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诗歌种类有很多,既有像王维和孟浩然这样的文人雅士,寄情于山水之间写出的田园诗,也有像诗圣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诗人,写出一首首具有家国情怀的诗。

今天,我们探寻诗歌中的另一个类别:乡村的劳动诗。提起劳动的古诗,我们便会想起白居易的《观刈麦》,农民一家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到头来还是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可见其生活的艰辛。

提到劳动诗,我们亦会想起范成大在《夏日田园杂兴》中写到的这首诗: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描写古乡村美景的诗句(古代乡村诗都是那么美好吗)(1)

范成大曾经在乡村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他以诗人敏锐的视角生动地描写了乡村生活,这首诗便是经典之作,也让我们感受到南宋时期的乡村气息。

白天的时候,一家人都在田地里除草,傍晚时分一家老少在家中搓麻。在乡村中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农家活。

描写古乡村美景的诗句(古代乡村诗都是那么美好吗)(2)

接下来,田家小孩儿出场了,他们虽然还不会耕田织布,但是却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读到范成大的这首诗,我们似乎也会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代。小的时候,经常将几粒葵花籽或者西瓜子放进土壤,希望它们赶紧开花结果。

可以说,这首诗描写了乡村生活的繁忙和艰辛,但也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气息。

谈到古代的劳动诗,我们还想起了杨万里的这首《插秧歌》,其文曰: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淳熙六年的一个春天,他在常州任满,回故乡吉水的时候所作。

此时正值农忙时期,杨万里目睹农民一家的辛苦劳作,感慨地写下了这首诗。

其文大意为:

种田的农妇将秧苗抛在半空中,一旁的农妇将其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

描写古乡村美景的诗句(古代乡村诗都是那么美好吗)(3)

可以看出插秧的工作非常艰辛,且需要全家人共同配合,不得有失,这就好像是一场“战役”。

农民头上的斗笠是战士的头盔,一身蓑衣便是战甲。但是一场大雨突然而至,雨水从头上往下流,一直湿到了肩膀。所有的防雨装备在一场大雨面前都显得何其渺小。

有人喊农夫赶紧停下来吃早餐,休息一会,但是农夫却没有作答,依旧低着头弯着腰,还在认真努力的插秧。

刚刚栽种的秧苗根部还不是很牢固,何况秧苗还没有栽种完,一定要看好小鹅和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刚刚栽种好的秧苗。

杨万里写的这首诗,是典型的“诚斋体”,语言生动而形象又充满诙谐之感,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