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曾以”天下英雄君与操”来形容自己与爱徒谢稚柳。谢稚柳在中国近现代书画中的地位可见一班。先生早期的画作温婉雅丽,有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深具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风骨,笔墨细腻,风雅脱俗;晚年则画风一洗婉约,自由豪迈,可谓“浪淘尽,大江东去”。此册《一览众山小》正是谢稚柳的代表作之一。

艺术品简介

一览众山小下一句搞笑的话(谢稚柳一览众山小)(1)

《一览众山小》山水册,系用旧纸佳墨绘制,虽是尺幅小品,但幅幅都是倾情精致之作,不失层峦迭嶂的气势,或用线勾,或淡墨渲染,或用多种皴法,都表现出山的骨与质。一股山泉从山巅而下,穿林透石,几经曲折,落到山下,聚势而动,又飞瀑石梁,向远处流去。山脚的近树,曲枝虬根,生动多姿,又使人很自然地想起王诜的《渔村小雪》来。有的在水墨淋漓之处,留下几片空白,从沉睡中透出气来,烟拖雾笼,一片雨湿的蜀中风物。这种融南派北派为一体的山水画风,在作者早年的画作中不见,在晚年的画作中亦不可见,流风飘忽,笔势消磨,留下了画家对往事无尽的回忆,也透露画家向往新格调的一番春讯。

蜀中山水之胜,尽在此三家画中!

一览众山小下一句搞笑的话(谢稚柳一览众山小)(2)

《一览众山小》册页 局部

当代画坛,得蜀中山水之胜的,首推三大家,即张大千、傅抱石、谢稚柳。由于他们的修养、性情及体验的不同,对蜀中山水之所得亦不同,张大千得其意,傅抱石得其势,谢稚柳对蜀中山水意、势兼得之外,更得其质。谢得其意,不是张的才气横溢,明朗潇丽,而勃郁含蓄中见功力;谢得其势,不是傅氏的气壮山河,一泻千里,而是在浑厚儒雅中见真情。谢得蜀中山水之质,观此册如行巴蜀道中,山石,杂草,飞瀑,流水,历历在目,有着身临其境之感悟,即为左证。

一览众山小下一句搞笑的话(谢稚柳一览众山小)(3)

《一览众山小》册页 局部

谢稚柳绘画风格

谢稚柳的绘画艺术,在当今已成为一个象征,每当人提到他及其绘画时,都会情不自禁地认为他是继承和发展宋元绘画的一代宗师,人们的欣赏情趣由泼墨写意转向工笔细写,对他的艺术更为钟情。更有那些有志于研习宋元画风者,也多从学谢稚柳的画入手,由此而登堂入室。

一览众山小下一句搞笑的话(谢稚柳一览众山小)(4)

《一览众山小》册页 局部

谢稚柳早年随江南大儒钱名山学书,时常得以观摩钱氏所藏的古代名家真迹,尤爱陈老莲清高逸健之画品,故其早年画风受陈老莲影响深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渐开,加上与张大千等艺友的交流,互相影响,艺术理念逐渐转变。三十岁后,其画风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览众山小下一句搞笑的话(谢稚柳一览众山小)(5)

《一览众山小》册页 局部

其一,花鸟画开始摆脱陈老莲的风格,上溯北宋工整设色的院体;其二,开始致力于山水画的创作,并从一开始就取法乎上,从北宋入手,先是倾心于巨然的江南画派,同时又致力于范宽、李成、燕文贵、郭熙的北方画派,大山大水,千岩万壑,气象雄伟,笔法则谨细严密,决无明清山水草草率笔的习气。

一览众山小下一句搞笑的话(谢稚柳一览众山小)(6)

《一览众山小》册页 局部

其三,三十三岁与张大千赴敦煌研习之后,取法唐人,开始了人物画的创作。从三十岁至五十岁这一阶段,谢稚柳基本上是在传统中取精用宏,画风总体上以工整为主。六十岁后,其绘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创造性地将徐熙的“落墨法”运用到山水、花鸟画之中,纵笔放浪,墨彩交融,呈现出浓郁浪漫的格调。

一览众山小下一句搞笑的话(谢稚柳一览众山小)(7)

《一览众山小》册页 局部

从融合走向创造的典范之作

一览众山小下一句搞笑的话(谢稚柳一览众山小)(8)

《一览众山小》册页 局部

中国山水画的南北两大流派,到了谢稚柳这里融为一体。对北方画派谢稚柳去其尖刻锋利,取其从骨质中流露出来的温婉可亲;对南方画派去其疏简率意,取其平淡天真。经过他的扬弃与吸收,揉合与陶冶的过程,形成了他的不愠不火,委婉含蓄,严整缜密而抒情的风致。《一览众山小》山水册,正是谢稚柳经过融合走向艺术高峰时期的创造。

画家简介

一览众山小下一句搞笑的话(谢稚柳一览众山小)(9)

谢稚柳

谢稚柳先生是当代中国画坛的大师之一,是古书画鉴定的巨擘。具有丰富创作经验和理论建树。谢稚柳(1910-1997)初名稚,晚号壮暮翁,出生于江苏常州的一个书香门弟。九岁开始学画。十六岁入寄园,师从江南名儒钱名山,学习经史诗词。十九岁赴南京谋生,结识了于非厂、徐悲鸿、张大千、黄君璧等画家,磋商艺事,笔墨日臻成就。一九四二年西涉流沙,来到了艺术宝库敦煌,潜心对莫高窟、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等处洞崖,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研究,加深对中国绘画流源的认识。编辑了《敦煌艺术叙录》、《敦煌石崖集》等书。并从事古书画鉴定工作数十年,寓目的古迹文物何止千万。

一览众山小下一句搞笑的话(谢稚柳一览众山小)(10)

谢稚柳在作画

新中国成立后,为我国文物研究、保护、整理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全国书画鉴定小组组长。工书法,擅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早年多工笔细写,似老莲画风,后溯宋元,取法李成、范宽、董源、巨然、燕文贵。晚年钟爱徐熙的“落墨法”。

一览众山小下一句搞笑的话(谢稚柳一览众山小)(11)

《一览众山小》册页 局部

一览众山小下一句搞笑的话(谢稚柳一览众山小)(12)

一览众山小下一句搞笑的话(谢稚柳一览众山小)(13)

陆俨少、陈佩秋题跋

“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用这二句话来评价谢稚柳先生的山水画,恰到好处。此幅《一览众山小》纸本,画面之立意深远,构图雄伟俊丽,用笔端庄敦重,气势高雅,潇洒出尘,独具一格。这是一件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史诗般的巨物,是一件惊心瞩目的旷世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