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军团·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贺钰文、林志凯

一入夜,晋南某机场轰鸣四起,战机频繁起飞,剑指长空,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某旅飞行学员的夜航训练正在紧张进行着。

今年,该旅按新大纲要求,首次组织飞行学员进行夜航训练。为此,他们专门召开党委议训会分析研判形势,针对师资少、课目难度大、各项工作任务交织叠加等实际,科学筹划、迎难而上,坚持从难从严开展夜航训练,把新大纲的新理念贯穿夜航准备、训练全程,稳妥增加飞行训练中的“含战量”,让课堂面向战场、教学对接实战。

小鹰号最新消息(特情成为常态这样的夜航)(1)

夜航现场。

夜幕降临,飞行学员肖祥煌进入座舱实习,熟悉夜间设备使用。他告诉笔者,“夜间飞行参照物少,特情处置余地小,要求我们必须对相关设备使用非常熟练。经过实习,我有信心顺利完成夜航任务。”

该旅夜航前针对不同学员技术特点,引导他们自主规划、充分预想,带着战术意图和特情背景抓实研究演练和座舱实习,默画座舱图、空域图和灯光图,加强注意力分配练习,把心中疑惑解决在地面。

小鹰号最新消息(特情成为常态这样的夜航)(2)

列队前行。

小鹰号最新消息(特情成为常态这样的夜航)(3)

接收飞机。

小鹰号最新消息(特情成为常态这样的夜航)(4)

机长签字。

随着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声,跑道上掠过一道光弧,学员郭起旺驾驶战机升空,直奔预定空域。突然,他发现飞机爬升过程中气压高度表指针纹丝不动,心中不禁掠过一丝紧张,但又马上平静下来。他迅速观察应急高度表,发现其正常指示,判定是气压高度表故障,立即将处置程序向带飞教官报告。原来,这是后舱教官临机设置的应急处置考题,郭起旺的处置方法正确,通过了考验。

今年夜航中,像这样的“小特情”已经成为学员飞行训练的“新常态”。“战场环境瞬息万变,各类特情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在带教学员过程中随机设置突发情况,锻炼他们处置特情的过硬心理素质,让他们能够处变不惊,沉着应对。”教官韩健告诉笔者。

小鹰号最新消息(特情成为常态这样的夜航)(5)

准备就绪。

小鹰号最新消息(特情成为常态这样的夜航)(6)

引导滑出。

改出四转弯对正跑道,前舱学员刘佩瑜操纵飞机完成空域规定动作返场,准备着陆。“下滑线偏高,注意修正!”“拉开始不要急,防止拉高!”后舱教官连续语音提示,但始终没有接手飞机控制权。刘佩瑜赶忙进行调整,飞行最终在T字灯靠前的位置落地,这意味着此次着陆动作并不理想。一下飞机,教官要求刘佩瑜利用飞行讲评时机仔细体会,复盘回想,总结经验。

该旅在夜航训练中注重让学员通过自己动手修正偏差提高飞行技术,积极探索教官稳妥“放手”、学员相对独立完成练习的教学方法,不断拓展学员自主操作空间。特别是在飞行实施阶段,教官尽量避免接手飞机控制权,而是尽最大可能让学员自己操纵飞机,即使动作不够理想,也只进行口头提醒。

小鹰号最新消息(特情成为常态这样的夜航)(7)

细致检查。

小鹰号最新消息(特情成为常态这样的夜航)(8)

精心保障。

午夜时分,战鹰相继归来。下了飞机,学员们纷纷议论着自己的感受。“飞过夜航,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腾飞蓝天啦!”“在夜空中,看到我们守护的万家灯火,自豪感和荣誉感真的油然而生!”“我一定赶快成长,以后飞更多的机型,捍卫我们的领空!”

小鹰号最新消息(特情成为常态这样的夜航)(9)

夜航光影。

学习军团·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