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阿斗真实是这样的吗(乐不思蜀的阿斗)(1)

三国时期蜀国皇帝刘禅,他的身边还有绝顶聪明的诸葛孔明辅佐。但最后还是失去了王位,被后世讥讽为扶不起的阿斗。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不是太过矮化了刘禅,而把诸葛亮给抬的太高了呢?

刘备死后,刘禅在位41,前十年有睿智的诸葛孔明辅佐。但是剩下的三十余年,全部都是有刘禅亲自坐镇的,而刘禅更是三国时代在位最长的皇帝。甚至还有传言说阿斗比诸葛亮更有领导力。真相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接下来分析一下刘禅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中的阿斗真实是这样的吗(乐不思蜀的阿斗)(2)

那在讲刘禅之前,我们来先讲一个小小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儒家经典有所谓的四书跟五经。那所谓的四书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所谓的五经呢就是诗、书、礼、易、春秋。那这九本书呢是中国科举考试的定本,言传的两千年之久。他的正确性应该是毋庸置疑吧。不过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在这九本书里面,居然有一本书是伪造的,而且伪造了千年之久啊。那大家会不会好奇到底是哪一本呢?好,那我这边就公布答案,那就是所谓的尚书。为什么是伪造的呢?是因为它失传了,那为什么会失传?要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讲起。我们要知道里,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统治天下,那为了要钳制思想。那不过呢也使得许多的诸子百家之学被销毁一空。

历史中的阿斗真实是这样的吗(乐不思蜀的阿斗)(3)

伏生

那后来到了汉朝,那读书人没有书可以念怎么办?所以呢汉文帝的时候呢,就请当时的经学大师伏生来去口授,那伏生就把它默写出来。那后来得到二十八篇,那因为用的是汉朝流行的隶书所写成,所以也被称为是【今文尚书】。那不过这个【今文尚书】到底是否是正确,也有很多人质疑。因为他是人家默写的。搞不好出错也不一定。那不过呢,后来事情有了转机,因为到了汉景帝的时候,那有个诸侯王叫鲁恭王。鲁恭王为了扩大自己的王府,侵占孔子故居,结果在破坏孔子家的墙壁的时候,挖出一套经典。那这一套经典因为用的是上古流行的小篆所写成,所以也被称为是【古文尚书】。

历史中的阿斗真实是这样的吗(乐不思蜀的阿斗)(4)

那这个【古文尚书】既然是从孔子故居里面挖出来,那它的正确性当然是毋庸置疑啦。所以后来就渐渐流行起来的。因此在西汉大家所念的是【今文尚书】,到了东汉的时候,就变成是念【古文尚书】啦。那【今文尚书】就被收到国家图书馆里面去了。只不过这个【古文尚书】是否是完全正确呢?那当然也有人质疑,因为他用的是大家所不知道的蝌蚪文所写成,所以这个蝌蚪文只好硬猜啊猜对才做。那这也就是让大家会觉得比较有点质疑的地方。但毕竟他比较具有可信度。所以后来沿传下来,不过呢这一套经典就是尚书这一套经典无论分今文还是古文,到后来却发生那个大浩劫。原因是因为西晋末年的时候,匈奴入侵引发了所谓的永嘉之祸。当时匈奴人入侵之后,许多的国家书库的经典被战火波及,结果被销毁殆尽。其中就包括了所谓的【今文尚书】。所以后来大家主要念【古文尚书】。

历史中的阿斗真实是这样的吗(乐不思蜀的阿斗)(5)

梅赜

不过到了东晋的时候呢,有个太守叫做梅赜,呈上报告皇帝,我家的收藏的书库里面挖出一套【古文尚书】。这一套【古文尚书】据说是孔安国所传。而且呢他的版本比伏生所传的二十八篇要更多,有将近五十五篇之多。那应该是最完整的版本了吧。那皇帝当然大喜啊,然后后来一看真的比现存的版本都要多很多。所以他认为这当然是最完整的版本。因此就昭告天下来颁行天下了。那照这样子来看,那这样的一个古文上书应该是毋庸置疑,对不对?

历史中的阿斗真实是这样的吗(乐不思蜀的阿斗)(6)

所以到了唐代的时候那里有个学者。叫做孔颖达,奉皇帝的命令来去为他作注。那所以后来因此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版本。那这一套古文尚书也就一路沿传下来,唐宋元明清,那一直沿用到清代。那只不过是在言传的过程中,到了宋代的时候,有一个大学者叫做朱熹。那朱熹呢就开始有发出质疑的,他在指引什么呢?他说好奇怪,伏生所呈下来的【今尚书】很难念,诘屈聱牙。可是这个【古文尚书】有些句子反而相对通顺。怎么会有这种落差,非常奇怪。那也因为朱熹有发现这个特点啊,陆陆续续有学者也开始发出质疑。

历史中的阿斗真实是这样的吗(乐不思蜀的阿斗)(7)

闫若璩

到了清代考据学流行的时候,有个学者叫闫若璩。他开始加以分析。证实以实正虚之法破解了这一套是假的。大家一定怀疑两千年前的书,又没有最原始的版本,要不能用现代科技考古侦测,他怎么知道这是假的啊。因为他去比对比对当时他们惯用的语法。发现说有许多的惯用语。那些古书其实都是以前古代时候的人的语言,不可能当时没有流行。却使用了现在的语法。所提这个版本的尚书称为是【伪古文尚书】。

历史中的阿斗真实是这样的吗(乐不思蜀的阿斗)(8)

上边说了这么多想告诉大家的是,即使是已经有99.9%已经确定的历史,只要有0.1没有办法确认,都有值得我们深思以及颠覆的地方。那么刘禅真的是史学记载的那么不堪吗,其实后世的有些历史学家说刘禅其实是一位很有头脑很高的君主。他在降魏之后开始装疯卖傻,这样举动有可能是他用来自保的高明手段。提到了蜀汉后主刘禅,许多人常常会联想到懦弱、愚蠢的形象。这无非是三国演义为刘禅塑造的形象,刘禅降魏之后被封为安乐公。

历史中的阿斗真实是这样的吗(乐不思蜀的阿斗)(9)

【三国志】提到一个故事,有一天,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请人表演了蜀国的歌。全程演奏蜀国的歌曲,众人泪流满面。但只有刘禅随着音乐开心起舞,打起节拍,让司马昭不禁好奇的问,刘禅说,你不想念蜀国吗?刘禅回应”此间乐不思蜀业“。而这也成了成语“乐不思蜀”的由来。这一句”“,似乎就成了千年来刘禅无能失德,还有麻木不仁的写照。但是刘禅真的昏庸到乐不思蜀吗?他的装疯卖傻会不会是他用来自保的高明手段呢?试想一下,刘禅可是当了40年皇帝的人,要是他自己真的没有一点过人之处,怎么可能安稳地度过40年呢,至少可以确的认的是刘禅不是三国演义里那般是一个天生愚钝、自以为是的人。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刘禅到底“真愚蠢”还是“假愚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