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建立以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和其弟周公旦辅政期间先后两次大规模实行分封。分封自己的子弟姻亲和异姓贵族,到指定的地点建立起西周的属国,统治当地的部落和人民。这叫做“封建亲戚,以藩屏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分封制。

(1)分封制产生的背景

一般情况下,任何一种制度都不会凭空产生,都必然有诞生的社会根基和土壤。周武王建立西周后,就面临着如何构建国家治理结构以及更好地维护周王室统治的问题。到了他儿子的时候形势更加严峻。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2)周王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四类:

一是亲族,包括同姓贵族和异姓亲戚。亲族和周天子有着血缘关系,血浓于水。就分封对象而言,以姬姓贵族贵族为主,在封国内占据绝对的数量优势。《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封国71个,姬姓之国居然多达53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武王灭商,封兄弟15人建国,姬姓贵族40人建国。在亲族中战功最显赫的是周武王之胞弟姬旦,周武王将姬旦封在曲阜,建立鲁国。在王族的封国里,鲁国疆域很大,得到的宝物最多,权力最大。

周朝分封制详解(西周的分封制)(1)

二是功臣,也就是在西周建立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分封实际上是对功臣赏赐的一种方式。周代的爵位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公、侯、伯、子、男,级别最高的是公爵。姜子牙曾经辅佐武王灭商,策划“牧野之战”、协助周公东征,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周初的重臣之一。周朝建立以后授予姜子牙于侯爵,分姜子牙到齐国,以营丘为都,统治海、岱之间的薄姑之地。姜子牙建立齐国后实行仁政,将齐国壮大,姜子牙的十二代世孙齐桓公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除了姜子牙之外,南宫适、散宜生、闳夭、太颠都是西周的开国功臣,他们是周文王的挚友,史称“文王四友”,也是分封的对象。这类封国数量虽然较少,但因和王室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故亦发展成为西周王室依仗的重要力量。

周朝分封制详解(西周的分封制)(2)

三是先代贵族。最典型的代表是微子启,微子乃商纣王的叔叔,目睹纣王的残暴,多次劝谏无果,遂隐退而去。周灭商后,微子比较识大体,归顺了西周,受的周武王的礼遇。后来武庚协同管叔、蔡叔作乱,微子启虽为商朝贵族,但未随波逐流。鉴于微子忠心可嘉,周武王册封为宋国国君。

周朝分封制详解(西周的分封制)(3)

四是古代圣王后裔。封国规模一般较小,象征意义却大于实际意义。如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今安徽亳州)、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西南)、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他们的爵位大多级别比较低,几乎是子爵和男爵。

(3)周天子与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在分封制下,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具有一定的统治权:有权任命诸侯国的重要官吏;定期巡守,“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并有保护诸侯国免受外来侵略和调节内部纠纷的权利和职责。

作为诸侯也需要履行一定的义务。首先要定期朝觐,到王室朝觐述职,据《孟子·告子》记载“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职。”第一次不去朝觐周天子要贬诸侯的爵位,第二次不去朝觐则没收土地,第三次不朝觐周天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周天子派六个师去攻打诸侯。(注:当时周王室的军队主要有三支,“周六师”,驻守镐京,保卫京师;“殷六师”,驻守朝歌,用于镇压殷民的反抗;“东八师”驻守洛邑,保卫成周,威震东方。)此外还要定期向王室交纳贡品,主要是当地的土特产;派人为王室服役,主要是修建宫殿、城邑;最后遇到战争,诸侯要随王外出征讨。

(4)分封的意义和弊端

西周的分封制,家国天下之间,通过层层分封与效忠形成血缘--文化--政治共同体,既是亲戚,又是君臣,如同一个大家族。分封制在西周大部分时间对巩固统治、拓展疆域、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是不可否定的。但是每一种制度都有他的弊端,分封制也不例外,它最大的弊端就是导致诸侯国的势力越来越大,周天子的地位被架空。虽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名义上土地属于周天子,但一方贵族拥有世袭统治权,还可以独立决定地方的各种政治、社会和宗教事务,有强烈的地方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关系开始疏远,诸侯越来越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据《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可见周天子地位之可伶。到了战国后期,出现尾大不掉之势,周天子只是个摆设,分封制彻底崩溃和瓦解。但是对于统治者来说,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更适合的制度。按照西周立国初期的社会现象,选择分封制无疑是最合理的。

周朝分封制详解(西周的分封制)(4)

周朝分封制详解(西周的分封制)(5)

周朝分封制详解(西周的分封制)(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