不起头来。

小A听完男友这样说后立马回呛道,“那你就不能跟你妈说说嘛,咱俩好了三年了,你要真爱我的话,为什么就不能妥协一下?

你永远都是【你妈说,你妈说】,那你到底想不想娶我?”

小A的这个语句模式,其实跟她第一句话是很相似的,她第一句话是用她妈妈的话来命令,这句话她仍然在用压迫,用命令的方式讲,

【你要爱我的话,你就应该妥协,你不能什么都是你妈说,你要说你想要怎样】,

她想继续用压迫的方式,把男友心里的想法给逼出来。

那大家觉得,这种压迫命令的语气下,男友会好好说话吗?

几乎不可能,对吧?

果然,男友反击道:“那你不也你妈说,你妈说吗?你还说我?我要是不想娶你的话,我干嘛跟你说这么多?我们在一起都这么长时间了,难道你还不知道我吗?”

为什么对象总是冷暴力(为什么伴侣喜欢冷暴力)(4)

男友的这个回答里其实就包含了好几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他的反击。因为他从小A的话里解读到的是,小A说他是妈宝男,什么都听妈妈的,把妈妈的话当成圣旨。

所以他反击说,你不也是把你妈妈的话当成圣旨一样吗?

潜意思是在说,你跟我是一样的,你不要瞧不起我,贬低我等等。

第二层含义是,他要保护自己。【我如果不想娶你的话,我干嘛跟你纠缠这么多?】,这是他在自我保护,为自己去辩白。

然后他反问小A,【我们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了,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言下之意就是,我是爱你的,你不要怀疑我的爱啊。

被男友反问后,小A又换了一种方式来压迫,“那既然你想娶我,为什么你不能妥协一下?是你们家的脸面重要还是我重要?反正你自己看着办吧。”

很明显,这句话压迫的感觉就更浓了,对吧。

相当于是把 娶我=妥协,我=你家脸面 画上了等号。

让男友二选一,对吧?

选你们家的脸面,我就不跟你在一起了。

选我,你就要妥协,按我妈说的去办。

那基本上到这里,这次的沟通就失败了,结束了。

果然,男友听到小A这样说的时候,就不再讲话了。

后来,只要两个人在一起,男友就不再主动去提彩礼的事情,或者是敷衍,转移话题。

而男友越不提,小A就越着急。因为两家这样拖下去越久,小A心里越没底。

但每次这样逼问下去,心里其实也清楚没什么结果,干等着,也不知道这个事情什么时候是个头。

那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两个人的负性循环是:

每当要谈到彩礼话题的时候,小A都会用一种命令的语气告诉对方。

她试图用这种强硬的方式来让男友妥协。她觉得,只要男友妥协了,问题就解决了。

同时,她认为,这也是在考验对方是不是足够爱自己。

然而小A的男友,每一次听小A这样用命令,强硬的语气说话时,他感觉到的都是,自己不被尊重,不被信任。

而且女友还在考验自己,这让他觉得特别不舒服。

刚开始,他还会为自己辩驳,会说“你看我 怎样怎样……”

慢慢的发现,自己总是被要求去证明这些的时候,就会觉得越来越累,越来越累。

然后这个关系对两个人就都成了一种消耗。

为什么对象总是冷暴力(为什么伴侣喜欢冷暴力)(5)

两个人争执的重点也从彩礼变成了【你到底爱不爱我】。

那这样的循环,肯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并且其中一方渐渐的会觉得很累。

所以发展到这一步的时候,当小A再跟男友说,我们来谈谈婚礼的事情吧,男友就会拒绝。

但是,他又不敢直接当面的拒绝,于是就会同意家里安排的相亲。

为什么他不敢当面拒绝呢?

因为当面拒绝的话,就相当于他拒绝了这段关系,他不想承担这个责任。

前面说过了,他们两都还不太成熟,都没有以成人的姿态去解决问题。

虽然他对小A还是有感情,但是他又不愿意去跟小A沟通。

因为根据他以往的经验,他们每一次谈的结果都是不欢而散,永远是他被命令,被要求。

然后他不断的自保,不断的为自己辩白,这个过程真的非常非常累

他已经不想再面对这种场景了,同时他也知道,再这样回避下去,问题会越来越大。

可又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处理方式,所以就这样一直拖下来了。

当彩礼问题变成了两个人之间没有办法去谈的问题的时候,带来的影响又是无时不在的,加上两个人对于未来都是不确定的。

那这种不确定就会带来焦虑。

所以,即使是很小的矛盾,很小的分歧,都会被无限的放大,变成两人随时分开的导火索。

小A在思姐抽丝剥茧的引导下,认识到自己沟通不当的问题。

但很快,小A又来找思姐了。她说,“我知道之前是我做得不对,我不该那样强硬的去逼他。我已经开始改变我自己了,我跟他谈的时候,已经不想再去逼他了,但是,他现在仍然不想跟我谈这件事,怎么办呢?”

很多时候,其实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而不仅仅是一件事情上。

如果一个人有改变的话,在另外的事情上,她其实也是会被别人看到的。

所以当小A说,我已经改变了的时候,其实,她只是认识到了自己在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上需要有些调整。

但是在其他方面,她其实还没有意识到【我要做些什么样的改变】。

那她有哪些需要改变的地方?比如说,她自己在婚姻中的不安全感,她为什么会有那种命令,强硬,压迫的语气来跟男友去谈彩礼的事情?

其实跟她自己的认知有关系。因为她认为,我嫁过去,我就是弱势的那个人,所以彩礼上我就更不能向你低头。

所以,她把所有的事情都归到对方够不够爱自己的一个高度上来。

那这是她需要去调整的一个地方。

为什么对象总是冷暴力(为什么伴侣喜欢冷暴力)(6)

当她真正的看到了自己处理问题的模式之后,她理解了自己跟男友两人各自的处境了,

当她真正能够做到这些的时候,当她能够不再逼着对方马上交代,马上给自己一个表态。而是她马上有一个处理方案,比如说,两人各自都回家去跟父母协商,彼此都能退一步,都有一个妥协。

那这个妥协可以先从我自己开始,然后两个人在这个妥协基础上再达成一致。

比如,当小A把自己的想法跟父母去商量后,然后再拿着经过父母同意后的方案来跟男友去协商。

那男友完全没想到小A会为自己妥协的时候,即使他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你会看到,他整个人,跟之前消极处理彩礼事情的态度已经不一样了。

比如,他可能会在关系中慢慢恢复对小A的关心,还会主动提出去做自己父母的工作,主动承诺结婚之后不会让小A受委屈等等。

其实,在他们关系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一种负性循环里。

小A越担心自己会在关系中被看低,她就越会用很强势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而男友也就越觉得有压力,越觉得自己是不被信任的,也会要保护自己,那他就会逃避冲突。

他越逃避,小A就越会觉得我是不被重视的,是不被爱的,就越想逼他。

然后两个人的关系就会走进一个死胡同。

所以我们会看到,负性循环的一个特点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循环下,两个人是这个循环组成的一个部分。没有一个人是单纯的受害者或加害者。

同时,两个人都会感觉自己是被否定的,被伤害的,然后都会为了保护自己,把责任推给对方。

这样做,既可以让自己显得没有那么差劲,也能让自己压力没有那么大。

但往往这么做的时候,就越是把对方推得更远,循环就会继续,而且会不断放大,关系也会因此而越来越恶化。

那如何破局呢,如何从负性循环里走出来?

首先,从内心和他建立同盟关系。

可以试着告诉自己,现在,我的痛苦跟他的痛苦相比,两个人的痛苦是相等的,他未必会比我少。

虽然他表面看上去可能没有那么痛苦,但是我知道,他的内心其实一点都不比我少。

那这是在帮助两个人去建立一个同盟的关系,

当你这样跟对方沟通的时候,你可以把内心深处隐藏的伤害拿出来。

这其实也是在帮他更敢于直接去面对你。

为什么对象总是冷暴力(为什么伴侣喜欢冷暴力)(7)

其次,走出受害者心态。

在两个人建立了同盟之后,要想从这种负性循环里走出来,就要先从自己出发。

让自己从原来的受害者位置上试着走出来。

要知道,在当下的负性循环中,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是受害者,没有人是无辜。

那在这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中,一旦有一方变换了位置,另外一方其实是会跟着改变的。

怎样能跳出自己原来的受害者位置呢?

给大家一个很好用的方法:关系时间轴。

大家可以试一试。拿一张纸 ,列出你们关系的横向时间轴,从你们相识最开始的那一天,慢慢的到结婚,到现在。

在每一个时间点下,你们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你可以在每个关键时间点上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你们的关系,然后把一些有重大改变的时间节点用特殊的颜色标出来。

你可以重点去研究,时间标重点的地方。

你去找这样两个关键信息,第一个关键信息,你有什么改变?在那个时间节点上你有什么改变。第二个关键信息,他有什么改变?接着,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改变会发生?

第二个问题,在这些改变发生之后,你是怎么照顾自己的,他又是怎么照顾他自己的?

那这样做是为了让我们在梳理两个人关系的时候,重新去为两个人的关系做归因。

当你的归因改变了,你的情感和认知也会对应改变。

那个时候,你在这段关系中,卡在的那个位置上也会发生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