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在胤禛继承康熙皇位最关键的时候,给他最大帮助,给他最有力的一个推手的,就是九门提督隆科多,隆科多可以左右皇子继位,让谁上谁就能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进退储君于一念之间,足见九门提督的地位是多么的显赫和重要。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是怎么死的 隆科多因功一步登天(1)

九门提督一职设置于1674年的康熙年间。当时,北京城内九座城门,分别是正阳门、安定门、宣武门、崇文门、德胜门、东直门、朝阳门、西直门、阜成门,九门以内,皆为皇室和大臣居住之地,也是皇帝掌管五湖四海的中枢之区,其安全自然极为重要,也就是说,管好了九门以内的安全,也就管好了天下的安全,皇帝就可以居中指挥,号令天下。所以,九门提督掌管着天子的安全,实为禁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部分。

九门提督原为二品,后在嘉庆时升为从一品,算是品秩很高的武官了。九门提督职掌京城禁卫、稽查、巡夜、防火、保甲、缉捕、审案、人犯监禁、发信号炮诸事。

九门提督不仅管巡捕五营,还有八旗步军营、白塔山信炮部,不仅管理京城核心九门,还负责外城七门的安全守卫。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是怎么死的 隆科多因功一步登天(2)

九门提督所掌握的步军统领衙门隶属兵部,与八旗、绿营兵编制一样,兵源是八旗、绿营中的精锐。因为事多,管辖部门多,职责特殊,工作重要,所以九门提督所部军队常有3万人之多,且兵丁精干,装备精良。

又因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师的警卫、治安,直接关系到皇帝的安危和天下的稳定,故历代皇帝、皇子对九门提督高看一眼,尤其是皇帝,对九门提督的人选特别重视,不是满人或者心腹,不会放到这个核心位置上。

再加上九门提督掌管京城禁卫,在争权夺位的斗争中,也显得异常重要,只要九门提督一声令下,关闭九门,外不能进,内无兵挡,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可见隆科多在皇权争夺战中的重要性,因此也成为了皇帝和想当皇帝的人争相拉拢的对象。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是怎么死的 隆科多因功一步登天(3)

胤禛作为皇四子,既不是居长,也非太子,所以在夺嫡过程中便想方设法与降科多亲近。当然,康熙第八子胤禩也是夺嫡的热门,他也在极力拉拢隆科多。几乎可以说,隆科多站在哪一方,哪一方就能当皇帝。

然而,隆科多既没有听从他六叔佟国维,佟国维押八爷胤禩、让隆科多押四爷胤禛,也没有在八爷和四爷的选择中自作主张,而是听从了康熙皇帝的交待,正大光明匾后的遗诏中写的是谁,就押谁。所以,隆科多稳操胜券。

可见,在权力斗争中,不选边,不站队,是保命、保富贵的一大法宝。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是怎么死的 隆科多因功一步登天(4)

隆科多因为帮雍正上位有功,受到上位的的雍正的格外宠幸,极尽尊敬,雍正公开以“舅舅”称呼隆科多,这在清朝,是唯一有过的殊荣。雍正还将政府的大权交给降科多,任命他为总理事务大臣,袭一等公爵,授吏部尚书,位居人臣之极,可谓一步登天,无以复加。

但是,跟着雍正干,可以很快飞黄,很快升天,但也很容易垂直下坠,隆科多就是如此。

赐年羹尧自尽之后,雍正就腾出手来,开始收拾隆科多。都察院上书弹劾隆科多,说他曾经庇护年羔尧,雍正便削去他的太保官衔,保留其他职务。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是怎么死的 隆科多因功一步登天(5)

不久,刑部又上书,弹劾他贪赃枉法,私受年羔尧巨额贿赂,又革去隆科多的尚书一职,罚他去阿尔泰处理边务。

随后,又有大臣上书告隆科多,说他“私钞玉牒”,即私藏皇室族谱,雍正大怒,将隆科多抓回,命顺承郡王锡保审问。锡保问隆科多是否知罪,隆科多说:这些还是小事,我的罪远不止此,不过我只是从犯,不是首犯。

锡保问:首犯是谁?

隆科多说:首犯是当今皇上。不信你去问他,哪一件事不是他叫我做的,他如今当了皇帝,我们这些掌握了秘密的人自然该死。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是怎么死的 隆科多因功一步登天(6)

锡保不敢再审,迅速将将隆科多下狱,做成五件“大不敬罪”,四件“欺郡罔上罪”,三件“紊乱朝政罪”,六件“奸党罪”,七件“不法罪”,十七件“贪婪罪”,提议对隆科多斩立决,妻子为奴,财产入官。

这个事件的前后原委,在蔡东藩先生的《中国历朝演义》之《清史通俗演义》中记载得十分详尽,蔡先生在书中还引用了大臣建议立斩隆科多时,竟然特别“加恩”地下了一首圣旨道:“隆科多所犯四十款重罪,实不容诛,但皇考(康熙)升遐之日,召朕之诸兄弟,及隆科多入见,面降谕旨,以大统付朕。是大臣之内,承旨者唯隆科多一人,今因罪诛戮,虽于国法允当,而朕心实有所录忍。”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是怎么死的 隆科多因功一步登天(7)

于是,格外开恩,免去隆科多的死因,在畅春园外的空地上,造三间特殊的牢房,将自己上位的恩人“永远禁锢”。

如此恩将仇报的人,世上少有。蔡东藩因此在书中感叹:“雍正帝本是个刻薄寡恩的主子,喜怒不时,刑赏不测,他于年羹尧、隆科多二人,一令自尽,一饬永禁,唯家眷都不甚株累,分明是纪念前功,格外矜全的意思。”

由此可见雍正为人之一斑。

也由此可见蔡东藩写史的态度之一斑,有过即写过,有好也写好。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是怎么死的 隆科多因功一步登天(8)

从1915年开始,蔡东藩用了十年时间,从秦始皇写起,一直写到民国的1920年,一共写了2166年的历史,写下了煌煌巨著11部,1040回,650多万字,总的名称叫《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其中就包括上面的《清史通俗演义》,还有一部数十万字的《慈禧太后演义》,时间之长、内容之多、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前无古人。

蔡东藩撰写史,反对“历史无据的虚构”,严格地做到“无一事无来历”,将纷繁复杂的历史细细梳理成演义体,既主本信史,又旁征野史,取材审慎,做到了真实可信。

蔡东藩还集正文、批注、总批为一身,以正史为经、野史为纬,采用章回体结构,以通俗的文笔、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展现出风云变幻、恢宏壮阔的历史画面,相比正史,故事更跌宕起伏,语言更幽默风趣,人物更栩栩如生,让人在领略演义中看懂历史,感悟兴亡得失。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是怎么死的 隆科多因功一步登天(9)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曾把这套书向学生们推荐说:“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

作家马伯庸说:“用演义把历史说清楚,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举措。把真实历史用演义讲给普通老百姓,从蔡东藩先生开始才有。”

作家二月河评价《中国历朝通俗演义》说:“入门历史,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是怎么死的 隆科多因功一步登天(10)

有读者问我,有什么能比较容易读懂中国历史的书,我一般都推荐《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因为这套书通俗而真实,全面而流畅,丰富而有趣,既能看到历史的真实情况,又能在那些评语中,学到更多站位很高的历史观点,而且在通俗有趣的语言中,还能体会阅读快感,这是一套既能长历史知识,又能长历史观点、提高自己历史见解的好书。

今天给大家推荐这套新版精装,为什么推荐精装本呢?因为书实在太厚了,总共六本,加起来六千多页,不是精装本不好翻阅。

我们把这套书带到头条做活动,原价408,头条只要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