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推荐:图志丨看看郪江古镇的孩子们,依稀回到童年时代

文/邹开歧

老鼠啃咬文物(狗咬耗子多管闲事)(1)

(千年古城郪王城)

【作者简介】邹开歧,作家、一级编剧。从一九五七年开始从事文艺创作至今,现任三台县作家协会主席。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原题《为“狗咬耗子”点赞》

在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三台县郪江镇密如蜂房、数以万计的汉代崖墓群中,有一幅最扯人眼球,看了就能铭记于心的浮雕——“狗咬耗子”。

(浮雕拓片)

祖老先人要给后辈儿孙留下什么,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且有考究的。要不然,哪来的“祖德流芳”?

从墓穴的豪华及布局,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精神及物质都很富有的家族。

我想,这样的家族,不会让后辈儿孙“闲事少管,走路伸展”,不要效仿“狗咬耗子”吧!

老鼠啃咬文物(狗咬耗子多管闲事)(2)

(实景拍照)

再说了,俗称“耗子”的老鼠,是什么东西?大家不会不知道:偷吃人们口粮,咬坏人们衣被及物件的祸害。所以人们把不齿于人类的东西称为“鼠辈”;称人群中的丑类为“贼眉鼠眼”;称不会说人话的为“耗子嘴”;把自不量力、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比喻为“老鼠爬秤钓——自称”;把遭人怨恨的人间败类称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还有,更可怕的,给人类带来死亡率很高的疾病——鼠疫……

既然老鼠(耗子)对人类只有害处,而毫无益处,留它在这世上又有何用?理所当然要斩尽杀绝!

狗的“本职”工作虽然是看家护院,见了对人类有害的老鼠主动捕捉,不但无可非议,而且值得倡导和嘉奖。

老鼠啃咬文物(狗咬耗子多管闲事)(3)

(对比拍照)

我想,早在东汉时期,我们的先祖倡导“狗咬耗子”,无非是要后辈儿孙弘扬一种精神:有益于人民的事,没有份内份外;有害于人民的东西,必须果断除之,不能手软。

有史料记载:四川省三台县郪江锦水两岸二十里地界的山崖峭壁中,上万座墓穴,为东汉早、中、晚期及三国两晋时期开凿。

老鼠啃咬文物(狗咬耗子多管闲事)(4)

(郪江汉墓)

我还从史料上得知,早在两汉以来,郪县堪称人杰地灵。“学者,能人,学之于异地,教化于他乡,著书立说者不乏其人”。更让人称道的是,郪县这方热土上,养育了很多清官。仅郪县王氏家族就有王顺、王涣、王堂、王商、王化、王崇等16人仕途为官,且属贤才清官而名垂史册。

我想,“狗咬耗子”是否还暗示了“廉官文化”。凡为官者,就要履职;忠人民之事,除人民之害。

同时,也警示着每一位炎黄子孙,走正路,干正事,为人类造福,为人类除害,作有为之人。

老鼠啃咬文物(狗咬耗子多管闲事)(5)

(墓室)

“狗咬耗子”,不是“多管闲事”,而是每一个人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

如果“狗咬耗子”遭到非议,那么谁去见义勇为?谁去打抱不平?谁去扶危济困?谁去助人为乐?

对那些取悦于主人,供人玩乐的观赏狗却享受着高规格待遇,而对看家护院,还“管闲事”咬耗子的狗却没放在眼里,我以为是不公正的。

老鼠啃咬文物(狗咬耗子多管闲事)(6)

(墓室)

当然,看门狗也有“瞎口”咬人的时候,“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嘛,“观赏狗”还时有“惹祸”的事儿发生呢?

总而言之,“狗咬耗子”无可非议,值得点赞!

老鼠啃咬文物(狗咬耗子多管闲事)(7)

(郪江的九龙桥)

老鼠啃咬文物(狗咬耗子多管闲事)(8)

小编注:郪(qī),妻的旁边加一个耳朵,以妻为主,表明郪江古国一度是母系掌权;同时,四川特色的耙耳朵有可能由此而来。

《写乎》hongyupt

投稿邮箱:499020910@qq.com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投稿邮箱:125926681@qq.com

顾问:朱鹰、邹开歧

主编:洪与、姚小红

编辑:邹舟、于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