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发现了一张很有意思的图片,对此,有网友戏称:真·环江西发展。

宜春发展计划(江西宜春有个8000亿的目标)(1)

江西周边毗邻广东、浙江、福建等经济强省,这也让它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甚至有很多人第一时间都想不起来江西的省会是南昌。

江西的经济发展为什么一直不温不火,这里不做深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邻居太强,自家留不住人才。

但江西是有着资源优势的,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比如庐山、景德镇、井冈山等,每年吸引了不少游客。

比如稀土资源,国家为了整合国内稀土资源,新组建了一家央企——中国稀土集团,这家央企便坐落在江西赣州,这也让江西迎来了一家重量级的企业。

宜春发展计划(江西宜春有个8000亿的目标)(2)

此外,江西的锂资源也非常丰富,比如江西宜春,便被誉为“亚洲锂都”。根据2021年探明的数据,宜春有着超900万吨的有氧化锂储量,坐拥全球最大的多金属伴生锂云母矿。

所以,除了发展旅游业外,江西还可以依靠稀土、锂矿等资源走出一条资源型经济发展道路。以宜春市为例,近年来便围绕锂资源大做文章,吸引了比亚迪、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等不少大型企业入驻,有效拉动了经济发展。

资源型城市

之前我写过不少关于城镇发展的文章,比如江苏玉山、浙江永康等,这些城镇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这也是它们之所以快速发展起来的首要因素。

一座城市的发展,除了优越的地理区位外,还能依靠区内资源推动经济发展,这是资源型城市。江西宜春,就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城市。

宜春的资源有不少,比如旅游资源,境内多名胜,自古便吸引了不少名人雅士前来游玩。唐代韩愈留下了“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宋代朱熹亦有着“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的感叹。

虽然宜春有着不少的旅游资源,但相比其他省市并不算太出彩,严格来说它也算不上是一座旅游型城市,旅游业也并非宜春的支柱产业。

宜春发展计划(江西宜春有个8000亿的目标)(3)

宜春的资源丰富更主要的是体现在锂矿资源方面,前面已经提到,其坐拥着世界最大的多金属伴生锂云母矿。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丰富的锂资源让宜春吸引了不少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关注。

比亚迪、宁德时代、赣锋锂业、国轩高科,国内知名的动力电池企业都已经在宜春展开了布局,而且动辄就是百亿的投资。

众多企业的入驻,庞大的投资,再加上当地政策的扶持,宜春很快打造了以锂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据了解,目前宜春已初步形成“锂矿—锂盐—锂材料—锂电池—锂应用—锂回收”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宜春拥有锂电企业159家,2021年宜春锂电新能源主营业务营收465亿元,2022年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2021年,宜春GDP为3191.28亿元,全省排名第四。

可以看到,宜春的资源型经济发展道路很成功,已经成功打造了产业集群。而有了庞大的产业集群,对人才的吸引力势必上升,而人才又能反过来推动城市的发展。

后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的优点非常明显,像宜春凭借丰富的锂资源吸引了诸多大型企业,还成功打造了庞大的产业链体系。

但同样的,资源型发展道路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首要一条就是环境。在锂矿提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对环境可能会造成大的影响。

以资源换发展,往往是以伤害环境为代价的。这种对环境影响,只能通过提升环保成本尽量降低,但不能完全消除影响。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总基调下,宜春要想将资源型发展道路走得顺畅,就必须在环保方面花费大力气,不然到头来可能只是一场空。

宜春发展计划(江西宜春有个8000亿的目标)(4)

除开环境因素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缺点,资源、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总会有耗尽的一天,到时要怎么办?

这是有案例可循的,比如阿拉斯加的肯尼科特,曾经这里有着全球储量最丰富的铜矿之一,但随着矿石被耗尽,这座偏远城镇便被废弃了。数十年后,才重新以“国家历史地标”的身份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

宜春本来就是宜居城市,肯定不可能废弃,但当锂矿资源耗尽,城市的发展将走向何方这是值得考虑的事情。

一座资源型城市在依靠资源发展的初始,就必须预见到资源会被耗尽的现实,进而在发展之初便要有相关的谋划,思索当有一天资源耗尽时要怎么办?总不能以资源换一两代人的富贵,而不管后人的幸福。

所以,资源型城市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势必要走出一条逐步摆脱对单一资源的依赖,这也是宜春需要考虑且必须面对的课题。

尾声:

且不管资源耗尽的更遥远未来,从未来一个时期来看,宜春依托丰富的锂资源,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就像宜春提出的目标一样,力争2025年实现锂电新能源产业规模破8000亿,并奋力把宜春打造成为世界级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

这些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

全文完,如果觉得还可以,点个关注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