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故事张骞和丝绸之路(汉朝故事张骞和丝绸之路)(1)

汉朝故事张骞和丝绸之路(汉朝故事张骞和丝绸之路)(2)

汉朝故事张骞和丝绸之路(汉朝故事张骞和丝绸之路)(3)

汉朝故事张骞和丝绸之路(汉朝故事张骞和丝绸之路)(4)

汉朝故事张骞和丝绸之路(汉朝故事张骞和丝绸之路)(5)

汉朝故事张骞和丝绸之路(汉朝故事张骞和丝绸之路)(6)

张骞(约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陆上丝绸之路起点于西汉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是汉朝时期的路线,后代加以发展和壮大,在这里就只说丝绸之路的起源。

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为人又具有坚韧不拔、心胸开阔的气度,又具有以信义待人的优良品质。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大汉帝都长安出发,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这是第一次出使西域。汉朝时期匈奴掌控了塞外大片土地,对汉王朝形成了很大的威胁,汉统治者也注意到了这个威胁,对于塞外控制的重要性。汉武帝时期,从匈奴降人的口中得知西迁的大月氏有报匈奴世仇之意,但苦于无人相助,便决定沟通与西域的联系,让张骞出使西域欲联合大月氏,以夹攻匈奴,“断匈右臂”。

这一走就是十三年,历经千难万险。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由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西行进入河西走廊。这一地区自月氏人西迁后,已完全为匈奴人所控制。正当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他们全部被抓获。匈奴的右部诸王立即把张骞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张骞一行被扣留和软禁起来,匈奴威逼利诱让张骞放弃去大月氏,张骞意志坚定没有动摇,这样一关就是十年。

元光六年(前129年),匈奴监视渐有松弛,张骞趁匈奴人不备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人的控制区。这时期,匈奴控制的地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年之久变化不小。大月氏被敌国攻击,已经西迁建立了新的家园。于是张骞来到了大宛国,大宛国派人把张骞送到了大月氏,此时的大月氏在新的家园上,安居乐业,早就没有了向匈奴复仇的心意了,张骞劝说一年无果,就准备回长安了。回去就不能走以前的路了,那里还是匈奴的势力范围,于是又开辟了一条新的路线,从塔里木盆地南部,昆仑山北麓的“南道”,从莎车,经于阗(今和田)、鄯善(今若羌),通过青海羌人地区后归汉。但出乎意料,羌人也已沦为匈奴的附庸,张骞等人再次被匈奴骑兵所俘,又扣留了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年)初,匈奴为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张骞趁机和堂邑父逃回长安。这一路多少艰难险阻,等见到汉武帝时,就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两个人了。

汉武帝对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成果,非常满意,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为“奉使君”,以表彰他们的功绩。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再任张骞为中郎将,率300多名随员,携带金币丝帛等财物数千巨万,牛羊万头,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此后,汉朝和西域各国经常互派使者,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发展,形成了“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景象。由于张骞等人的沟通,此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传入,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萝卜和地毯等传入内地,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了西域,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张骞从长安出发的时候,整个世界东方与西方还相互隔绝,就在张骞到达中亚各国1100多年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双脚,才踏上中国的土地;而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开往东方的船队,在张骞出使西域1300多年之后,才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扬帆启程。

张骞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张骞墓位于张骞纪念馆中,位于陕西城固县城以西三千米处的博望镇饶家营村。

,