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北方的娃子,对于“宗族”这一概念,其实是很模糊的。记得小时候,从山东老家回来的大爷带回了一本厚厚的家谱,全家人好奇地围坐一起从头翻到尾。那是我第一次对盘根错节的家庭族系有了初步的认知,也感受到人生切切实实的来处。遗憾的是,在那厚厚的家谱上面,竟然没有自己的名字,只在老爸的名字后面看到了“张李氏有两女”,而我只是“两女”其中之一。

破冰行动塔寨村制毒窝点被破获(破冰行动中全民制毒的塔寨村)(1)

宝鸡炎帝陵中百家姓图腾始原

后来,直接感受宗族氛围,还是那年受邀去台州采访“送大暑”的传统习俗活动。那里不论城乡,寺与庙格外多,且大都拥有多种功能,不是老年协会,就是家族祠堂。随意走进的一座小庙后面,半露天、呈阶梯状的石台上,竟密密麻麻摆放着同一姓氏的牌位,如此阵仗,是我从未见识过的。后来到了台州三门县杨家村,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每年冬至,杨家村阖村老少和其他乡镇的杨姓族人必聚至杨家祠堂祭祀祖宗。祭祀仪式隆重庄严、程式繁多、礼仪周全,从祭祀时辰到祭品的准备,再到主祭、陪祭、读祝、喝礼、执事、童男童女等人员的挑选,都要依据严格的族规。

破冰行动塔寨村制毒窝点被破获(破冰行动中全民制毒的塔寨村)(2)

杨家家祠

祭祀,是宗族制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宗祠作为公共建筑的第一个功用。杨家村村长告诉我们,祠堂不仅仅是一栋普通的建筑,更是全族人的公共活动空间和精神象征物,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为族人们提供帮助和庇护,也是维护整个家族向心力的重要承载。

破冰行动塔寨村制毒窝点被破获(破冰行动中全民制毒的塔寨村)(3)

祠堂、祭祖和族谱是宗族的三个标志,它奠基于血缘关系,源自原始社会,历经夏商的不断发展,至西周而完备的宗法制度,成为维系族人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它的成因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向来重视血缘族亲的中国,留存着宗族文化的地区还有很多,特别是浙江、福建、广东等出了名的出土豪的地方,宗族组织高度发达,宗族观念尤其强烈。

破冰行动塔寨村制毒窝点被破获(破冰行动中全民制毒的塔寨村)(4)

几千年来,作为维系中国社会结构的一条纽带,它拥有严密的组织管理系统,承担了很多国家功能,同时宗族的家训族规中往往贯穿着儒家的伦理观、教化观和思想原则,他们和睦乡邻、不损他人、文明友孝、团结和顺,又开办族田、义庄、义学等慈善救济,对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破冰行动》中“塔寨村”的原型博社村,就是反面的存在。这个有“亚洲第一毒村”之称的村子,便是以蔡东家为首的蔡氏宗族利益共同体,他们把持着村委会的权利,一手遮天,互相包庇,甚至把众多官员拉下水,为他们的犯罪行为保驾护航。

破冰行动塔寨村制毒窝点被破获(破冰行动中全民制毒的塔寨村)(5)

在这里,每天都有小混混坐在村口放风,一旦有陌生人入村,马上会通知“大佬”,并如影随形,监视着陌生人的一举一动。即使是缉毒民警要进村抓捕贩毒分子,也会被村民们用自制枪支、弓弩等武器来阻碍执法。渐渐的,这个海边的小渔村,成为全民制毒贩毒的坚固堡垒,用剧中“大佬”林耀东的话来说,这里的宗亲关系就是一张网,没人能够打破。

破冰行动塔寨村制毒窝点被破获(破冰行动中全民制毒的塔寨村)(6)

《破冰行动》带着血腥的人性,将毒品与金钱、牺牲与堕落、正义与邪恶,直接而惨淡地曝露在观众面前,同时也让宗族文化走进人们的视线,人们不禁发问,在现代社会,宗族的存在到底是利是弊?在此,我想借用林耀东扮演者王劲松老师在头条上发表的一段话来回答:

“所谓宗族,就是有历史成因的,不能说宗族是利还是害,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上都流淌着宗族的血液,我们是五千年血脉不断的民族,血浓于水的民族,落叶归根的民族。在历史上宗族和宗法都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安定一方的作用。但那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现在我们是国法治理国家的社会,但极少数族群纠集起来,形成地方保护,排斥国家公务人员的执法行为,是必然会失败,是自取灭亡的,他们看似强大,但不堪一击,剧中的“塔寨”就是个例子。 ”

破冰行动塔寨村制毒窝点被破获(破冰行动中全民制毒的塔寨村)(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