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公司管理扁平化高效化(扁平化管理及其他)(1)

多年之前,中国公司的平均寿命是一个热炒的话题,有人说七年,有人说三年,还有更短的,至于这些企业为什么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垮塌,多数人把焦点聚集在了市场上,不适合市场的需要,不能紧跟或引领市场的潮流似乎是唯一的答案。然而,一片喧嚣之中,人们似乎忘记了导致企业亏损倒闭的更常见的原因是:管理。

在更早先的时候,我们常见的管理弊病,是冗余的官僚体系,议而不决的会议,互相推诿的责任,这是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日积月累所带来的必然弊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来临,它的问题显而易见:市场瞬息万变,而决策过程却漫长而四平八稳,宁可错过,不能犯错误的官僚思想在决策中还是会大行其道。我想国家三番五次的国有企业改革,其核心也就在于此吧。

美国管理专家德鲁克说:组织不良最常见的病症,也就是最严重的病症,便是管理层次太多,组织结构上一项基本原则是,尽量减少管理层次,尽量形成一条最短的指挥链。这也就是扁平化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一了。扁平化管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1、管理层次少;2、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大大提高,著名的案例就是郭士纳执掌的IBM;3、权力中心下移,决策中心也下移;4、优秀人才成长较为迅速;5、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

但是,你如果觉得有了扁平化管理,企业的管理问题就解决了,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在民营企业中,众多的家族式企业是由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而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业务暴涨,员工也增加到数百甚至数千人,但是当你仔细研究这些企业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管理却停留在家庭作坊的水平上,老板以及家属,每天日理万机,忙得焦头烂额,而下面的人却轻松愉快的看热闹,凡事都会上交、请示、等靠要,公司的经营管理的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的传递和分解,老板可以直接指挥到一线员工,看起来非常扁平,然而整体效率却非常低下。

所以光有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是不够的,这促使管理专家和企业推出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KPI等模式也就应运而生,加上有效的奖惩措施,管理的领域才如此多彩多姿。

不过管理是与时俱进的,并且没有特定的公式,我们知道,华为是一家值得尊敬的公司,而华为所奉行的管理理念: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去做决策。痴迷了众多的企业家,引得纷纷效仿。然而这个概念是来自美国特战小组的概念,当美国特种部队反恐的时候,如果用请示上级的方法来打仗,哪怕层级再少,也无法跟得上恐怖分子的变化,怎么办?美国军方独出心裁的设计出三人小组的方式,一个负责战斗,一个负责通信,一个是武器专家,一线现场的事,就这三个人说了算,只要决定了,负责通信的一个信号,就可以召来无人机、导弹,以及更大规模的支援。而毫无疑问,这对传统的军队指挥体系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决策权由顶端转移到了一线。而华为正是用项目小组直接与客户对接的方式,才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下职能部门各自为战,却每个部门都不能单独满足客户需求的问题。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管理如果被我们公式化、教条化了,再好的管理也会变成枷锁,比如传统的制造业,如果也用互联网公司的管理方式,那这个工厂的产品质量也就无法恭维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是吗?

如何实现公司管理扁平化高效化(扁平化管理及其他)(2)

70后职场熟女,爱生活,爱职场,爱美食,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