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地远山河阔,阿熊陪您游山河,大家好,我是阿熊接着我们讲述至圣庙坊“至圣庙”坊,明代时原名“宣圣庙”坊,清朝雍正改名为“至圣庙”这两个字,都是皇帝们给孔子的封号,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曲阜旅游后再去哪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曲阜旅游后再去哪里(曲阜旅游三孔景区孔庙导游深度讲解解说)

曲阜旅游后再去哪里

天高地远山河阔,阿熊陪您游山河,大家好,我是阿熊。接着我们讲述至圣庙坊。“至圣庙”坊,明代时原名“宣圣庙”坊,清朝雍正改名为“至圣庙”。这两个字,都是皇帝们给孔子的封号。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以太牢之礼祭孔子墓,并封孔子九世孙为奉祀君,代表国家祭祀孔子,开创了历代皇帝祭孔的先例。

汉代以后,历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读经,对孔子也不断追谥加封,同时扩大他的祠庙,孔庙的规模也越修越大。

那么汉代以前呢?秦始皇多次东巡,经过曲阜也没有记载拜祭孔子。孔子周游列国,也没有去过秦国,据说是看不上秦国的文化。

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在泰山封禅,中途遇到暴雨,淋成落汤鸡,遭到众儒生的嘲笑。

再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

再后来,陈胜吴广,起义反秦,“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之”,孔子的九世孙孔鲋做了陈胜的“博士”,儒生们加入到反秦的行列中。

再后来,儒家成了中国正统思想,历代的读书人拿起笔杆子,把秦始皇黑成了翔。

似乎双方互相很瞧不上彼此。

那么,我们在孔庙中,能否看到一丝秦朝时期的遗留吗?

还真有,那就是眼前的至圣庙坊。

上面的至圣庙三个字,是篆书,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全国文字繁杂,书体不一,于是提出“书同文”,书体统一为篆书,也被称为“秦篆”。

有人这样评论秦始皇和孔子:

秦始皇用中央集权制度取代了封建制度,废分封,行郡县,从此中华大地成为一个整体,汉隋唐宋元明清,都是继承秦的帝国。秦虽二世而亡,而中国之政治体制,却自秦而万世不竭。

孔子的学说,在当时没受到重用,却在汉朝独尊儒术之后,渐渐成为历代正统思想,到了清末,它又成了钳制中华民族进步的枷锁。

清末到现在,转眼又过了百年,站在今天的角度,或许我们可以更加理性一点,来评价秦始皇和孔子。

秦始皇在政治上塑造了中国,而孔子在文化上塑造了中国。

这两者一外一内,互为表里,两千多年,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即使我们不读《论语》,即使我们不识字,它仍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

水有源树有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我们的传统文化代表我们的过去,其中有诸多精华,也有不少糟粕。今日中国的种种乱象,很大原因是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旧的文化出现断层,新的文化还未建立,因此人心浮躁,没有安身立命之本,被物欲裹挟着,一切以金钱衡量,沦为资本的奴隶。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新的时代重构新的文化价值,这是春秋时代,孔子不断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这一点上,孔子与我们是相同的。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虽然个人力量微薄,但莹莹烛光,孜孜以求,终究能够璨若星河。

将自己的生命发光照耀到极致,达到自己生命历程中大成、至圣的境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