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蘇富比2015秋拍“圆·学——吉原治良珍藏”专场
日本“具体派”艺术创始人 吉原治良
10月4日晚,香港蘇富比2015秋拍“现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专场斩获总成交额近6亿港元,正式拉开了2015秋拍季的序幕。在第二天“当代亚洲艺术”专场结束后,两场拍卖包括白发一雄、田中敦子在内的七位日本“具体派”艺术家的12件作品全部远超估价售出。之后便是“具体派”在今秋大放异彩的“圆·学——吉原治良珍藏”专场:10月5日,整场22件作品全部拍出,总成交额超过2674万港元,尽管这一数字在动辄几亿成交额的今天看来似乎是“小巫见大巫”,但是深究起来——“超拍前总估价近5倍(592万港元)、单品最高溢价23倍、9件拍品溢价超10倍以上”这样的成绩单对于首次正式加入二级市场的“具体派”而言,堪称完美。
10月5日,香港蘇富比“吉原治良珍藏”专场成交情况一览
白发一雄《十万八千本护摩行》(1977)
香港蘇富比2015春拍,成交价:2408万港元
白发一雄《T53》(1961)
香港蘇富比2015秋拍,成交价:1148万港元
也许“吉原治良”、“具体派”这两个词对艺术市场而言有些新鲜,但是提到具体派成员白发一雄、田中敦子想必没人会觉得陌生。2014年11月,香港佳士得秋拍中,白发一雄创作于1999年的作品《海炎》以2364万港元成交,创造了其在中国艺术市场的拍卖纪录;2015年4月4日,在香港蘇富比举办的“现当代亚洲艺术晚拍”中,白发一雄作于1977年的代表作《十万八千本护摩行》以2408万港元成交,刷新此前纪录;10月4日,香港蘇富比秋拍,白发一雄作于1961年的《T53》以1148万港元成交,尽管并未刷新纪录,但却远超拍前900万港元估价。最近几年,作品拍卖成绩屡破千万的白发一雄俨然成为了日本前卫艺术在拍卖市场的最佳代言人,但人们讨论更多的似乎依然只是白发一雄本人,而非其“具体派成员”的身份。
田中敦子《93C》(1993)
香港蘇富比2015春拍,成交价:728万港元
2014年11月佳士得秋拍,“具体派”成员中的女性代表田中敦子作于1976年的《作品》以124万港元成交;到了2015年4月,田中敦子作于1993年的《93C》在香港蘇富比以728万港元成交,刷新了其在中国艺术市场的拍卖纪录;10月5日,香港蘇富比“现当代亚洲艺术晚拍”中,三件田中敦子的作品上拍,两件创作于六七十年代的作品溢价率高达8倍,此外,“具体派”其他成员元永定正、嶋本昭三、上前智佑、前川强、吉原通雄的作品也均在这场拍卖中以惊艳的价格成交。如此,“具体派”在二级市场的运作似乎完成了从“渗入”到“进入”的过渡。
七位日本具体艺术之七件作品(1976)
八位日本具体艺术之九件作品(2003--2012)
其实,早在2014年春季,香港佳士得就开始有意培养日本“具体派”这一板块,更是在春拍中引入了“具体美术协会”这个概念。今年香港佳士得3月拍卖会上,2件由多位具体艺术家作品组合而成的整体标的上拍,呈现了历经两代的具体派艺术发展。一件是7位具体派艺术家作于1976年的作品,那一年,大阪政府画廊举办了一场名为“具体画派18年”的展览,将村上三郎、白发一雄、嶋本昭山、吉原治良、元永定正、吉原通雄以及吉田稔郎等具体派艺术家的7件纸上作品集结成一件《七位具体派艺术家》,以筹措出版展览目录的资金;另外一件则是由金山明、今井祝雄、松谷武判、前川强、田中敦子、浮田要三、堀尾贞治和ヨシダミノル的作品组合而成的选集,更加体现具体艺术的本质之一—透过不加以人为操作的自动行为。两件标的分别以87.5万港元和50万港元的价格成交。
“吉原治良珍藏”专场上拍作品,摄于日本京都白沙村庄桥本关雪记念馆
虽然是佳士得最先引进具体派,但是终于将这一板块发挥到极致的莫过于蘇富比——为了秋拍这场“吉原治良”专场,蘇富比特别将拍卖预展选址在了具体派的起源地日本关西,这对于吉原治良诞辰110周年、具体派创始60周年的今天来说,意义非凡。有人说:“吉原治良的成功在于他曾以具体派反对欧洲文化入侵,却在40年后令受具体派启蒙的日本现当代艺术进入世界。”
是的,吉原治良,具体派创始人,一个在日本前卫艺术史上里程碑式存在的人物。
具体派创始人 吉原治良(1905——1972)
吉原治良出生于1905年,1928年留学法国,受“巴黎画派”影响,开始抽象创作。但是后来,他成立了与抽象派相对的具体美术协会,启蒙了日本本土现代艺术。
吉原治良《作品》(1971年作),成交价:488万港元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艺术与建筑学对日本影响深远,日本的艺术生态也因此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大批日本艺术家开始尝试将生发于国际视野的艺术形式进行革新,发展后的日本本土艺术逐渐渗透进国际主流艺术圈子。但即便是在百花齐放的艺术进化过程中,传统的日本观念还是得以保留,在建筑、音乐、舞蹈、文体等文化领域尤为明显,这其中还包括艺术家们对特定色彩的钟爱,日本特色的艺术流派应运而生,享誉世界的“具体派”(Gutai Goup),其创始人便是吉原治良。
吉原治良《作品》(1960年作),成交价:488万港元
1954 年夏天,日本关西地区的芦屋市,吉原治良(Jiro Yoshihara)带领他的16名学生创立了“具体派”,并以“Gutai”这个词命名,希望可以与当时日本盛行的抽象艺术为代表的“现代派”相区分,以此强调这种艺术形态的“物理性”与“材料性”,正如其在“具体派宣言”中讲到的:“具体派艺术不是改变创作媒材,而是要将这种艺术带回到生活中来。不是要改造媒介。在具体派艺术中,人类精神和材料之间是互助的关系。”这种启发式的宣言为当时的日本现代艺术指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出路。后来,吉原治良的具体派陆续壮大,并相继组建了“具体美术协会”、举办一年一届的“具体美术协会展览”,直到1972年吉原治良离世,具体美术协会宣布解散,59位成员、历经两代的具体派成为了历史和“一个时代的精神”。
吉原治良《作品》(1970年作),成交价:416万港元
吉原治良《作品》(1964年作),成交价:296万港元
吉原治良《作品》(1961--1963年作),成交价:236万港元
从具体派的诞生到最后影响日本现代艺术走进国际视野,有十场意义重大的历史展览不得不提。
1955年7月,首届“具体派艺术展”在日本大阪的小原会馆举办,白发一雄的《挑战泥土》以及村上三郎的《六个洞》在展览上亮相,作品颇具表演性,而这些行为重新发掘了身体的原始主义,同时又超越了西方现代主义仍旧受画布限制的绘画性姿态。1957年,来自法国的非定形艺术理论家米歇尔· 塔培耶(Michel Tapié)造访日本,他对战前流行的抽象艺术的几何式构图感到厌倦,这一点与具体派不谋而合,塔培耶的撰文从而成为欧美艺术界认识具体派的重要渠道。
白发一雄《挑战泥土》(1955),首届具体派艺术展
村上三郎的《六个洞》
1956年,第二届“具体艺术展”,田中敦子身穿一件由二百多个灯泡及灯管拼合而成的笔挺裙子,将自己纤细身躯都包裹在内,在喧嚣热闹的场面中一鸣惊人。这件《电气服装》因此成为田中敦子不可或缺的代表作品,任何关于她的讨论中都会提及此作,更是前文提到的拍品《93C》的灵感来源。此展也成为具体派更多成员闻名于世的契机。
田中敦子,电光裙,1957
田中敦子,电光裙,1957(这件电子衣现在藏于蓬皮杜)
1958年,纽约Martha Jackson画廊举办一场以具体派艺术作品为主的展览,这也成为具体派在美国的首次正式亮相。
1970年3月15日,日本“Expo’70”大展中,具体派艺术最后一次大规模集体亮相,两年后便随着创始人吉原治良彻底解散了。
1976年,日本大阪政府画廊举办了一场名为“具体画派18年”的展览,将村上三郎、白发一雄、嶋本昭山、吉原治良、元永定正、吉原通雄以及吉田稔郎等具体派艺术家的7件纸上作品集结成一件《七位具体派艺术家》,以筹措出版展览目录的资金。
2005年7月17日,日本兵库县立美术馆举办“美术馆收藏展——诞生100年吉原治良纪念展”,而在此之前,兵库县立美术馆已经分别在1983年和1990年两次举办吉原治良作品展。
2009年,威尼斯双年展推出“具体派单元”,但由于当时全球金融危机刚刚平息,因此市场没能立刻跟进这一板块,但却为之后的学术关注埋下了伏笔。
2009年威尼斯双年展“具体派艺术”单元
2012年8月,东京国立艺术中心举办“具体派大型回顾展”,这也成为进入具体派消失数十年后,首次在东京举办的大型展览。
2012年9月,美国Hauser&Wirth画廊举办“关于具体的视觉论文”,具体派艺术在千禧年后开始成为包括商业画廊、公立美术馆共同关注的一个学术热点。
2013年2月15日,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具体派”大型展览,具体派在全球的风潮正式掀开,从国外到亚洲再到中国,学术研究、市场挖掘全面展开。
2013年古根海姆博物馆“具体派艺术”大展
如今,低调了几十年的具体派终于在获得国际肯定之后高调转身,成为市场和学术的宠儿——10月2日,位于巴黎的de Sarthe画廊举办“具体派艺术联盟”大展,两代具体派成员的杰作在21世纪重新焕发光彩。谈及对于目前具体派在市场中的表现,de Sarthe画廊总监Pascal de Sarthe这样说道:“自2013年古根海姆举办了一场具体派艺术的大展,这个流派开始重回人们视野。以往可能都是市场影响艺术史,这个展览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艺术史影响市场的走向。全球范围内的藏家们开始发现这个曾经被长期冷落的艺术流派巨大的魅力与重要意义,毕竟在过去几十年里,具体派大师们的作品价格可能还不及现在很多年轻的当代艺术家。十年前,白发一雄的一幅画作只有5万美金,如今,相同品相的画作已经卖到了300万美元。”
在充斥着“亚洲当代艺术洗牌”声音的今天,包括东南亚艺术、日韩艺术在内的泛亚洲概念被提出。今年秋拍中,与具体派表现相当的还有几个日本特色流派非常亮眼,甚至被称为下一个市场潜力股。
【墨人会——井上有一与森田子龙】
1952年,日本书法家井上有一与森田子龙创办了战后日本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前卫书道团体“墨人会”,旨在把书道从其根深蒂固的传统形式中释放出来,为它重新开启无限的视觉可能。尽管“墨人会”与具体派成立于同一时期,但从成立时间上来看,前者更早,因此可以说是日本当时战后抽象艺术的两种不同选择。此外,井上有一和森田子龙还为“墨人会”创办了《墨人》刊物,并在1951年将弗朗兹·克莱恩的作品作为创刊号的封面。这本在全球范围内发行的刊物对具体派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后者于1954年也创办了自己的刊物。
井上有一《梦》,成交价93.75万港元
由于具体派的创新性,多种表现形式令它们较墨人会更容易进入国际舞台并吸引西方藏家的关注。2015年5月30日,香港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拍”上,井上有一作于1967年的《花》以75万港元成交;在刚刚结束的香港蘇富比“当代亚洲艺术”专场中,井上有一创作于1966年的《梦》以30万港元估价上拍,最终却以93.75万港元高价成交。9月20日,“生成!井上有一”特别展在西安举办,这也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次举办日本现代主义书法作品展。尽管与具体派成员的作品价格相比,井上有一的价格几乎不会被人们所重视,但以水墨、书法为根基的“墨人会”艺术更容易在亚洲引起共鸣,这其中除了有一种亚洲的哲思,更是一种文化。没准儿,“墨人会”会成为下一个市场中的“具体派”呢?
井上有一《花》,成交价75万港元
【不定形艺术——今井俊满与堂本尚郎】
在今年的香港蘇富比秋拍中,除了具体派和井上有一为代表的墨人会,还有两位日本艺术家值得关注——“不定形艺术”的代表人物,今井俊满与堂本尚郎。今井俊满与堂本尚郎在具体派与不定形艺术倡导者米榭•塔皮埃的互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今井与堂本均于五十年代移居巴黎,都是定居海外生活工作的日本艺术家,实际上二人是不折不扣的不定形艺术家——但是绝不能够因此低估他们日本身份的重要性,正是东西方的交互融合才使二人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今井俊满《春之祭典》(1973),成交价:137.5万港元
今井俊满生于1928年,1953年动身前往巴黎,就读于大茅舍艺术学院,学习中世纪历史与哲学。1953及1954年,今井在巴黎神圣艺术沙龙展览,继而在山姆•弗朗西斯介绍下与塔皮埃成为好友,由此逐步发展成不定形艺术运动的一员,是为当时日本艺术家第一人,对不定形艺术的海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今井于1957年在施泰德画廊举行个人展览,艺术评论家泷口修造在展览图录序言中写道:“今井最初在巴黎创造出的艺术已经演化成为反思人类存在深度的图像……如今,他的艺术趋向本源,回溯至日本艺术中的原始元素。古时日本艺术杰作完美实现了符号与物质的统一。”2015年10月,今井俊满创作于1973年的《春之祭典》和作于1962年的《无题》在香港蘇富比以137.5万港元成交。
今井俊满《无题》(1962),成交价:137.5万元
堂本尚郎《绘画1960-14》(1960),成交价:187.5万港元
2015年10月5日,堂本尚郎作于1960年的《绘画1960-14》在香港蘇富比以187.5万港元成交。堂本尚郎幼时曾接受传统日本画训练。自1955年迁居法国之后,堂本发现难以继续使用日本颜料创作,于是转画油画。移居海外也令他得以与不定形艺术艺术家相识,后者从五十年代起开始蜚声艺坛。堂本刚到法国没多久,作品便添上了一层抽象主义韵味。
结语:具体派创始人吉原治良曾要求年轻艺术家“创造出从来没有过的东西”,并力推新秀,于如今的艺术市场而言,似乎也能适用。
更多拍卖预展信息,请长按“拍卖图录”二维码
作者:张天宇
编辑:大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